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倒卖3万多条新生儿信息,公益诉讼就该站出来

评论丨倒卖3万多条新生儿信息,公益诉讼就该站出来
2024年05月21日 18:29 红星新闻

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哪怕没有受害者出来追究,检察机关也可以发起公益诉讼,让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

很多家庭可能有过这种体验,刚生完孩子没几天,就接到各种婴儿产品或服务的推销电话。“巧合”的背后,其实是个人信息泄露。

据媒体报道,最近杭州宣判一起相关案件。李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随后,杭州萧山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李某以及两家儿童摄影机构负责人被法院判令,向公众公开赔礼道歉,并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29万余元。

个人信息泄露,可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人不堪其扰,可是要自己去维权却茫然无措,不仅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成本,很可能还找不到侵权对象。杭州的这起案例,是警方接到线索,有摄影机构涉嫌购买、使用新生儿个人信息,跟进侦破后,才锁定嫌疑人: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2月,李某通过非法渠道陆续购入多地新生儿个人信息3万余条,涉及地区包括山东、浙江、安徽等多地。

回顾这起案件,起码有两个层面的积极意义。其一,是向社会发出一种警示,不仅贩卖个人信息违法,购买别人的隐私信息,一样要承担民事责任。两家摄影机构的负责人为了拓展业务购买信息,在现实中可能比较常见,一般人或许还意识不到其中的法律风险。虽然从发展业务的角度考虑好像“情有可原”,但这些购买需求客观上催生了窃取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自然应该受到打击。所以这次的法律追责,具有一定的普法意义。

其二,除了罚款之外,买卖信息的三人都被要求向公众赔礼道歉,且要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个人信息买卖案件中,因为受害者分布比较广泛,对单个受害者造成的损害也未必很大,所以受害者追偿的动力和可能性都不大。这也是之前这类违法现象治理乏力的原因之一。但2021年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专门设立了公益诉讼条款,明确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法定领域。

这几年,全国不少地方都开始出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公益诉讼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被判定公开赔礼道歉和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已经渐渐成为“标配”。这大大提高了犯罪成本,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哪怕没有受害者出来追究,检察机关也可以发起公益诉讼,让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可以说,公益诉讼的引入,给治理个人信息倒卖疏通了法律渠道,也增强了威慑力。

治理个人信息倒卖,另一个更重要的层面,是源头上的打击和治理。杭州这起案例令人遗憾的地方也在于,没有披露或者没有追查到源头。给两家摄影机构倒卖信息的李某,看起来也只是个“中间商”,而不是泄露信息的源头。哪些机构的哪些人员,能够掌握大量的新生儿信息?更大的可能恐怕是医院或者其他公共机关。只有加大源头的追查追惩,堵塞个人信息被泄露的管理漏洞,才是减少个人信息倒卖的治本之策。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守一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杭州市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