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投资成都系列政策重磅发布!聚焦十大方面,真金白银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2024投资成都系列政策重磅发布!聚焦十大方面,真金白银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2024年05月18日 11:20 红星新闻

统筹打造总规模3000亿元以上的产业基金体系,提供超1000万平方米的载体空间,集聚100个重点中试平台,最高提供1000万元的单个创新团队资金支持……

5月18日,2024投资成都招商大会在成都召开。会上,紧扣投资者最关心的产业基金、空间载体、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要素需求,成都市委组织部、市委金融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国资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2024投资成都系列政策和平台应用场景(简称《系列政策》)。

《系列政策》可谓干货满满,诚意十足。《系列政策》共十项,从焦点问题入手,坚定实施制造强市战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真金白银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迈向高质量发展。

聚焦产业基金

统筹打造总规模300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发展基金体系

《系列政策》提出,成都将更好发挥产业基金对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捕捉未来产业的重要作用,统筹打造总规模300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发展基金体系。

目前,成都市级国资打造的“重产+科创”基金群规模已达1250亿元。重产基金主要投资招引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支撑性项目和高能级链主企业;科创基金主要投资招引科技型企业和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设立规模20亿元天使母基金、规模15亿元科创接力基金,主要围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氢能等重点领域,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初创企业。

成都将通过母基金直投、设产业链子基金投资等方式,支持企业培育壮大,形成覆盖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投资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

聚焦空间载体

建设超1000万平方米的载体空间

根据《系列政策》,成都将建设超1000万平方米的载体空间,围绕降低工业企业运营成本,强化空间载体、能源要素保障等全方位支持,每年可为全市工业企业降低厂房租金、能源等基础运营成本2亿元。 

其中,在空间载体方面,对符合规划导向和产业准入的重大项目,可按不低于宗地评估价的70%、且不低于基准地价的70%确定土地出让起始价。推进“工业上楼”,对租赁综合楼宇、多层标准厂房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年/户的租金支持;对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专业楼宇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最高给予5000万元补助。

在能源保障方面,成都将加快建设成都负荷中心500千伏“立体双环”坚强网架,建设燃气调峰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分布式能源站等,补齐电源短板。鼓励企业自建储能设施(含自备发电机组),给予230元/千瓦建设补贴。 

聚焦科技创新

到2025年累计建成100个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

好的科创载体能让“创新种子”快速发芽。《系列政策》提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打造成果转化服务生态集聚区,到2025年在重点产业链累计建成100个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服务中试项目1500个以上。

成都还将支持建设中试平台,支持链主企业等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开放的中试平台,按中试平台设备购置费用的30%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对开放服务成效显著的中试平台按年度服务性收入的30%给予运行补助,连续3年累计给予最高500万元。 

聚力科技成果创新应用,建设成都科创生态岛,对符合条件的新入驻服务机构给予连续3年不低于50%的场地租金支持。同时鼓励企业、政府和科研院所联合打造早期验证场景加速原始突破,打造中试试验场景加速产业孵化,打造产品推广场景加速市场验证,经认定为优秀场景的,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

此外,《系列政策》还提出,支持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对链主企业等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对重大科技成果在蓉转化应用和推广示范的,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支持;鼓励国有企业采购重大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创新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聚焦人才团队

实施“蓉漂计划”等市级重大人才计划

《系列政策》提出,坚持“高精尖缺”导向,深入实施“蓉漂计划”“蓉城英才计划”等市级重大人才计划,持续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育力度,给予个人最高300万、团队最高1000万元资助,并提供人才安居、子女入学、健康医疗、创新创业扶持等方面服务保障政策。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真金白银支持新兴产业

《系列政策》系统集成了成都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政策,具体包括:

集成电路产业链:对总投资5亿元(含)以上的集成电路重大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亿元综合支持。 

新型显示产业链:对固定资产投入达到一定金额的,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

高端软件与操作系统产业链:对通过验收的国家级软件公共服务平台给予1000万元支持;支持建设“程序员之家”,给予最高不超过600万元资金支持。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链:支持企业孵化原创AI大模型,前三年累计给予最高1500万元的算力成本补贴,每年发放总额最高1000万元的“算力券”,围绕算法创新转化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 

