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未婚女性不能用精子库去父留子”上热搜,拨开情绪才能理性讨论

评论丨“未婚女性不能用精子库去父留子”上热搜,拨开情绪才能理性讨论
2024年05月18日 18:18 红星新闻

帮助有生育意愿却又未婚未育的大龄女性实现生育,是一个有价值的严肃话题,不能娱乐化,也不必情绪化,而应理性讨论

“未婚女性不能使用精子库供精去父留子”,这条信息近日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有人评论:既然供精原本的用途就是使妇女生育自己的后代,那为什么我不能用?对此,专家指出,在我国不仅单身女性不能申请供精,就连已婚的不孕不育夫妻,对供精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限制。

其实,相关规定并不是最近的事,为什么能上热搜呢?既与众多网友对此不够熟稔有关,也与此事一直备受争议有关。“去父留子”难以实现,触及了很多人的隐痛,也击中了大家的敏感神经,以及引发不少网友情感上的“酸楚”:未婚女性连使用精子库供精去父留子的权利都没有吗?

如何看待这种情绪?一方面,相关群体的呼声应予重视;而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尊严应予维护。尽管这两者存在冲突,就目前而言尚无解决之道,但不能不正视这个话题。

未婚女性为什么不能使用供精?这涉及“保护后代原则”这个伦理问题,据专家解释,如果未婚妇女使用供精生育了后代,那么孩子出生后直接面临的最现实问题就是“单亲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其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孩子来源于供精,可能使得虐待、遗弃等严重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大。

这种担忧并非多余。任何制度设计,都要考虑得尽量周全,制定法律法规尤需如此。而具体到“去父留子”难实现所引发的舆论风波,则需凝聚共识:公共政策的决策不能靠情绪来推动,只有拨开情绪才能理性讨论。不能让正确的讨论滑向群体间的撕裂。既要看待该话题引发的热议,也要看到热议背后的人心走向,听到相关群体的真实心声。

事实上,有识之士、相关部门也在关注大龄单身女性生育话题。当前,已有多个省份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

帮助有生育意愿却又未婚未育的大龄女性实现生育,是一个有价值的严肃话题,不能娱乐化,也不必情绪化,而应理性讨论,充分“发酵”,助力公共政策更完善,推动生育权在法律框架内更好实现。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济之

编辑 尹曙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未婚情绪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