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N型技术机会!TCL中环拟募资49亿元扩充TOPCon产能,6月或现周期拐点

把握N型技术机会!TCL中环拟募资49亿元扩充TOPCon产能,6月或现周期拐点
2024年05月24日 15:49 时代财经

TCL中环拟募资49亿元扩充TOPCon产能。

5月23日盘后,TCL中环(002129.SZ)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募集说明书显示,本次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49亿元,用于“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和“年产1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项目”。

其中,“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0亿元,“年产1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项目”则为19亿元。目前,4.0智慧工厂项目一期地块已竞拍取得,二期地块正在按规定正常推进项目用地挂牌公示出让程序。

“本次募投项目的建设将新增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产能以及年产1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产能,将有利于发挥‘G12+叠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优势,进一步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低度电成本的超高效率叠瓦组件,提升整个光伏链条的技术能力与商业价值。”TCL中环在公告中表示。

TCL中环在公告中亦指出,公司在江苏地区建设2GW PERC光伏电池产线基础上已完成500MW N型TOPCon高效电池示范线的改造升级,实现N型TOPCon高效电池的批量生产,产品性能先进,实现量产光电转化效率日均26.45%、最高达26.8%,产品良率超过95.5%,已具备大规模量产条件。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厂商依然以PERC技术为主流生产工艺,2023年P型电池市场占有率为73%,规模化生产的P型电池均采用PERC技术,平均转换效率为23.4%,较2022年提高0.2%。但PERC电池效率提升面临瓶颈,更高效率的N型电池随着生产良率提升,市场份额快速扩大。

TCL中环预计,至2024年TOPCon电池将成为市场主要电池片生产工艺。

主流市场偏向N型技术

光伏行业到底会选择哪种技术作为主流技术?正处于从P型迈向N型的行业关键转型时期,头部光伏企业对下一代技术的选择将会影响自身未来数年的市场地位。

对于主流技术的归属,各家光伏企业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一致的是,N型技术是大方向。

据了解,TCL中环旗下的Maxeon公司拥有IBC电池-组件系列专利、TOPCon电池工艺系列专利、叠瓦组件系列专利。这意味着,TCL中环既可以加入隆基绿能(601012.SH)、爱旭股份(600732.SH)的BC技术阵营,同时也能投身以晶科能源(688223.SH)为首的TOPCon技术阵营。从技术的角度出发,TCL中环完全具备参与主流技术归属的竞争资格。

尽管对于N型电池技术路线的争议持续不断,但TOPCon早已是当下的“主流技术”。

从行业产能的扩展步伐不难看出,即便是以BC技术为主的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都有着一定的TOPCon电池产能。可见,各家虽然对TOPCon是否会成为主流技术有所争议,但都对TOPCon进行了布局。

TCL中环在2023年度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指出,关于N型电池组件的认知,从四年前开始,公司就坚持认为N型将颠覆P-PERC技术,这是由物理原理决定。公司持续进行N型技术的研发,以了解和掌握N型技术以及下一代的电池情况。

虽然大多数厂商依然以PERC技术为主流生产工艺,2023年P型电池市场占有率73%,规模化生产的P型电池均采用PERC技术,平均转换效率为23.4%,较2022年提高0.2%;但PERC电池效率提升面临瓶颈,更高效率的N型电池随着其生产良率提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预计至2024年TOPCon将成为市场主要电池片生产工艺。

据上海有色网统计数据,2023年全年国内组件采购定标中N型占比37.2%,比例从年初1月的13.9%提升至年末12月的66.7%。

目前,TOPCon技术正在大规模放量,P型转N型产品快速迭代,新技术的迭代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产能去化。特别是在当前行业下行周期趋势下,库存去化和产能去化触底过程和去库速度将推动产业链边际变化,从而为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机遇。

硅片,或许是最先走出底部的环节之一。

东吴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支架(+139.81%)、胶膜(+26.83%)、玻璃(+15.03%)、银浆(+11.14%)、设备(-2.98%)、逆变器(-14.81%)、EPC(-20.66%)、金刚线(-35.61%)、石英坩埚(-81.86%)、其他辅材(-89.55%)、硅料(-99.43%)、组件(-105.89%)、电池(-106.77%)、硅片(-156.02%)。

而从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速来划分,金刚线(+250.01%)、硅料(+104.37%)、电池(+96.34%)、胶膜(+85.35%)、银浆(+57.24%)、EPC(+40.56%)、支架(+7.72%)、硅片(+4.47%)、逆变器(-1.70%)、玻璃(-2.90%)、设备(-5.69%)、其他辅材(-45.64%)、石英坩埚(-79.93%)、组件(-167.42%)。

