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为何要夜间施工?成都12345首次走进现场,探访地铁工地

地铁为何要夜间施工?成都12345首次走进现场,探访地铁工地
2024年05月23日 15:47 红星新闻

5月22日,成都轨道集团携手成都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管理办等相关单位,走进地铁在建项目工地和项目属地社区,联合开展“从一个电话认识一座城,和你在一起·共建文明城,12345走进成都地铁工地”活动。据介绍,此次活动也是成都12345首次走出接听中心,来到群众中间开展活动。

当天,来自青羊区的20余名市民代表走进地铁13号线小南街站施工现场,近距离了解地铁的建设施工工序,并对之前市民反映的施工噪音、交通堵塞等问题,现场进行提问和了解。

成都轨道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最大程度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成都轨道建设团队合理安排作业工序,尽量减少夜间作业时间,全力避免在周末安排噪音大的工序。另外,每年中高考期间,为积极营造良好的备考环境,项目也将停止夜间施工。

据介绍,成都地铁13号线21座车站已封顶20座,剩余的小南街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根据预计,该站将于今年8月实现封顶,届时,因主体结构施工产生的噪音将会明显降低。

▲市民代表走进地铁13号线施工现场虽然已降噪,地铁为何要夜间施工?

▲市民代表走进地铁13号线施工现场

虽然已降噪,地铁为何要夜间施工?

“受限于车站上方的主干道,采用半盖挖工法;夜间才能进行设备进场、渣土运出等作业”

22日14时,当市民代表抵达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街道长城社区居委会时,大家便讨论起“成都地铁13号线施工噪音能不能再低一些”“打围施工区域能不能更小一些”“通行道路能不能更宽敞一些”等话题。

据介绍,自2023年以来,正在施工的地铁13号线小南街站收到各类投诉1517件,其中施工噪音占1298件、文明施工类占219件。也就是说,施工噪音成为周边居民投诉的重点,那么,施工现场是否有一些减少噪音的举措?

走进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现场的钢筋加工采用室内形式,从外部基本听不到任何声音,施工基本处于地下,当前施工的噪音比较小。

“我觉得它(施工噪音)是一个高中低的过程,现在基本可以接受,只是最初比较高。”在现场参观时,市民肖玉凤告诉记者,即使现在噪音小了,她还是想了解为何地铁要夜间施工。

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南街站位于青羊区锦里西路与小南街交叉口西侧,车站上方为锦里西路主干道,车流量较大,不具备明挖法施工条件,为此采用半盖挖工法。该工法是将位于主干道下方的基坑一分为二,一边土方开挖后加盖钢筋混凝土盖板,供车辆通行,再对另一边进行开挖,形成“一半儿明一半儿盖”的作业面。

该施工方法可最大限度让路于民,尽可能减少施工打围占道。为此,造成围挡内部施工作业场地受限,若白天进行混凝土运输、设备进场、渣土运出等作业,会对道路交通产生较大影响,故只能在夜间车流量较小时借用部分外部车道组织实施。

▲钢筋加工现场钢筋加工现场

地铁13号线施工现场

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浇筑中也需要连续施工,如果中途停止会导致混凝土凝固不均匀,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特别是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中断可能会导致温度应力不均,出现裂缝等问题。“这也导致部分工序虽然是白天开始,但是结束时已是夜晚,因此会影响附近居民休息。”上述负责人说。

马上要中高考了,施工能否缓一下?

“合理安排作业工序,尽量减少夜间作业;中高考期间,将停止项目夜间施工”

在当天下午的座谈会上,长城社区居民马阿姨说,地铁不仅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也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但是马上就要进行中高考了,建议地铁建设施工能否缓一下。

对此,成都轨道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最大程度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成都轨道建设团队合理安排作业工序,尽量减少夜间作业时间,全力避免在周末安排噪音大的工序。同时,在每年中高考期间,为积极营造良好的备考环境,项目将停止夜间施工。

另外,在实际施工中,建设团队对于混凝土浇筑作业等不可避免的夜间施工,会严格控制机械噪音,比如泵车架设位置尽量远离居民区,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捣棒,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后关闭声光报警器等。同时,严格控制渣土运输及装卸噪音,要求渣土车禁止鸣笛;装运渣土严禁野蛮操作,禁止机械设备抖铲,并限制车速。对于现场施工人员,落实落细文明施工要求,轻拿轻放,传递施工信号采用对讲机传递信息,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

▲座谈会现场座谈会现场

为了降低运渣车、机械设备的噪音,还全面引入新能源运渣车等工程设备,避免车辆发动机噪音带来的扰民。

目前,在全面确保现场施工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建设团队通过优化施工组织、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推进小南街站主体结构施工,预计今年8月车站将完成封顶,因主体结构施工产生的噪音将会降低。

“走进现场,才知道有那么多减噪措施”

“没来参加活动之前,老是觉得噪音有点大,出行不方便。真正到施工现场才发现,原来他们还是做了很多措施。”83岁的张一贞是琴台路5号院的院委会主任,此次参加“12345走进成都地铁工地”的活动,也是为了帮助院落居民了解地铁建设情况,以及了解建设方是否对噪音进行了处理,是否真正对老百姓的建议上心。

“今天走进现场,我们才知道人家是在这么小一片的区域修地铁,而且挖了那么深,确实很不容易。”张一贞表示,回去后,她会努力做好解释工作,让院落居民了解地铁更多的施工情况,以及地铁公司对降低噪音、减少道路拥堵做出的努力。同时她也希望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给市民提供更多交流的频次,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

▲市民代表走进地铁13号线施工现场市民代表走进地铁13号线施工现场

据介绍,这是成都12345首次走出接听中心,来到群众中间开展线下活动,让企业听到市民心声,让市民了解企业艰辛。

未来,成都12345还将会不定期走出12345接听中心,来到市民身边,走进企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在市民的意见建议、甚至吐槽不满中,读懂大家最真实的“急难愁盼”,联合各相关部门单位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

新闻多一点

13号线盾构累计掘进

完成设计总量的96%

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总体呈西~东走向,西起瓦窑滩站,东至龙安站,列车采用8A编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40公里/小时,是国内首条时速140公里的市域全自动运行线路。

13号线一期全线21座车站已封顶20座。作为全线基坑最深、环境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车站,小南街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该站为地下4层车站,主体长度326米,基坑最大深度约37米。截至目前,小南街站主体约27.4万方基坑土方已全部开挖完成,主体结构已完成49块板,完成总量78块的63%。

从全线来看,17座车站机电已进场施工;区间44个已洞通40个,盾构累计掘进完成设计总量的96%,正线铺轨完成42%,车辆段铺轨完成100%。

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摄影报道

编辑于曼歌

成都市地铁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