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政策、给场景,成都诚邀伙伴共建产业新生态

给政策、给场景,成都诚邀伙伴共建产业新生态
2024年05月18日 23:24 红星新闻

初夏万物盛,世园百花开。5月18日上午,2024投资成都招商大会在世园会主展馆举行。此次大会,是成都围绕世园会借势赋能、主动作为,致力提升城市吸附力的重要举措。

展馆外,十年开一次的帝王凤梨开花了,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展馆内,成都十部门联合发布了2024投资成都十大系列政策及成都科创生态岛等平台应用场景,并发布成都都市圈投资机会清单、集中签约重大项目,深深吸引了企业家们的目光。

截至目前,已有31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平均每天就有2家外资企业来蓉投资。聚焦8个产业生态圈、30条重点产业链,成都以热情和诚意,邀请各地伙伴共建产业新生态。

更齐全的产业体系

共签约项目及团队44个,总投资1329.3亿元

每天诞生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每小时产生8件专利授权,每分钟下线1.5万块集成电路……这些数据是“成都速度”和产业实力的直观体现。

本次大会上,“成都速度”再次得到验证:在现场举行的成都都市圈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成德眉资四市场内场外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及顶尖人才团队共44个、投资总额1329.3亿元。不论是重磅项目还是高端人才,都在加速落地,一起构建更齐全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填补成都都市圈重点产业链的空白。

“我们看到成都出台了非常具体的鼓励储能行业及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深受鼓舞。”北京奇点汇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东告诉记者,公司真切感受到了成都对于促进行业发展的满满诚意,也被这种诚意打动,坚定了在成都地区投资的信心和决心。现场,该公司的项目完成了签约。

▲北京奇点汇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东▲北京奇点汇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东

据介绍,北京奇点汇能西南新型储能示范基地及虚拟电厂项目拟选址彭州工业开发区,一期建设100MW/200MWh新型电力系统独立储能和用户侧储能项目、区域总部运维结算中心和虚拟电厂平台,二期建设储能设备研发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落地将助力成都市电力系统增强调峰顶峰作用、提高应急备用能力,提升电力系统实时平衡和安全保障水平。

“成都的产业发展方向,与我们公司的基因非常契合。”深圳影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影目科技”)创始人兼CEO杨龙昇表示,四川省、成都市对于产业的支持政策与公司发展需求相符合,公司也可以跟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企业有更多的联动。

据了解,影目科技拟将公司AR眼镜研发总部搬迁落户成都东客站产业功能区,建设运营中心、销售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并作为未来上市和投融资主体。项目落地后将凭借影目科技在AR、元宇宙领域的技术、人才优势,推动成都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元宇宙示范区。

▲深圳影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杨龙昇深圳影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杨龙昇

更优的政策和环境

发布十大政策和应用场景,诚意满满

“统筹打造总规模3000亿元以上的产业基金体系,最高提供1000万元的单个创新团队资金支持……”大会现场,杨龙昇仔细翻看着一份“政策礼包”,一组组数据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正是本次大会公布的一项重磅内容。针对投资者最关心的产业基金、空间载体、人才团队等要素需求,成都十部门联合发布了2024投资成都系列政策和平台应用场景,给奖励、给机会、给支持,一揽子投资促进政策细化了成都重点产业链及细分赛道投资机遇,向外界分享成都的经济活力、创新动力和投资潜力,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创业团队选择成都。

成都科创生态岛作为此次发布的平台应用场景,自试运营以来已累计策划举办科创活动50余场,发布科技成果394项,成为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有效的主平台。

▲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 王勤 摄影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 王勤 摄影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市场发展的重要土壤,“土质”优劣直接关系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坚定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改革“一号工程”,全面实施营商环境政策体系6.0版,加快流程再造、服务提质、监管提效。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天府市民云”与“蓉易办”融合提升,打造社会资本“蓉易投”、人才用工“蓉易聘”、新型要素“蓉易用”等服务品牌。

在此次大会发布的系列政策中,营商环境打造是重要一环,这也延续了成都持续不断的努力。目前,成都已连续6年迭代更新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构建涵盖38个大类、184个小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让超过390万市场主体拥有“成都式幸福”

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产业壮大增添了动力。例如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年均增加1000亿元”的速度成长,规模已达1.3万亿元。

更大的发展机遇

成德眉资携手,共同推出232个项目

都市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大会还邀请了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参加并现场推介投资环境。

据了解,成都都市圈是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由国家批复发展规划的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46.3%。2023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达2.78万亿元,占全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地区比重分别为46.3%、34.0%、10.3%。

大会上,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联合发布成都都市圈投资机会清单,共同推出232个项目,拟投资金额超过8400亿元,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图据视觉中国图据视觉中国

作为紧密协作的“发展共同体”,四座城市将如何发力?

成都将充分发挥都市圈“主引擎”作用,共享活动平台,与德阳、眉山、资阳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都市圈,争取把更多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整合到都市圈布局,带动更多上下游、左右岸企业前来发展。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数量全省第2,招商引资国内省外到位资金连续15年居全省前列,作为成都都市圈南部综合交通枢纽,眉山将坚持制造强市首位战略,大力发展“1+3”现代产业体系——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食品。

半小时到成都、1小时到机场、2小时出川、8小时出海,“德阳造”产品遍布全球170余个国家和地区。德阳与成都国际铁路港实现“两港一体”运营,西向融入中欧班列大动脉,南向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阳是四川省唯一直线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城市,目前正加快构建“8高11轨16快”区域性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不断提速吸引更多投资,为壮大都市圈助力。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王俊峰 摄影记者 陶轲 吕国应

编辑 李钰仪

成都市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