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市场,三个很重要的竞争壁垒丨星际营BC25期火热招募中

AI市场,三个很重要的竞争壁垒丨星际营BC25期火热招募中
2024年05月22日 11:38 创业邦

来源:创业邦

2024年,创业邦星际营25期——新锐AI之星融资加速计划重磅启航,从启动招募到现在已经陆续收到400+项目的报名及互动,我们围绕AI创业者最关心的问题,启动【洞见AI· 启航未来】栏目。

本期邀请了星际营25期陪伴导师图灵创投董事总经理 丘岳峰及其投后企业——丰码科技创始人、星际营BC23期优秀校友 南思乔为大家带来他们的洞见与思考,希望让每一个对AI、科技、商业、创投充满好奇与梦想的人可以有所收获。

寻找客户共性且边界更小的需求岛

丘岳峰先生专注技术驱动的投资方向,拥有超过12年的互联网产品、商业分析及早期风险投资的经验,对产业互联网、前沿科技领域有深入了解,在早期风险投资领域主导投资过数十个科技类项目,已有项目成功上市。

代表投资案例:

智谱AI、聆心智能、视比特机器人、星动纪元、华翊量子、贝克微、东方空间、丰码科技、北极雄芯、智芯华玺、华宇元典

1.2024年,您对AI思考最多的几个问题是什么?

在这些年陪伴几十家AI创业公司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关于商业化的思考和探索一直没有停止。AI技术发展到当前阶段,大家预期已经越来越务实,特别是toB场景下,所以我们会看到销售线索的转化越来越难,客户的需求也从体验功能点变得越来越具像化和系统化。这里面不单对新技术的效果突破提出更高要求,也带来更多工程化的成本和效率问题。当前大部分AI企业的运作模式和成本结构是无法长期支撑的。基于现有技术效果和可接受的工程化成本结构来输出合适的商业化服务能力尤为重要。这里面不单是客户预期管理的问题,还有基于现有技术效果来定义设计产品的能力,即将客户浩瀚庞杂的需求池抽离出一个个具备一定共性且边界更小的需求岛,从而降低实现难度且有机会复制推广。这也会成为数据和客户资源外,第三个很重要的竞争壁垒要素。

2.回顾2023年,哪个节点或事件对您印象比较深刻?

Meta、谷歌等全球各个互联网巨头公司不断推进大模型框架的迭代更新,让人比较感触。这不单持续保持了公众和产业界对于AI技术的热情和预期,有利于持续吸引资源进入;更重要的是,给AI初创企业,特别是专注应用端场景的企业,提供了更明确技术发展方向的参考和更有力的工具,让初创企业早一点去思考在整个生态中的定位,专注业务场景本身,优化自己产品服务能力。

3.请分享您与1-2家AI投后企业创始人之间的趣事。

19年我们孵化投资了农业科技创业公司丰码科技,我们和创始人常戏称没想到科技创业走着走着变成了种地的。不同于以往的智慧农业公司,丰码科技团队深入一线以实际种植生产实践打磨AI技术工具,打造整体种植解决方案。因此我们没有单纯卖数据采集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因为这并不会解决传统农业的根本问题。这也就导致初期的商业探索会比较缓慢,但这也促使丰码科技到今天为止拥有了上千亩可自产自销的科技大棚,以AI技术为核心的内部生产工具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也已完成产品化开始推向市场。这也正是AI技术在细分场景发展的商业必经路经,深入需求场景打磨产品,将垂直领域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科技赋能产业。

4.您认为哪些AI产品未来将会突显巨大价值或者会失去价值?

在大模型被大家逐渐熟悉的这几年,AI中台(中间件)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这本质上是终端客户的重要性变得更凸显,大家在往直接的下游市场触达,路径越短价值越大。在这个逻辑下,既融合大模型底层技术,又在细分场景有数据或客户资源优势,且有行业理解的AI产品,会更容易被接受,价值会越大。这也是我们除了大模型底座以外,还对AI Agent业务,乃至种植业、重工业生产线、航空空管等更细分行业需求场景做了布局的原因。

5.AI市场中,您认为C端和B端哪个业务会走得更快一点?

