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值“科伦系”过万重山 73岁四川富豪在下什么棋?

千亿市值“科伦系”过万重山 73岁四川富豪在下什么棋?
2024年05月22日 18:01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蔡俊

熬过了困难期,科伦药业(002422.SZ,下称“公司”)已过万重山。

5月,公司公开将认购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的内资股。此前,公司公开2023年报,自2019年后,业绩首次回归两位数增速。同时,受益行情转暖和分拆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明显降低。

这家企业的掌舵者刘革新,目前已73岁。年过古稀之际,其继续书写管理生涯。同时,40岁的儿子刘思川任职公司总经理。历经多个行业周期,科伦药业在向更高维度攀登。

第一个创业周期

1995年的成都,事业颇有成就的刘革新决定自主创业,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人生的上半场,刘革新出生于武汉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后随父母来到成都。在大连铁道医学院(现“大连大学”)药剂学完成学业后,其任职一家国有药厂,之后转到合资企业四川奇力制药担任总经理。

彼时的合资企业,外方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经营过程中,因不满外方的种种要求,刘革新愤而辞职。在45岁的年纪,其带着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组成“三剑客”,凑足100万元在成都新建一个药厂,取名“科伦”。

“科伦”之名,出自刘革新认为科学技术要和伦理道德相结合。打小开始,其喜欢阅读鲁迅著作,身上人文情怀浓厚。不过,再丰满的理想,也需要现实支撑。创业之初,做什么产品成了科伦药业的头等大事。

这一点上,刘革新发现了商机。当时国内没有儿童专用的注射液,导致用量小的儿童也只能注射500毫升的成人用量。挖掘差异化的痛点后,科伦药业推出100毫升的儿童大容量注射液,并迅速在市场热销。

积累第一桶金的过程,充分证明刘革新独到的商业眼光,完成从0到1的跨越。几年后,科伦药业摸索出一条做大路径:收购。

当时,因为国家推行GMP认证,一批未达标的输液生产企业和医院制剂室面临关闭。时代的大门开出一道红利细缝,刘革新就敏锐捕捉到。2003年到2010年,其收购13家输液企业,包括浙江国镜药业。一番操作后,科伦药业奠定了国内输液龙头的地位。

从破釜沉舟创业到成为赛道龙头,刘革新和科伦药业站上了时代的风口。2010年,科伦药业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在新旧交替的商业舞台上,刘革新享受资本市场的瞩目,但内心已决定开启下个挑战。

第二个创业周期

2011年新疆伊犁,年届六旬的刘革新到此再度创业。人生创业的第一个周期,其积攒丰富的经验。这一次,刘革新想以敏锐的商业头脑复制成功。

新创立的企业为川宁生物,主营抗生素原料药,属科伦药业的子公司。如同当年预判输液前景,刘革新认为全球抗生素原料药的价格将持续上涨,于是萌生了投建一家工厂的想法。为了落地想法,其不断往返于成都和伊犁,单程就花得十多个小时。

几年后,川宁生物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抗生素中间体现代化工厂。期间过程,也是不断磨难。该企业多次因废气、废水超标排放被处罚,为此环保上投入数十亿元。

小米的雷军曾言,现代商业核心是找到风口,为此先后涉足手机、智能家电、汽车。在医药界,刘革新也不断寻找风口,先有输液,再有抗生素原料药。而且,寻找风口的路还在继续。

2016年,刘革新创立科伦博泰,主营ADC(抗体偶联)肿瘤创新药,属科伦药业的子公司。以现在的眼光看,ADC是创新药的大风口,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大厂都竞相布局,再度证明刘革新的商业眼光。

到这里,科伦药业搭建出三轮驱动的雏形,称为“品”字型运营架构。在医疗行业的“厚雪长坡”,刘革新持续寻找方向,并再次借助资本力量滚出财富的“大雪球”。

2022年底,川宁生物在深交所上市。次年7月,科伦博泰挂牌港交所。计入科伦药业,刘革新拥有3家上市公司。截至5月20日,三家企业合计市值近1300亿元。

至此,刘革新完成了科伦系千亿市值的夙愿,但回头看,过程充满惊涛险阻。

已过万重山

刘革新与科伦系找风口,是个人与企业向更高维度攀登。不过,攀登会伴随市场的演变,伸出藤蔓和荆棘。

最大的阻碍,来自投建工厂、搭建研发平台所带来的负债。2022年,科伦药业的资产负债率达50.68%。

负债端的承压下,公司主营的输液产品自2019年起遭遇价格下降。甚至,被寄予风口的抗生素原料药,也因石药、鲁抗、哈药等国内厂家的产能比拼,价格长期处于盘整阶段。至于创新药研发,烧钱无商业化产品是必经阶段。

只不过,三个困难集中到了一块,科伦药业压力山大。2020年到2022年,公司业绩增长缓慢。直到2023年,三件事扭转了力场。

第一件,科伦博泰完成港股上市,与川宁生物合计募资超20亿元。其中,重资产投入的川宁生物不仅压降负债,在扛过了环保压力与对手收缩产能后,市场的天平也向其倾斜,原料药价格回升。2023年,川宁生物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各自同比增长26.42%、128.56%。

第二件,科伦博泰在尚无商业化产品的情况下,默沙东与其达成合作,购买研发项目权益。2023年,科伦博泰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实现0.6亿元。

第三件,输液板块受益疫情管理挑战和流感因素,产品供不应求,量价稳定甚至小幅提升。2023年,科伦药业的输液销售额同比增长6.96%。

三件事合力,促使科伦药业转暖,看到了穿越医药周期的曙光。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4.54亿元、24.56亿元,各自同比增长12.69%、44.03%,多年后重回两位数增速。同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37亿元,同比增长70.68%。最为关键的,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36.87%。

对此,科伦药业向《投资者网》表示,“随着经营性现金流的持续增加,公司将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合理安排长期和短期债务的比例,压降有息负债规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近期交流会上,喜爱文学的刘革新引用曹操《龟虽寿》的诗句作答。对于未来,其再次落子。

坐稳抗生素龙头的川宁生物,目前正全力布局合成生物学新赛道,启动双轮驱动战略,锚定了新的增长极。科伦博泰也有三款产品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5月,科伦药业宣布认购科伦博泰发行的内资股,金额达6.03亿元。

科伦药业向《投资者网》表示,“科伦博泰将加速迎来多个新药IND递交及上市的里程碑,并将继续完善‘端到端’的药物开发能力建设、生产能力建设和商业化体系搭建,形成覆盖创新药开发完整週期的产业链,同时进一步积极推动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合作,最大程度发挥管线的全球价值”。

千亿市值的科伦系,已过万重山。(思维财经出品)■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