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胰腺癌化疗 和免疫治疗耐药有了新策略

克服胰腺癌化疗 和免疫治疗耐药有了新策略
2024年05月23日 02:38 媒体滚动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胰腺癌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不到10%。5月21日记者获悉,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教授郝继辉团队经过多年研究,证明了抑癌基因EHF在趋化因子受体CXCR2阳性中性粒细胞浸润中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硝呋莫司能够提高EHF的表达,抑制CXCR2阳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招募,进一步提高胰腺癌在化疗和免疫治疗中的敏感性,为胰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消化系统杂志《胃肠病学》。

    据介绍,目前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仍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这种治疗措施反应率极低,大多数患者会迅速对化疗方案产生耐药性。随着癌症整体诊治水平进步和抗癌药物不断研发,PD-1/PD-L1等免疫治疗药物提高了多种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但由于免疫微环境的抑制,胰腺癌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仍不理想。探寻新靶点和化合物以克服胰腺癌治疗中的耐药问题非常必要。

    体细胞TP53基因是所有癌症中最常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其缺失或突变会影响髓系细胞和T细胞的募集和活性,从而导致免疫微环境重塑和耐药。郝继辉介绍,据估计,60%—70%的胰腺癌病例中存在TP53突变。因此,识别TP53突变和免疫环境相关基因特征,有助克服胰腺癌患者的化疗和免疫治疗耐药性,为胰腺癌患者探寻并制定更好的治疗策略。

    科研团队开展了临床队列和临床前基因小鼠模型分析,调查CXCR2阳性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多重细胞因子分析和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结果显示,胰腺癌中TP53突变介导的肿瘤抑癌基因EHF缺失,增加了CXCR2阳性中性粒细胞的招募,并调节了它们的空间分布,进一步促进了化疗和免疫治疗抵抗。

    “从机制上看,EHF缺失会诱导CXCL1转录,以增强体内和体外CXCR2阳性中性粒细胞迁移。”郝继辉说,CXCL1或CXCR2阻断完全消除了中性粒细胞的迁移效应,表明EHF以CXCL1-CXCR2依赖的方式调节CXCR2阳性中性粒细胞迁移。CXCR2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能够阻止EHF缺失导致的化疗和免疫治疗耐药。

    此外,临床前的转化研究表明,硝呋莫司可显著促进EHF的表达,并降低微环境中CXCL1-CXCR2信号轴。更重要的是,硝呋莫司可同时抑制JAK1/STAT1信号通路,进一步抑制CXCR2阳性中性粒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从而克服胰腺癌化疗和免疫治疗抵抗作用。

    本版图片由视觉中国提供

基因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