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背刺”阿里云?

王小川“背刺”阿里云?
2024年05月24日 09:32 投中网

腾讯又把阿里截胡了。

王小川的心,还是向着腾讯。5月17日,腾讯云与百川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腾讯云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全面助力百川智能大模型迭代成长。按照双方的说法,彼此将在大模型产品、企业安全、用户增长以及生态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一个是国内风头正盛的大模型独角兽,一个是头部的AI基础设施、算力底座,百川与腾讯云的合作,称得上是一场“双向奔赴”。再加上王小川与腾讯的渊源,那就是一场再续前缘的佳话了——如果没有阿里的话。不到一个月前,王小川还在为阿里云积极并亲自下场“代言”。王小川带着他那标志性的笑容,双手交叉在胸前,出现在阿里云的品牌广告中,然后说道:我用的云,是阿里云。他的title,正是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在“代言”中,王小川表示,“阿里云用先进AI算力,支撑模型的快速迭代和部署,帮助我们在AI时代持续创新”。原本,业内本以为随着王小川个人的站台背书,百川智能与阿里云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关系将会更近一步时,转头,百川智能就与腾讯云来了个“暗度陈仓”。放在大厂云战争升级的当下,此举或多少有了背刺之意。王小川,可能也意识到这一点。5月17日,百川智能与腾讯云的战略合作上,与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CEO汤道生站在一起的是百川智能百川智能的联合创始人茹立云。而王小川没有现身。大厂眼中的“香饽饽”过去一年,王小川与阿里走的特别近。去年9月,阿里云原CEO张勇在杭州西溪湿地组织一场面对面的闭门交流,20多位中国大模型领域模型层、工具层、应用层的优秀创业者参与其中,王小川就是其中之一。再到10月底的阿里云2023云栖大会,在阿里云的主场,王小川将百川智能的大模型快速迭代和部署,部分归功于云计算。并表示,未来,百川智能将与阿里云持续深入合作,携手探索更前沿的大模型技术创新,推动大模型落地到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共同助力大模型生态更加繁荣。以及此前王小川为阿里云喊出“我用的云,是阿里云”,很大程度上,在业内看来,百川智能俨然已经成为了跑在阿里云上的通用大模型代表。这是阿里云乐见的。AICG的涌现,各行各业迎来了有可能决定未来发展、甚至企业命运的颠覆性技术。当大模型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作为核心支撑的拥有海量算力且稳定可靠、高质量的云底座,也迎来了新的爆发机遇。不同以往的“代言人”战争,这次涉及到AI基础设施,几乎所有大厂都必须要亲身下场,打赢这场云计算战争。在此背景下,拉拢大模型创业者,立一个客户标杆,对所有的云厂商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王小川以及他的百川智能,也就再次成为了阿里眼中的“香饽饽”,甚至比过去还甚。阿里云也希望通过百川智能,一方面向外界展示自身云计算的能力与优势,另一方面这也是案例营销,吸引更多的B端客户。只是王小川,可能也有别的心思。此次前脚刚说出“我用的云,是阿里云”,后脚百川智能就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很明显,王小川作出了他的新选择。熟悉王小川创业生涯的都知道,长期以来,他都更加亲近腾讯,而并非阿里。事实上,王小川投身AIGC赛道,创办百川智能时,腾讯直接就投资了天使轮。相比之下,阿里入场投资的时候,还稍晚一点。当然了能在阿里、腾讯两大巨头面前,拥有主动选择权,也在于王小川的底气。就在5月22日,百川智能发布最新一代基座大模型Baichuan4,并推出成立之后的首款AI助手“百小应”。该模型在国内权威大模型评测机构SuperCLUE的评测中,模型能力国内第一。同时,Baichuan 4还具备行业领先的多模态能力,在各大评测基准上表现优异,领先Gemini Pro、Claude3-sonnet等多模态模型。在资本层面,有消息称,百川智能今年以来估值已超18亿美元,距离成立也就一年时间。腾讯截胡阿里而随着百川智能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这一次,或许,腾讯又截胡了阿里。大模型云计算市场,已经成为大厂必争的新机遇。市场有消息称,阿里云在内部也提出了非常激进的目标,要在三年之内,要占领国内大模型云计算市场的90%。就在2023云栖大会上,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表示,目前全国80%的科技企业和超过一半的AI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只是,这个AI+云计算的机遇,腾讯字节百度等同样不会错过。一场站队,可能会在互联网发展历史上再次发生。当然,创业者也都非常精明。目前市场上基本上很少有大模型企业强绑定一家云巨头厂商,大多都是在GPU算力供给、开发工具链、社区生态等多方面考量,关系比较暧昧。即便过去一年,王小川频繁为阿里云站台,他对外的口径,也是百川智能与腾讯、阿里都有合作,保留余地。作为云计算厂商,阿里腾讯百度等只能不断增加砝码。过去一年,阿里在确立“AI电商”的战略方向之后,一方面,阿里云以通义大模型在通用大模型赛道参与“内卷”,另一方面,阿里也疯狂地在市场上以投资的方式对大模型创业公司独角兽进行“扫货”。公开信息显示,截止目前,阿里已经投了5家国内市场上的大模型独角兽,分别是MiniMax、月之暗面、智谱AI、百川智能、零一万物,是投资最为激进的大厂。并且在这些独角兽的相关融资过程中,阿里也多以领投方的角色出现,其显然是要通过为一众大模型提供云计算能力,把握成为AI算力基础设施的机会。据了解,在这些激进的投资背后,阿里也要求相关企业返租阿里云的算力。比如,阿里给月之暗面的近8亿美元投资条件是,月之暗面需要承诺购买阿里云计算资源,具体用量可能动态变化。此前火山引擎和阿里云是月之暗面产品kimi算力的主要提供方,完成今年A轮融资后,Kimi在未来的推理加速或主要依赖阿里云。但这种强绑定路径,也遭到了来自腾讯的横插一脚。今年2月,月之暗面才拿到了阿里的巨额融资,仅三个月后,市场进一步的消息称,月之暗面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腾讯入局了。大厂的明争暗斗,也再次摆在台面上。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