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缅怀,是精神传承

最好的缅怀,是精神传承
2024年05月23日 02:38 媒体滚动

【科技观察家】

    ◎俞慧友

    三年前的今天,袁隆平院士在世人的深切惋惜中与世长辞。此后每年的5月22日,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自发缅怀袁隆平。

    是什么,让他如此深受眷念?

    袁隆平生前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这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禾下好乘凉”,而是指他永远将“粮食高产、更高产”放在科研攻关的第一位,期望培育出比现有矮秆品种更为高产高效的新高秆水稻。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希望将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造福全人类。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袁隆平的胸怀与担当,他不仅心系祖国和人民,更对全世界心怀悲悯。

    梦想的背后,是他强大的精神力量。尽管时至今日还未彻底实现,但这两个梦想之于水稻界,就如同哥德巴赫猜想之于数学界,有种特别的号召力,激励着后来者,斗志昂扬,实践前辈志愿。

    1966年,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这篇挑战经典理论、被视为“惊世骇俗”的论文中,他以自己的科研实践结果断言,自花授粉作物的水稻具有杂种优势。这一开创性工作引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及水稻产业迅猛发展,最终使中国在这一领域遥遥领先。

    不被权威束缚,坚持实事求是,是从事原始性创新工作所需的科学家精神。袁隆平的这种精神,给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指引。

    袁隆平还有着不怕输的倔强。他独创的两系杂交水稻技术,在研发之初就遭遇到制种大面积失败,一度被科研界“唱衰”,也被大多数科研人员放弃。但袁隆平顶住了巨大压力,带领团队最终解决了两系杂交稻制种不安全等问题,再次实现了世界作物育种史上的重大技术突破。

    胸怀梦想、敢挑战权威、不惧失败,这都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必备素质。

    袁老走后,每年5月22日,很多科研工作者都会深情地和老先生“唠嗑”:“袁老师,我们来向您报喜了。”他们以成绩与进展,祭奠与告慰老先生。

    最好的缅怀,是传承。袁隆平离开了,但他的精神永远在。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