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黄花菜 迎来科技“及时雨”

山东聊城黄花菜 迎来科技“及时雨”
2024年05月22日 02:43 媒体滚动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张目伦  徐 慧

    “科技服务贡献大,巡察助力同题答,间作种植小黄花,党的政策人人夸。”5月8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镇袁楼村的黄花菜种植户王兴利,写下了这首打油诗,献给送上“及时雨”的技术人员。

    因花朵色泽金黄而得名的黄花菜,富含蛋白质、糖类等,被称为“安神菜”。一般情况下,只有夏天才能吃到新鲜的黄花菜,但作为特早熟黄花菜的重要产地,东昌府区可以让人们提早尝鲜。

    作为黄花菜种植户,王兴利明白黄花菜“好吃却不好种”。前不久,东昌府区派出的巡察组巡察该区科技局时,邀请科技特派员走访部分种植户,现场为王兴利开展技术服务,帮他解决了难题。

    直面黄花菜产业发展难题

    聊城东昌府区科技特派员黄花菜产业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成立于2021年,由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聊城大学、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教授和有一定农业技术经验的“土专家”组成。作为服务队队长,东昌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姜新回忆说,当时,该区黄花菜种植已初具规模,但仍然是新生产业,种植户面临难题时往往不知所措。

    姜新告诉记者,团队成员专业素质过硬,具有丰富的一线服务经验。他们通过定点帮扶、现场指导和成果推介等,围绕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对症下药”,在农产品加工、植物保护、农技推广等方面提供指导。

    围绕基地建设和种植户需要,服务队现已开展全方位现场指导20多场次,组织开展了两次基层专家行活动,培训基层群众50多人次。

    此次,东昌府区派出的巡察组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科技服务不接地气,缺乏个性化、精准化指导等。对王兴利等黄花菜种植户的帮扶,正是落实整改建议的重要体现。

    姜新表示,东昌府区黄花菜产业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增值潜力。该区已成为全国早期鲜黄花菜市场的主要供应地,几年来产品供不应求,需求量逐年增加。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该区急需扩大种植面积。

    “但是,农民观望心理强,种植户大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示范展示工作。此外,前期投入大、种苗繁育难也制约着现阶段该产业的发展。” 姜新说。

    立体复合模式助农户增收

    如何破解上述难题?

    结合多年经验,服务队充分考虑每种作物的生理规律,打造了“黄花菜+豆角”“黄花菜+西瓜”“黄花菜+哈密瓜”等立体复合种植模式。

    “黄花菜耐弱光、耐低温、种植高度低、采摘时间短,既有空间,也有时间,可以与其他作物实现生长互补。立体复合种植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上年11月底扣棚升温,黄花菜萌芽;第二年3月上旬,套种或间作其他作物;4月中下旬,黄花菜进入正常采收期,其他作物起到遮阴作用,提高了黄花菜的品质;7月上旬套种耐热瓜菜,可为在8月下旬二次抽薹生产的黄花菜遮阴,能多生产一茬瓜菜。”姜新介绍。

    今年以来,服务队为东昌府区西白村和袁楼村黄花菜种植提供全方位服务,20多次的田间指导和培训,保证了整个种植过程的安全。

    2023年,上述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在东昌府区多地开花,收益不错。经监测,后姜村基地套种了早春西瓜和越夏哈密瓜,3个大棚共计3.3亩,亩收益达1.3万元;石海子村和大磨刘村基地套种了扁豆角和越夏哈密瓜,4个大棚共计10.4亩,收益达1.7万元。“采用立体复合种植模式,作物和生长环境互补。日常管理简单,普通农户即可操作。”姜新介绍,该模式可为农户年增收1.5万元左右。

    “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差,不愿意在新生事物上进行投入。因此,一些新技术在推广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姜新表示,接下来,服务队将为农民详细对比分析作物的管理、投入、收益等因素,先让一部分人了解、接受新技术,再以点带面,实现新技术的全域发展。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