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贩零食冲击下,良品铺子卖不动了?

量贩零食冲击下,良品铺子卖不动了?
2024年05月22日 18:01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谢莹洁

头顶“高端零食第一股”的光环,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良品铺子”,603719.SH)凭借完善的产品供应链、丰富的行业经验,近年来门店持续拓展。但在行业激烈竞争的影响下,公司陷入业绩滞涨的恶性循环。

尽管大力降本增效,公司在2023年却依旧创出近6年净利润历史新低,同时正面临着股东轮番减持、市值蒸发的困境。5月17日晚间,公司连发两份减持公告,两位大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406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6%。

行业搏杀激烈

主打性价比的零食量贩店模式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赵一鸣零食”、“零食很忙”等新锐品牌赢得资本青睐,重塑了中国休闲零食行业市场格局。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全国零食量贩门店从2500家增长至2.5万家,增长了1000%。

随着行业步入竞争红海期,良品铺子通过全品类布局SKU持续扩充,拉动营收,并亲自下场参与零食折扣赛道竞争。

以上种种加剧了经营压力,业绩随之滞涨。

2020年至2022年,良品铺子营业收入分别为78.94亿元、93.24亿元和94.4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32%、18.11%和1.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亿元与2.82亿元、3.3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0.95%、-18.06%、19.16%。

2023年11月,董事长杨银芬临危受命,并在公开信中直言:“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仅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杨银芬是良品铺子的创业功臣,曾带领公司实现营收增长、线上渠道布局等。为应对营收下滑,杨银芬带领公司大幅度调价:门店在售300余款产品会员价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达45%。

体现在财报上,良品铺子2023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4.97%至58.13亿元,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0.45%至15.73亿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6.9%至4.47亿元,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3.50%至4373万元。

业绩也出现下滑,2023年公司营收下滑15%降至80.46亿元,净利润下滑14.76%降至1.803亿元。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79%至24.5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7.98%至6248.28万元。 

业绩承压背后

良品铺子是上一轮零食连锁经营业态的代表,其以高端零食切入市场,开拓线下渠道同时积极拥抱电商,登陆资本市场。

为了从低端零食中杀出重围,2018年起良品铺子开始营销“高端人设”。公司进行Logo升级,将品牌形象更换成简洁的“良”字印记,线下店也开始走疏朗大气的“苹果风”,在营销上公司突出国际化、年轻化、高端化。

在国内休闲零食上市公司中,只有良品铺子线上、线下渠道收入占比均匀,两个渠道基本各占一半营收。2023年,公司来自电子商务业务的营收为31.67亿元,同比下降32.58%;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39.83%,同比下降10.58个百分点。

同业公司中,三只松鼠(300783.SZ)、好想你(002582.SZ)以线上收入为主,线上销售收入占比约八成;来伊份(603777.SH)、洽洽食品(002557.SZ)则以线下门店收入为主,线下收入占比均在九成左右。

线上或线下出现业绩增长问题,都会对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带来压力。财报显示,良品铺子毛利率从前几年的30%以上降至27%左右,在同类企业中处于中低水平。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为26.43%,较2015年下滑6.3个百分点,创下有财务披露数据以来新低。

二级市场方面,2021年、2022年、2023年,良品铺子的股价连续三个年度下跌(年线),3年合计跌幅超过60%,年初至今累计下跌约三成左右。

股价低迷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产品竞争力有限、管理层决策滞后,而更深远的背景则是零食业正在快速变化——从消费升级、品牌上行,到消费降级、折扣盛行,不过短短三年时间。

重要股东减持

杨银芬在走马上任之初曾说过:“17岁的良品,面临着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挑战”。当下,这个挑战仍在加剧。

良品铺子作为老品牌的顾虑是显而易见的,最担心的是在与新渠道博弈的过程中失去话语权,最终沦为代工角色。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线下渠道仍占休闲食品流通份额的85%以上,零食专卖店、便利店等现代渠道不断挤占传统小门店的市场份额,电商平台增长则逐步放缓。

在部分机构看来,良品铺子仍在积极转型,并取得了一些效果。国投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当前零食消费趋势正发生变化,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渠道更加多元化。公司不断探索新的品类模式,试点新鲜短保零食、推出新的季节限定产品,对内围绕供应链及运营管理多环节提质增效,优化门店模型,实现更加精细化运作。在当前消费更趋理性的环境下,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适应调整价位及运营模式的公司更具长期成长性,且良品铺子定位“高端零食”,从原料端打造高端品质,整体价格带更宽,覆盖客群更广,部分产品降价后整体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也有投资者担忧,贴牌代加工的模式下,良品铺子品控成本和难度增加,因此带来产品质量问题。究其根本,在于品牌高度依赖代工厂,缺乏产品研发能力,降价“治标不治本”。2024年一季度,良品铺子研发费用不到500万元,同比下滑62%。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股东正在“用脚投票”。5月17日晚间,公司连发两份减持公告。

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5%以上的股东达永有限公司两家重要股东,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宁波汉意和达永有限各自计划减持不超过1203万股,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竞价交易减持期间从6月11日起至9月10日止。

在本次公告之前,达永有限已经两次出手减持,去年5月至11月末,累计减持1704万股,减持总金额4.04亿元;今年1月至2月,再次减持1203万股,总金额超1.99亿元。两次减持后,达永有限的持股比例由30.3%降至23.05%。(思维财经出品)■

良品铺子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