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链:对成功发射入轨投运的商业卫星,给予卫星拥有企业每年不超过500万元的卫星发射奖励。鼓励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地面站网节点,给予每年不超过1000万元补贴。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支持企事业单位承担航空整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单个项目合同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对研制航空整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并实现销售的企事业单位,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 

工业无人机产业链:对上年度无人机新产品销售额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对使用无人机提供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生产性服务的,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励。

汽车产业链:对整车企业研发或导入新能源车型并投产上市实现销售的,给予单个车型最高5000万元的产销奖励。

新能源产业链:加快建设“绿色氢都”,对绿电制氢项目市区两级联动给予0.15~0.2元/千瓦时的电费支持。鼓励氢能多领域应用示范,对加氢站建设运营给予最高1500万元补助。 

此外,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材料、低空经济、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链政策正在研究拟制或优化调整。

聚焦壮大制造业集群

单个项目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系列政策》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在支持引育制造业重点企业、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上规上市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给予单个项目最高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特别重大的产业项目按“一事一议”原则给予综合支持。对产业链支撑性龙头项目、关键性配套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的5%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500万元支持;对特别重大的产业项目,按“一事一议”原则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补贴、贷款贴息、贡献奖励、股权投资等综合支持,市、区(市)县两级联合推动落地。

此外,《系列政策》还提出了以下具体支持事项: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年度最高补助1000万元。支持企业牵头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点创新产品研制项目,给予项目最高1000万元支持。

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采取“揭榜挂帅”方式,支持企业在生产经营各环节开展数字化重大应用示范,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

支持企业智能化转型,对入选全球“灯塔工厂”的企业、获评星级智慧园区的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对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奖励。

支持企业上规,对首次进入规模以上的入库工业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对首次评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或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企业,分别给予2000万元、1000万元、3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在沪深北交易所上市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聚焦都市现代农业

支持高标准农田和农业星级园区建设

《系列政策》提出,围绕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支持高标准农田和农业星级园区建设。在中央、省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市级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确保新建高标准农田中央和省市县四级财政实际投入合计不低于每亩3000元的标准。

同时,打造农业星级园区,对评定为市级星级园区的最高给予1000万元一次性项目补助,力争三年内认定100个左右市级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通过“农贷通”平台给予最高100万元贷款授信,并对从事粮油种植、生猪养殖、现代种业通过“农贷通”平台融资贷款的,给予每人每年度最高50万元贴息支持。 

聚焦外贸外资扩量提质

搭建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平台

《系列政策》提出,加快制定支持现代商贸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参加纳入“川行天下”名录的境外展会和经贸活动,支持中小企业降低贸易融资成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搭建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平台。

同时,强化外资政策精准支撑,对外商直接投资5000万美元以上新设和增资项目,按到资额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对新引进符合条件的国际中小企业,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对符合条件的重大外资制造业项目,以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给予外商直接投资到资奖励。

聚焦金融支持

为市场主体“输血补气”

成都市出台《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构建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对新设或迁入的法人金融机构、功能性总部及征信机构等给予落地奖励。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对创业投资企业、基金投资顾问试点企业及符合条件的地方金融组织给予奖励。

同时,《系列政策》提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对企业上市挂牌融资、上市公司再融资和设立区域要素市场给予奖励;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对外资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国际金融组织代表处等给予奖励;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信贷产品贷款利息给予补贴;对申请“壮大贷”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单户企业给予最高80万元贴息;担保机构对成都市中小企业形成的贷款担保代偿,单个机构最高给予300万元补助。

聚焦营商环境建设

惠企政策精准快享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可以吸引项目落地、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系列政策》提出,要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依托“蓉易享”平台,推动惠企政策精准快享,完善涉企政策一站式发布机制,依托政务大数据提升政策、企业“双画像”水平,提高政策精准找企业能力。

依托“蓉易办”平台,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一站式”集成政务服务、政策申报、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供需对接等功能。线下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专区,推行“政务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帮办代办、人才用工、金融服务等 “一站式”增值服务。

依托“12345亲清在线”,一键回应企业诉求,优化“企业服务接听专席、服务企业专员、12345热线企业诉求提速处置专班”三专服务机制,完善企业诉求提速提级处置全流程、闭环式工作机制,确保企业诉求及时高效解决。

依托“蓉易见”平台,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通过政企座谈会、政企咖啡时等形式,面对面倾听诉求建议,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帮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营造亲商重商优商的发展氛围。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王俊峰

编辑 陈怡西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