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观点|企业如何抢占人形机器人产业风口?业内人士:以具身智能为目标,强化算力普惠供给|封面天天见

新经济观点|企业如何抢占人形机器人产业风口?业内人士:以具身智能为目标,强化算力普惠供给|封面天天见
2024年05月23日 23:49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从进车厂“打工”到已开始包揽家务,市场空间有望达到数十万亿的人形机器人已进入“破晓时分”。面对即将爆发人形机器人产业,企业该如何抢风口、占赛道?

5月23日,“AI+机器人·科创新未来”人形机器人科技创新研讨会在蓉举行,活动由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指导,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四川省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成都高投电子集团、华存智谷、成都智算中心等联合举办。会上,多位人形机器人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应该围绕重点方向,链接高校优质科研力量孵化相关科创项目,加快关键技术科研攻关。“以四川本地人形机器人产业为例,可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人形机器人‘川造川创’,助力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

中国AI+机器人能力全球领先

相关零部件赛道或率先盈利

从年初以来,人形机器人已成为科技圈热点话题之一,也是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下的角逐焦点。在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把其定义为将“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的新一代颠覆性产品。

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陈章分享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在AI专利与工业机器人领域已占据主导地位。在他看来,大语言模型将使得人形机器人更加灵活,并推动其走向具身智能的终极形态。届时,具身智能仿真人形机器人将走进千家万户,不仅服务于个人及家庭,甚至可能会成为家庭中的一员。

今年4月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到2035年,市场规模更有望达3000亿元。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吸引了BAT、字节、美团等科技企业进入,它们中的不少都投资了机器人核心器件的初创公司。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彭倍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告诉记者,资本之所以对这样布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机等零部件仍是主要赛道,推动零部件厂商在行业内率先盈利。“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高校背景的行业龙头企业会更具优势。”

算力掣肘机器人产业

业内人士:应提供便宜好用的算力支持

人们对于机器人的初衷,归根结底在于提高效率。相比于传统机器人,AI大模型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机器人听懂人的语言指令并进行分析推断以及决策执行的能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运动、作业、自主和交互四方面水平将成为评估一款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标准。这背后,算力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已站在一个技术拐角。”成都智算中心市场开发部副部长梁爽认为,AIGC技术的出现推动着具身智能的发展,让机器人可以在复杂环境下处理不确定、多样化的复杂事情。她以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为例,谈到机器人达成目标任务是结合了视觉感知,大语言模型,语音理解和强化学习等领域模型的整合,是多模态的协同。“人形机器人从训练到场景落地都离不开算力的支持。”

布罗法机器人科技研究院院长范帅也认为,机器人在算力方面的稳定供给十分重要。“因为这是让人形机器人做到自适应的关键。”在他看来,目前行业所用的机器学习方法终究会被淘汰,未来的人形机器人要面对很多突发场景,就需要足够的算力让它有堪比人的反应能力。“比如,我们现在可以接受GPT反应慢,但如果具身智能机器人反应了慢,可能就已经出现故障了。”

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巨大的蓝海产业是一个必然趋势,企业该如何抢占赛道?彭倍认为,国内企业可以关注人形机器人硬件产业链,尤其是在国内尚处于空白的力反馈关节等赛道。梁爽则建议,算力相关企业要努力为行业提供企业负担得起,还好用的普惠算力资源服务。“比如,通过企业画像、计划书支持,甚至算力入股等方式对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进行支持。”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