从上述数据来看,硅料、组件、电池、硅片处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的垫底区域,但除组件外,硅料、硅片、电池环比增速回升。结合财报数据,光伏企业2023年四季度业绩普遍遭遇滑铁卢,但2024年一季度业绩却有所分化。

前述机构指出,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盈利分化明显。硅料价格进入底部阶段,成本曲线陡峭、拉开盈利成本差距;硅片产能过剩问题显现、盈利收缩,2024年下半年或出现二三线出清信号;电池2024年供给大幅过剩,后续产能出清,头部企业凭N型占比提升+供应链管控优秀,盈利开始修复;组件价格快速下行、盈利承压,二三线厂商触达现金成本,头部厂商依靠新技术+海外高端市场赚取溢价。

硅片作为TCL中环的优势产业,去年得到验证的“210大尺寸+N型”组合,出货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在2023年的前两个季度,TCL中环硅片全球市占率仍然保持24%的高位。即便经历了2023年下半年开始的下行周期,2023年全年公司光伏材料产品出货约114GW,同比增长68%,硅片整体市占率为23.4%。

在价格下行周期内,企业要保持出货量增长和市场份额稳定并非易事。

浙商证券研报数据显示,TCL中环大尺寸(210系列)外销市场占比为60%,海外硅片外销市场占比为65%;N型市占率为36.4%,保持外销占比第一。2024年一季度,TCL中环产销规模进一步提升,光伏材料销售规模约34.95GW,同比增长40%;N型及大尺寸(210系列)产品出货占比88%,其中N型210外销市占率90%以上,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行业周期拐点将至

光伏的景气度毋庸置疑,即便当前处于价格下行周期,但拐点的到来或许会比预期更早一些。

目前,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调整,新能源技术水平和经济性大幅提升,绿色产业已成为重要投资领域,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世界主要经济体积极推动经济绿色复苏,清洁低碳能源发展迎来新机遇,太阳能也将成为未来主要的能源方式。根据欧盟联合研究中心预测,到2100年,全球一次能源的60%将来自太阳能。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390GW,同比增长69.57%,规模创历史新高。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绿色复苏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全球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到587GW。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8.12%至216.88GW,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609.49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连续11年和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1月至3月,我国新增光伏装机45.74GW,同比增长35.89%,延续快速增长势头。随着碳达峰行动方案的持续推进,预计2024年至2030年,我国每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规模达190GW至317GW。

在已经历一轮下跌且需求持续增长的刺激下,光伏行业内的领先企业们或许能比同行更快接近周期拐点。

“目前,国内市场产业链价格已处于低位,全产业链盈利承压。从成本角度而言,产业链价格继续非理性下跌概率较小。”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曾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一季度光伏市场竞争相对激烈,产业链价格出现波动。公司预计没有竞争力的产能、没有市场能力的产能、没有技术迭代能力的产能会加速淘汰。”

华西电新团队认为,光伏N型发展趋势明确,具备行业优势地位、有望穿越周期的龙头公司,特别是资金及账期具备优势的供应商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地位预计将不断夯实。

据了解,2024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盈利逐渐见底,部分大厂产能延期,二三线小厂产能退出,具备较强韧性的龙头企业,预计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4月22日,阳光电源(300274.SZ)将投资规模达24.52亿元的“年产100GW新能源发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原定的2024年4月30日延期至2025年6月30日。

4月24日,中来股份(300393.SZ)终止投资规模高达140亿元的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由于落地化工园区尚无切实可行方案,投资协议未能满足生效条件,同时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硅基项目可行性发生了重大变更。基于此,继续推进该项目预计无法达到预定的投资效果,决定终止该项目。”中来股份表示。

在产能出清的行业周期底部,提前扩产抢占市场份额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除了TCL中环募资138亿元扩产外,协鑫集成日前也披露了更新数据后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

募集说明书显示,协鑫集成本次拟募集资金不超过 48.42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光伏电池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芜湖协鑫 20GW(二期 10GW)高效电池片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3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14.42亿元。

“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加速推进公司 TOPCon 电池产业化落地,着力完善公司在 N 型高效光伏电池产业领域的布局,与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项目形成合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降低产业链综合成本,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协鑫集成表示。

目前,业内预期6月份或有可能迎来本轮光伏行业下行周期的底部,此后产业将重回健康发展的轨道。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