C端和B端需求爆发对于技术的临界点设定是不一样的。C端需求可以接受更浅层次技术效果,但需求泛化不易收敛:B端需求需要被深层次解决端到端问题,但需求相对聚焦。因此在技术成熟度相对早期阶段,B端业务会先于C端业务发展,产品工程化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新技术效果的缺陷,但总体速度慢;当新技术达到某一阶段成熟度且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时,C端业务场景就有爆发的可能性。一旦爆发,C端就会快速超过B端发展速度和规模。AI市场也遵从这个规律,并且AI技术在C端不同细分场景需求中的进展也会很不一致。

6.您认为哪些要素对AI公司的长期存续最为关键?

创始团队的市场需求把握能力,产品设计能力以及对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是AI公司长期存续的关键。

农业AI模型:跨学科、非结构化的经验解构

丰码科技创始人、星际营BC23期优秀校友 南思乔

作为国内智慧农业行业的领跑者,丰码科技一直专注于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作物种植并优先在设施农业落地,为种植户提供精准栽培决策、智能执行方案和标准化种植体系。丰码科技入选2023年《财富》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的65家创业公司。

1.2024年,您对AI思考最多的几个问题是什么?

我们是做AI行业模型的,所以一直以来都在追求如何更好的和产业结合;我们在农业领域思考最多的还是如何把植物学、种植经验等和AI技术结合,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和多变的环境。其次,伴随着大模型的成熟,我们也在尝试如何应用大模型在我们的研发生产中提升效率,以及在产品实现方面完成更多的功能落地。

2.贵司在产品和商业化上,有哪些新的探索?

我们一直在探索,也在创新,我们在农业做AI模型的研究,是在不断去做跨学科、非结构化的经验的解构、融合、训练、迭代,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一套体系。但落实到产品上,我们还要思考如何让这些复杂的技术能力用得更简单直接,如何降低经济成本和降低认知门槛。今年我们正式在种植侧开始推广“温室大管家”产品,这应该是国内第一款设施农业种植领域带有自适应AI模型的产品,但农民不需要懂得里面的模型有多么复杂,他们只需要知道,这个产品一看就会用,用了就可以有人帮你决策如何种植,帮你操作如何灌溉施肥控制环境,可以更省力省心的种地,不是种植专家也不要紧,一样可以做到增产降本。丰码科技名字的含义,是“丰收的密码”,那么丰收的密码是什么?“温室大管家”就是我们今年在产品端给广大农民用户交出的答卷,我们认为这还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丰码还在AI农业路上持续探索中。

3.抛开自己的产品,您最期待什么类型的AI产品?

如果抛开我们自己的产品,但又跟我们农业场景相关的,我就不得不提一直以来关注的机器人产品,尤其是最近一年多大家讨论比较多的具身智能。农业场景,从目前来看,还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工是无法被替代的,比如采摘环节,我非常期待搭载通用人工智能的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或许可以真正实现在农业领域替代重复简单人工劳动,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4.现在AI的创业逻辑,和当初互联网时代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我认为技术创业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就是追求在某些领域和场景如何提升效率,如何让这个场景产出的成果具有更高的价值。只不过当今的创业团队对AI创业逻辑更加清晰和有共识,这也是因为我们经历过互联网创业时代,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我们的团队也吸纳了很多曾经互联网创业的人才,他们有成功过,也有失败过,但对我来说,这都是丰码吸纳他们的原因,这些都会成为丰码团队的经验,让我们在研发和创新的道路上,目标明确,少走弯路。

关于创业邦星际营

创业邦星际营于2015年成立,专为创新公司提供加速计划,通过与顶级资本、产业公司及行业专家的深度合作,帮助初创-A轮的创业者完善底层逻辑、助力成为细分赛道TOP1。

星际营已成功举办24期,累计从20000+报名项目中甄选1000+优秀创业者进入孵化体系,往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员单次融资最高金额达9亿,路演项目获得融资比例达64.3%

星际营25期聚焦人工智能赛道,关注前沿技术趋势、商业化场景和产业生态发展,助力人工智能上下游的新锐创新企业,打磨产品、验证MVP和商业化能力、高效资本对接,加快融资进程。

AI招募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