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连续举牌5家上市公司,亏损的长城人寿在下什么棋?

一年内连续举牌5家上市公司,亏损的长城人寿在下什么棋?
2024年05月17日 22:25 蓝鲸TMT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继2024年年初举牌无锡银行(600908.SH)后,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城人寿”)再次出手,一口气举牌江南水务(601199.SH)、城发环境(000885.SZ)2家上市公司。

5月17日晚间,两家上市公司披露权益变动提示公告,官宣险资股东举牌事宜。根据公告,权益变动后,长城人寿持有江南水务4676.17万股,占总股本的5.0001%;持有城发环境3210.43万股,占总股本的5.0001%。均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蓝鲸新闻记者关注到,一年时间内,长城人寿已经5次举牌上市公司,去年6月,公司同时举牌浙江交科(002061.SZ)和中原高速(600020.SH),大手笔加码加码权益投资。投资端频频动作,但从经营层面来看,长城人寿却有压力,2023年亏损3.67亿元,今年一季度再亏3.55亿元,仍待扭亏。

已举牌6家A股上市公司

最近一年,长城人寿在资本市场表现“抢眼”,是活跃的机构投资者。

从时间线来看,去年6月1日,长城人寿增持浙江交科252.01万股,增持比例为0.097%。交易后,共计持有浙江交科13070.81万股,占上市公司A股股本的5.03%。

举牌浙江交科的次日,长城人寿继续买入中原高速股份,触及举牌线。根据公告,6月2日,长城人寿买入中原高速802.93万股,此前,长城人寿已持有中原高速10433.95万股,占其A股股本比例为4.64%,增持后,持股比例达到5%,触及举牌线。

对于几乎同步推进的增持举牌动作,彼时,长城人寿称,是基于自身配置要求以及上市公司配置价值考虑的长期投资。

转入2024年,在去年的多次增持后,今年1月,长城人寿举牌无锡银行。也是时隔8年后,再有险资举牌A股银行股。同月,长城人寿通过增持无锡银行可转债,进一步加大对无锡银行的持股比例。权益变动后,长城人寿持有无锡银行1.39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36%,持有“无锡转债“面值3838.8万元,占“无锡转债”未转股余额的1.4%。

5月,长城人寿再有动作,增持后触及2家上市公司举牌线。根据公告,权益变动前,长城人寿持有江南水务4642.57万股普通股,占江南水务总股本的4.9642%。权益变动后,持有上市公司4676.17万股,占总股本的5.0001%。

5月16日,长城人寿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城发环境39.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622%,增持后,合计持有股份3210.4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01%。

长城人寿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蓝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举牌两家上市公司,是公司践行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理念、推进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作用的体现,“我们基于对江南水务、城发环境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以及对其在行业中领先地位的认可,通过举牌成为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之一,不仅能够为上市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稳定其市场价格,同时也有效缓解自身资产配置压力,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的重要功能。”

蓝鲸新闻记者梳理,目前,长城人寿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上市公司共6家,分别是中原高速(9.1317%)、浙江交科(7.3033%)、无锡银行(6.9730%)、金融街(000402.SZ,5.6329%)、江南水务(5.0001%)、城发环境(5.0001%)。除金融街外,其余5家均是最近一年举牌。

(图片来源:江南水务公告)(图片来源:江南水务公告)

举牌可减少当期损益波动性

险资是当之无愧的长期资金。

“从配置角度,险资会挑选能够穿越经济波动或者周期的行业个股”,一位金融分析师在接受蓝鲸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其认为在经过前期的市场波动后,不少公司估值跌到较低的位置,险资在政策引导下多次举牌,亦是对上市公司的业务与前景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和投资信心。

比如,银行股具有高分红、高股息的特征,一贯是险资所青睐的,会自身配置需求以及上市公司配置价值进行长期投资。

从板块来看,长城人寿举牌的举牌中原高速、浙江交科属于交通基建行业;江南水务、城发环境则是环境治理、基础设施投资等公共事业板块。

对于长城人寿如此频繁的举牌动作,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举牌节奏有点快。但现下险资举牌的逻辑,和早年间部分险企不一样,定位长期权益投资,通过标的企业的价值提升或分红获取投资回报,追求长期稳健的绝对收益,对业绩稳定和高分红资产有较强配置需求。”

新会计准则下,二级市场股票投资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权益投资变动进入利润表,若二级市场波动较大,浮亏要进行计提,会影响利润表,对险资权益投资产生不利影响。而险企通过举牌来实现权益法核算,可以减少当期损益的波动性,或会导致险企更倾向于举牌行为。

盈利能力待加强

投资端表现积极,但从经营层面来看,长城人寿面临着扭亏问题。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长城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80.89亿元、87.65亿元、111.01亿元、148.53亿元,净利润仅为1.15亿元、1.35亿元、1.49亿元、0.99亿元。

2023年,长城人寿陷入亏损,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30.38亿元,净亏损3.67亿元,截至年末,未弥补净亏损33.92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12.8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表现,净亏损3.55亿元。

去年末,长城人寿获得增资批复,以每股1.59元的价格,增发新股6.88亿股,增资10.93亿元,其中6.88亿元计入注册资本,公司注册资本由55.32亿元变更为62.19亿元,剩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这也是长城人寿2005年成立至今第九次增资的实质推进,从时间来看,平均两年左右长城人寿就会推行一次增资。

业内人士曾对蓝鲸新闻记者指出,一方面,强大的股东背景能够支持长城人寿获得强有力的资本金补充,以减缓业务规模快速增加带来的资本金消耗压力;另一方面,持续依靠外源性资本补充,或也说明其内生性资本的补充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做好费用管控,降低经营成本,并提升投资能力。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