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智能海上钻采平台完成海上安装

我国首个智能海上钻采平台完成海上安装
2024年05月21日 15:05 企业观察报

近日,重达1.7万吨的惠州26-6钻采平台上部组块精准与导管架完成对接,标志着我国首个海上智能钻采平台完成海上安装。平台将通过智能生产、智能钻井、设备健康管理、智能安防、台风生产模式等一系列强大功能,将深藏海底的油气源源不断输送到陆地千家万户。

近年来,中国海油以乌石17-2/23-5油田群联合开发项目、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以及惠州26-6油田开发项目等智能化示范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智能油田建设。惠州26-6钻采平台作为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设的首个智能钻采平台,通过集约化设计集成了图像智能处理装置、边缘智算站、数据存储通信装置、数据安全管控装置、数据采集物联网平台等五大智能模块,智能化设备数量为传统平台的3倍,占用空间却减少了三分之一,能提高生产效率达20%,每年可降低运维成本10%,进一步构建起“智能、安全、高效”的新一代海上油气开采运行模式。

惠州26-6平台搭载了中国海油首例在线仿真模型,可实现操作参数优化、智能控制等功能,它就像“超级大脑”一般,可实时对生产数据进行仿真,推算出各设备最优化参数,并在获得授权的前提下指挥各生产环节。值得一提的是,该模型还可大大降低天然气脱水、段塞流调控等关键设备能耗,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运维成本近百万元。

高精度智能传感器可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评价数据并形成历史数据库,为设备故障诊断提供坚实基础。故障诊断系统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让机器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基于自动采集到的各种类型数据,针对不同故障类型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设备维保效率。

中国海油自主设计研发智能巡检功能模块,并开发“一键巡检”功能,实现对人、机、物、环境的智能化监测,大大降低人工巡检频次。与此同时,平台上光学设备布局集约高效。惠州26-6平台仅需布置以往同等规格平台一半数量,如50余个智能摄像头或热成像仪,便能具备同等的监控能力,可对火灾、溢油等险情实现自动报警。

据统计,此次完成浮托安装的上部组块,重约1.7万吨,长93米、宽42米、高42米,甲板投影面积相当于8个标准篮球场大小。组块建造运用“数字化管理+一体化建造”模式,创新应用精细三维建模技术,一体化安装率达96%。由于组块重量超过了海上船舶浮吊吊装能力的极限,项目组借助潮汐的自然力量和船舶调载等施工技术,通过类似于举重运动员“挺举”的浮托方式,将组块整体安装到导管架预定位置上。

此次浮托作业正值季风高发季,施工团队抢抓时间窗口,实时监测作业海域天气状况,充分联动锚机、拖轮等,动态调整作业船的进船速度和方向,组块与导管架对接精度达到毫米级。

惠州26-6油气田是我国首次在珠江口盆地海域古潜山新领域获得的重大勘探突破,项目投产后将有效增强华南地区清洁能源供应能力。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