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一样的科普视角点亮好奇心

用不一样的科普视角点亮好奇心
2024年05月24日 11:03 IT时报

用不一样的科普视角点亮好奇心

当科技的浪潮席卷而来,你是否曾想过,那些默默在实验室里耕耘、为世界带来变革的科技工作者们,也有着一颗想要与大众分享、碰撞思维火花的心?5月18日,上海科技节开幕,在这场将持续两周的科技盛会中,那些日复一日在实验室里重复着实验、在数据海洋中寻找灵感的各个领域科技工作者走向台前,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汇聚成推动科技发展的磅礴力量。科技工作者的风采,值得我们关注,他们的品格,值得我们尊敬。他们平时是怎么工作的?他们如何探索复杂的科学问题?不妨通过短视频走进这些科技工作者的世界,他们也乐于通过短视频分享自己研究领域的成果,通过科普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身边的科学和科技知识。IT时报记者■潘少颖图壹图网

金涌院士:很“潮”很“可爱”的“退休老师”

  打开金涌院士的抖音号,一位头发斑白、穿着朴素、面容慈祥的老人出现在屏幕中,这位看上去平易近人的88岁老先生来历不凡,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清华大学工程系教授,曾获得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在抖音上,金涌已经收获了将近200万粉丝,获赞量超过500万次,几乎每一条视频的点赞量都上万,最高的超过50万次。

  这位院士的抖音号为何如此有吸引力?“学好化工还能做人造心脏”“洗澡也可以产生重大科学发现”“中国科学家圆梦‘大闹天宫’”……有趣的标题吸引着粉丝。在“洗澡也可以产生重大科学发现”这个视频中,金涌说:“很多世界奥秘有可能还是大科学家研究的问题,而且要突破也不容易,我们可以从生活里发现一些问题,没准成为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比如一个人洗完澡从澡盆里爬出来,水往下水道流,流着流着水就转了起来,而且一定是逆时针转。“只有力才有运动,洗澡盆它不是静止的,是跟着地球一块转,在一个旋转流场里,会出现切向的力,这个力就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科里奥里力。”娓娓道来的故事,金涌说清楚了科里奥里力的来源,也鼓励普通人观察隐藏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严肃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很“潮”很“可爱”,可控核聚变、海水淡化、循环经济、碳中和……这些硬核科技正在金涌院士的短视频中被解释得生动可感。金涌院士在学术界备受尊崇,然而他更以“老顽童”的形象在抖音上赢得了无数“云学生”的喜爱。

  在抖音中,金涌院士总是以“退休老师”的模样出现,亲切地称呼网友们为“小朋友”。他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为年轻人们讲解科学奥秘。这位“老顽童”院士不仅在科普内容上用心,还常常在评论区与网友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分享自己的见解,甚至不时地开个玩笑。

  这种美好的学习场景,让人不禁想起“华发与青丝共勉,春华与秋实交辉”的诗意画面,更让科学变得不再遥不可及,成为每个人都可以接触和理解的领域。

清华圆子爸爸讲科学:视频版“十万个为什么”

  “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一张嘴”“极光为什么有红的也有绿的”“一棵树上为什么会开不同的花”……这些看似稀疏平常的问题,如果孩子问你,你能回答出吗?

  说起抖音账号“清华圆子爸爸讲科学”的由来,就是源自这些“怪”问题。这位“清华圆子爸爸”原名郝博伟,曾经是清华学霸的他总是被女儿的“十万个为什么”问倒。女儿的“为什么”唤醒了郝博伟的愿望清单——制作一部儿童科普动画片,但这是一件很难的事,而短视频相对比较容易。2021年底,郝博伟以“清华圆子爸爸”的身份发布了第一条抖音视频。如今,这位爸爸吸引了将近70万粉丝,发布了400多个作品,他也是中国科技馆科普专家志愿者。

  打开“清华圆子爸爸讲科学”,满屏皆是让成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以观看量较高的“哺乳动物没有绿色的?”为例,源自女儿的问题“为什么小猫小狗没有绿色的,但毛毛车、青蛙都有绿色的”,或许成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细思的确如此。根据清华圆子爸爸解释,是因为哺乳动物的身体里没有绿色素,只有真黑素和褐黑素,再加上白化基因,产生黑、棕、白,这三种颜色混合只能产生褐色、栗色、茶色、橙色、土黄色等,不可能出现绿、蓝、紫等,所以也就没有这几种颜色的哺乳动物了。这样的解释让小朋友很容易理解。

  “小时候学过的知识只留下了一些不成体系的痕迹,所以当孩子问出有意思的问题时,我就需要自己去翻阅专业的书籍,然后才能解答。”郝博伟说。小时候的他,有着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的梦想——想当科学家,虽然并不清楚科学家是什么,但潜意识里,他一直觉得“知识就是有趣的”。

  给孩子看的科普视频,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找到正确答案,二是让孩子理解正确答案。郝博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讲解地球构造时用费列罗巧克力做演示,描述壁虎的生理特征会用“壁虎能不能爬上不粘锅”来做情景假设。回答不出孩子的问题,到“清华圆子爸爸讲科学”来找找答案。

贝壳博物世界:深藏贝壳中的奥秘

  一只看似普通的扇贝,竟然拥有多达200只的眼睛?两个从未见过的海螺,它们来自不同的海域,却能够像螺丝一样完美地拧在一起?海底世界总是那么神秘,而那些颜色形状各异的贝壳见证了海洋的变迁,可以感受到来自深海的呼唤。

  一个小小的贝壳,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还隐藏着怎么样的“科技”?在抖音账号“贝壳博物世界”中开启一场和贝壳的亲密接触,象鼻法螺、大笋螺、琵琶螺、女神鸟尾蛤、马蹄钟螺……光看这些名字,就能让人觉得贝壳世界深藏着大大的学问。

  “贝壳博物世界”的运营者李宗鉴曾获得“全国十佳科普使者”“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等荣誉,专注贝壳博物研究11年了,在抖音上的粉丝近百万,获赞近600万次。

  平时我们只能看到贝壳的外部,如果把一个贝壳剖开,会看到什么?在2022年“小贝壳公益科普进校园”活动中,李宗鉴向孩子们展示了贝壳的内部构造,引来孩子们的阵阵惊叹。这个视频也收获了近20万次的点赞量。

  想获取更多和贝壳相关的知识,不妨看看李宗鉴对贝壳的讲解视频。“它的底色是微微泛黄的白色,身上有深褐色的小斑块……”视频中,李宗鉴举着一个“大竹笋”般的贝壳从不同角度展示,这叫大笋螺,最长可以长到25厘米,颜色之所以微微泛黄是因为这是保护色。“为什么会长成笋的模样?”李宗鉴解释说,在海里可以起到防身作用,外壳就是保护身体的“武器”,可以起到防御功能。李宗鉴还展示了大笋螺的横切面,内部更加像竹笋。

  李宗鉴讲笋,不仅仅讲笋,还会触类旁通,涉及其他知识。比如在讲解大笋螺的视频中,他还联想到中国的古塔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这些塔的模样和大笋螺非常相似,是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的灵感,还分析了“雨后春笋”这个成语的意思,从生物延展到建筑、文学,甚至还有数学知识。

  鹦鹉螺内部的生长结构与现代的发动机类似,人类利用其螺旋线制作出了非圆形的齿轮;一个小小的扇贝可以将三块瓷砖轻松击碎……贝壳里,原来藏着那么多科学奥秘。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