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发布,专利指标有调整!

修改后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发布,专利指标有调整!
2024年05月22日 09:01 中国知识产权报

  日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发布第四轮修改后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下称《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同步发布。两份文件进一步强化科创属性要求,凸显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旨在更好引导发挥科创板促进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功能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记者了解到,此次修改后的《指引》适度强化了衡量企业科研投入、科技成果及市场成长性的关键指标。特别是针对“专利”这一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新增内容强调了专利“能够产业化”的要求。受访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引导企业更加重视科研投入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申报企业质量进一步提升,“优中选优”推动真正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促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明确发明专利能够产业化的要求,是《指引》在此轮修改中的一项突出变化。在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需要满足的4项指标中,第三项“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调整为“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7项以上”。在未达到上述指标,但仍可以申报科创板上市的情形中,第五项“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50项以上”调整为“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50项以上”。

  证监会表示,此举采纳了有关建议,旨在引导企业更加注重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质效提升。

  “这一修改不仅强调了发明专利要在技术上先进,而且专利技术要具备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任声策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介绍,这种调整与《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国家政策文件形成了导向衔接,主要考虑提升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水平,推动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创新研发、提升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主动深化科创属性认知层次,把专利技术实际落定在产品和产业生产力上。

  “从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到能够产业化,要求企业科技成果不仅能够满足‘自用投产’,而且要延伸向‘市场普适’。”北京集慧智佳知识产权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资深咨询师李可认为,当专利能够覆盖并保护企业核心技术时,基本已满足了应用于主营业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强调“能够产业化”,意在引导企业把专利技术应用延伸到整体产业市场上,通过专利技术流通获得许可收益和投资收益,让技术成色完成市场验证。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1.3%,不同规模企业的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整体表现出上扬态势,发明专利产业化平均收益逐年提高。受访业内人士均认为,《指引》将引导带动科创板继续增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底色,鼓励推动更多企业充分重视并发挥知识产权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正承担起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主体角色责任;同时,通过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拉动整体板块的投资价值,吸引更多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推动完善科创属性认知评价

  《指引》在此轮修改中提高了对企业研发投入和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的要求。在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需要满足的4项指标中,第一项“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由“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调整为“累计在8000万元以上”;第四项“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由“达到20%”调整为“达到25%”。

  “这些调整一方面强化了科创板的‘硬科技’特色,另一方面体现了监管部门对科创板企业成长性和发展潜力的更高期待和要求。”任声策表示,更高的研发投入要求,鼓励企业增加研发资源,提升产业化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发明专利数量并能够产业化的要求,有助于防范科技创新粉饰,鼓励企业优化专利质量和专利布局,重点培育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同时探索实施稳定高效的商业模式,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提升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的要求,鼓励企业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推动实现科技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的“乘数效应”。

  “《指引》的修订同时推动着整体市场对科创属性的认知评价。特别是逐浪科创板的企业,正不断推动科技创新走深走实,推动专利工作从‘装点门面’走向‘担当门面’,将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经营发展甚至产业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在一起。”在李可看来,科技创新和专利工作都是“全员工程”。在企业层面,管理层及技术、法务、市场等职能部门都应具备一定的知识产权能力,共同推动专利技术的布局与运营真正做明白、转起来;在市场层面,创投评价工作应带动树立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理念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引导增强投资者对科技企业的信心,提升科创市场的整体活跃度和吸引力。

  截至今年4月底,科创板全部571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主要经营业绩信息。科创板公司2023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以2019年为基数,近四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3.3%和24.4%;整体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4.3%。科创板持续走高的表现为市场做出优秀示范。随着我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科创板这块“试验田”也将带动更广袤的“科创良田”茁壮成长。(本报记者 李杨芳

(编辑:刘珊)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