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1拆10”落地,AI概念股能否延续上升趋势?

英伟达“1拆10”落地,AI概念股能否延续上升趋势?
2024年05月23日 15:5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江月、吴斌 上海报道

随着英伟达股票攀升至1000美元水平,拆股如期而至。当地时间5月22日美股盘后,这家科技明星公司用超预期的业绩震撼市场,同时宣布了“1拆10”拆股的方案。

截至今年4月底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业绩显示,英伟达当季的总营收和数据中心收入均创新高,分别按年大涨262%和427%,对下季度的收入指引也超预期。

英伟达是AI发展历程中迄今表现最优异的股票之一,而在该份业绩和拆股方案公布后,该股盘后涨超7%,股价首度突破1000美元大关。 

英伟达为何拆股?其股价能否延续上升趋势?

应市场期盼大比例拆股

英伟达的拆股可谓“意料之中”,而拆股或将成为它继续上涨的一剂兴奋剂。

英伟达宣布,将实行“1拆10”拆股,在6月7日生效,截至6月6日收盘之前在册的股东每份普通股可获得额外9股,公司还将股息按拆股后提高150%至每股0.01美元。这也是英伟达史上第六次进行拆股。

5月22日,英伟达收盘价为949.5美元。资深美股投资者张明表示:“1拆10后,股价来到100美元的水平,散户持仓门槛降低,预期将进一步推高股价。”

本次业绩前,市场多方猜测英伟达可能拆股,因此这次拆股可谓如期而至。

原因之一,是英伟达的单股价格已经较高,令投资“入场券”有点昂贵。“拆股有助于提升股票流通量,因为股价调整到相对较低水平,散户入场较为容易。”张明表示。

目前单股价格较高的股票还包括伯克希尔哈撒韦,另外芯片公司博通每股价格达到1392.24美元、AMD一股达到873.27美元。

历史上不乏大型公司在股价过高之际进行拆股。例如,亚马逊在2022年6月6日将1股拆20股。拆股前,一股亚马逊价格高达2785.58美元,拆股后为139.28美元,“入场”变得容易得多。

英伟达的前一次拆股宣布于2021年5月,当时股价来到600美元水平,分拆比例为1拆4,同样令“门槛”来到100多美元水平。而此前在2000年、2001年和2006年,该公司曾按“1拆2”比例拆分股票,又于2007年以“2拆3”的比例进行拆股。

本次英伟达进行了历史上比例最高的一次拆股。这或因为英伟达涨势迅猛,且仍有可能继续上涨。

仅在2023年,英伟达一年便大涨了240%。2024年前5个月,该股继续上涨超过90%。“1拆10”后,英伟达股价将回到这波猛涨前夕,大约处于2022年的低谷水平。

按照5月22日收盘价计算,该公司市值高达2.3万亿美元,仅次于微软和苹果,在美股市场排名第三,市值已接近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ASML、博通、AMD等全球头部半导体公司的总和。

拆股虽然不会改变公司的市值,但通常被解读为一种积极信号。市场通常认为,拆股显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增长和股价有信心,因此这可能会短期内提升股价。 

AI基建渴求英伟达芯片

英伟达的拆股建立在良好的业绩之上,目前该公司被视为“AI基建股”,且其GPU芯片继续维持超强市场竞争力、量价齐升。

最新财报显示,英伟达第一财季营收创历史新高至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2%,是连续第三个季度同比增速超过200%。

AI发展下,英伟达GPU产品供不应求。在第一财季,纳入“数据中心”业务的产品销售额高达226亿美元,同比增长427%。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称“下一代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他指出英伟达的芯片正在将传统数据中心改造成“AI工厂”。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产品包括H100芯片、DGX和HGX平台等,

展望未来,英伟达还将在下半年上市Blackwell芯片,预计将继续刺激销售额增长。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上称,Blackwell芯片正“满负荷生产”,2024年就会看到“大量的Blackwell芯片收入”,产品将在2024年二季度发货、三季度增产、四季度投放到数据中心。

拥有AI大模型开发能力、云开发能力的科技巨头,是英伟达芯片的“尝鲜者”。据黄仁勋介绍,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OpenAI、甲骨文、特斯拉和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将成为新一代芯片的首批用户。此外,AI应用端也有强烈的英伟达GPU需求,多达2万家生成式AI初创公司需要英伟达GPU支撑产品开发。

英伟达GPU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行情中,黄仁勋直言,客户不断施压要求其尽快交货。

AI基建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券商Bernstein估算,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和苹果等科技公司的2024年资本支出大约为200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采购AI芯片,而英伟达占据约80%的AI芯片市场。

目前,华尔街对英伟达仍然保持相当乐观的态度,包括美国银行、花旗等在内39家机构分析师给出的平均目标价高达1076.68美元。AI发展形势、英伟达GPU产品的竞争力依然是投资分析师的主要依据。

AI概念股“闻鸡起舞”

作为“AI卖铲人”的英伟达,也是AI概念股的一颗北极星。在英伟达的带动下,其供货商、行业竞品公司也有不少获得市场买入,另外AI应用仍然是投资者密切关注的未来投资目标。

高盛最近披露了它对707家对冲基金的研究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这些基金增持了苹果公司的股票,但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和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却遭到了减持,特斯拉的持仓量基本维持不变。他们开始投资于为AI领域提供产品的公司,如芯片制造商美满电子科技和美光科技,还有公用事业公司如AES Corp。此外,电气元件制造商Littelfuse、技术分销商TD Synnex,以及铜矿开采商Freeport-McMoRan等也受到了对冲基金的青睐。

方德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英伟达业绩超预期,芯片算力大周期继续被验证,预期美股会继续获得一定的上涨动力。历史数据反映,从2022年开始,英伟达作为一只成分股,一直在驱动美股主要指数不断创下新高,其中就包括标普500指数。2024年截至5月22日为止,英伟达年内累计上涨91.74%,而标普500指数也累计上涨11.26%。

英伟达还带动了全球其他股票市场的部分科技股上涨。在5月23日亚洲市场开盘后,台积电、韩国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分别获得了不同幅度的涨幅。张弛指出,这些公司与英伟达目前具有深度的中上游绑定。

上海泽募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张竹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一系列“英伟达板块”的公司也跟随英伟达靓丽的业绩迎来利好。其中AI服务器竞品公司AMD于2023年及2024年前五个月涨幅可圈可点,而作为AI服务器供应商的戴尔近期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也在22日盘后涨逾5%。

从人工智能的基建到应用开发,电力正被大量消耗,不少市场投资者也关注到了美股的能源和电力股。例如,德克萨斯电力生产商Vistra 于5月22日盘后涨逾2%,2024年迄今已大涨逾140%。张竹然表示,大量新建的数据中心需要天量电力供应,为公用事业公司注入持续增长动力。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哪些股市“掘金”机会?张竹然认为,未来将人工智能有效应用到产品中的公司、生产力因人工智能大幅提高的公司都将受益,人工智能爆款应用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不过,有关美股持续的上涨动力,张弛提醒,要用周期思维看待美股,关注业绩动力疲弱的拐点时刻。其中在7月左右,美国大选等新的环境因素加入,需要美股投资者密切关注,直到10月左右靴子落地后,入场机会或将再次清晰。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