南财观察|广东文化产业加速走向“数改智转”,“大模型+”下半场或将到来

南财观察|广东文化产业加速走向“数改智转”,“大模型+”下半场或将到来
2024年05月25日 10:11 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深圳报道

让时间先倒流回八年前,韩国首尔四季酒店,当AlphaGo以4比1击败围棋冠军李世石之时,以“交互”为特征的AI新纪元已悄然开启;2022年,ChatGPT甫一面世,便以优异的对话能力引发瞩目,此后其一路进化,如今已走到了第五代临界点;今年年初,Sora一击进入视频领域,再次成为行业里程碑……

当大家在探讨人工智能搅动的“一池春水”时,业界将目光转向了广东,自“百模大战”席卷以来,广东已发布32个大模型,数量仅次于北京。在广东,大模型绝非一个止步于“对话框”的产业,其已经走向磅礴的下游场景。

5月24日,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广东举办了一场大模型赋能文化产业合作对接会。广东大模型赋能文化产业应用联盟在对接会上正式启动,联盟的首批成员容纳了来自文化、大模型领域的头部企业和科研院所。当生态链的上下游开始考虑协同性时,广东大模型赋能产业的下半场或已到来。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大模型将更好赋能千行百业发展。

文化产业加速迎来“数改智转”

在腾讯的展位上,混元大模型已可以根据用户指令生文、生图、生视频,在短短几秒内便计算出了一道数学题的答案;随后又根据一张照片推算出了一顿午餐能够提供多少卡路里的热量……

业界对于AI的初始想象是一个背靠强大算力算法支撑、“能说会画”的对话框。在过去一段时间,这样的案例不计其数:腾讯混元在国内率先采用混合专家模型结构,并拓展至万亿级参数规模,宣称其在中文能力方面已追平GPT-4;元象在一年内开源了从70亿参数到650亿参数的全系列规模尺寸模型……

在过去的短短几年里,广东见证了无数大模型技术崛起的故事。接下来,这些大模型还需要思考这样一项问题:应如何落向产业侧,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元象公司联合创始人肖志立将通用大模型比喻为发电厂,为各行各业提供着通用的智能能力;作为企业个体则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使这些智力资源发挥驱动力。对此,大模型优先将着陆点定在了文化旅游和泛娱乐行业。

以元象大模型为例,其既作为文化产业新生态的一部分,又作为新生产工具重塑着文化创作的形式。据介绍,元象已支持视频直接生成3D模型,可在一天内建模一个较大场景,从前七八天的工作量现在两天就能初见成效。

如今,元象3D内容生产应用范围已覆盖了文旅、金融、汽车等多方面场景。

而腾讯混元大模型凭借高效生成商品素材图片的能力,正游刃有余于广告创意领域;其全面接入了腾讯文档、会议、微信,成为C端用户的办公助手;不久前,微信读书基于混元大模型推出了系列新功能,已支持读者迅速提炼图书大纲。

在医疗领域,接入云天励飞大模型的可穿戴式设备担当起了用户的全天候私人健康守护者,能够实时采集用户健康数据,生成电子档案,进行分析预警。与此同时,大模型亦走入越来越多的公共领域,成为商业导购员,或在基层机关承担起智能客服、材料审阅助手的角色,帮助处理民众问政、投诉等事项。

再进一步,当大模型生出了人类的皮囊,具身智能便真正走进了人间。

随手点进一间直播间,弹幕高速滚动,外形优越的主播正同观众互动,表情动作高度自然。很少有人会意识到,逼真的人类外表下,藏着的是AI的灵魂。

在肖志立看来,这便是在元象规划中最新的一代产品——具备真人形象的多模态智能体。随着技术继续飞跃向前,一批搭载着大模型的虚拟主播将衍生出来,他们将迅速习得新知识,占领从星座解读到电商带货的诸多文娱领域。

“文化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高创意、高融合特征,而大模型恰恰符合这诸多条件。”广州市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尹涛表示,广东在劳动资料创新、劳动者素质方面均有优势,接下来文化产业数改智转还会继续加快。

走向生态链协同的下半场

高度智能的大模型已证明了广东技术的优越性,但其普惠性却仍为成本牵制。

日前,大模型降本已初见成效。5月22日,腾讯云公布全新价格方案,主力模型之一的混元-lite全面免费开放,万亿参数模型混元-pro的API输入价格打了三折;另一巨头科大讯飞亦公告称,讯飞星火Lite API永久免费开放……杀价背后是整条生态链的优化,行业正通过协同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模型成本。

将视线放到文博会首设的大模型专区,其中既有腾讯这样的资深大厂,也有元象这样成立方三年有余、研发人员占比高达75%的初创科技公司,更有鹏城实验室这样的新型科研机构……

一方面,在作为产业基础的算力层面,广东无疑具有先发优势。以鹏城云脑为例,其二期总算力已达到1024p;此外,以鹏城云脑为枢纽节点的中国算力网络也在搭建中。

鹏城实验室大模型创新应用中心工程师张艳表示,当前我国算力建设仍相对分散;中国算力网建设起来后,各算力中心将实现互联互通、统一纳管、高效调度,算力资源利用率将得到显著提升。

根据今年三月发布的《广东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暨“粤算”行动计划(2024-2025年)》,更具雄心的计划已经提出。明年,全省算力规模预计达到38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将占据半壁江山,智能计算中心数量达到10个。

另一方面,为降低专业大模型开发成本、实现大模型在企业侧的爆发,开源开放的AI平台也不可或缺。如今,这样的平台在广东也已具备。

例如,云从科技便同昇腾合作推出了大模型应用底座——从容大模型训推一体机,可在企业私有化部署、数据不脱离企业内网的前提下,提供语言、视觉、多模态大模型推理和训练一体化能力,且能够实现5倍效率提升。基础底座就位后,云从科技已将生成式AI推向了港口、医药、制造、电力、银行等诸多行业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以龙头为主导的生态整合已然启动。佳都科技已协调建设了囊括交通、芯片等行业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在内的智慧交通生态圈;鹏城实验室也在积极寻找从上游数据到模型训练、再到下游场景的合作伙伴……

上至算力基础设施平台,下至大模型研发应用的多元“链主”均在向外拓展,联动起上下游伙伴组建产业链条,形成一个个小型生态圈层。

而故事的未来走向似乎是,在这些小圈层之间进一步搭建桥梁,在整个产业链间搅动起更加活跃的创新协同、资源互享、应用转化。《广东省培育发展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也提出,在大模型前沿领域实现突破,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载体,构建“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体系。

广东省文化产业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