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夏季“局部”气象增多,“局部”预报是如何产生的?

四川夏季“局部”气象增多,“局部”预报是如何产生的?
2024年05月22日 18:42 红星新闻

近日,四川夏季“局部”天气增多,比如“局部地有暴雨”“局部地方有阵雨”“局部地有大风”……

明明报有雨,为什么没下?“局部”到底在哪里?22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说起局部,不得不先科普一个知识点——天气尺度。

四川夏季“局部”天气增多

局部预报如何产生的?

在成都,不少网友表示成都的雨都是按门牌号下的。雨水常常发生在“局部”,并不是预报员的错。

这里,先科普一个知识点——成都气象台介绍,天气尺度主要分为行星尺度、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举个例子,成都到哈尔滨公路里程为3489km,成都最西边到最东边的距离将近100km,这大约就是大尺度和中小尺度的直观区别。中尺度天气的生命期为:1小时~十几小时(如飑线、雷暴高压、中尺度低压等),小尺度天气的生命期为:几十分钟~2、3小时(如积雨云、龙卷等)。

当气象预报员们描述大气状态,常常是通过行星尺度、大尺度的大气,来分析中小尺度的状况,因此具有一定难度。

事实上,成都市气象台需要报道未来几天十几个区、市、县的天气预报,可由于地形的原因,例如西部沿山的区域更易出现雨水,以及天气系统影响的尺度问题,各个区域出现的天气状况略有差异,大家也就经常会听到“阴天,局部地方有小雨”这样的预报结果。

与强对流天气有关

有的“局部”只有几公里

“局部”在天气预报中并不是一个具体确定的地点,其常与强对流天气联系在一起。四川气象台介绍,夏季强对流天气水平尺度一般小雨200公里,有的只有几公里。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甚至能逃过雷达的“法眼”,提前几个小时的预报是比较准确的,但要提前好几天甚至精确到小范围地区,还是非常难的。

降水分为层状云降水和对流性降水。一般,层状云降水范围较大,与大尺度天气系统联系密切,比如冷暖气流交汇造成的降水影响范围较大。此类天气过程中,“局部”出现的频率较低,多用来描述雨量特别大而又无法准确把握的地区。

而对流性降水形成的机制,是近地面层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就会形成降水,其特点是范围小、强度大、分布不均匀、持续性短、随时间变化迅速。

四川季风气候的基本特色是冬干夏雨,春雨少于秋雨,这样的强对流天气会伴随四季,以夏秋两季居多。进入小满节气以来,南方阴雨频繁,强对流天气下的“局部”也会增多。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编辑 陈怡西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