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旧小区公积金贷款新政满月,楼龄超30年房屋成交量攀升

北京老旧小区公积金贷款新政满月,楼龄超30年房屋成交量攀升
2024年05月17日 19:50 新京报网

5月17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的《优化老旧小区改造后住房公积金贷款期限核定标准》已经实施整整一个月。政策落地后,对北京老旧小区市场是否带来影响?北京链家研究院院长高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新政兼顾刚性、改善性两类主流客户需求

高原介绍,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进入全新阶段,北京市住房市场的供需结构也有所变化。“据北京链家研究院调研,对于改善型群体中的七成客户而言,出售已有住房,是获取必要启动资金、置换更符合自身居住需求住房的前置条件。他们持有的资产尽管建成年代较早,但近年来通过北京市持续的社区更新行动,依然保有良好的居住条件,且通常区位较好、总价也相对较低,非常适合初组建家庭的刚性需求群体居住,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上述群体的通勤压力。”高原称,从购房实际而言,刚需群体财富积累时间短、收入仍处于上升阶段,非常依赖于信贷资金,尤其是低成本信贷资金的支持,在旧有政策框架下,老旧住宅小区即便经历城市更新行动,在信贷计算过程中仍然会面临“贷得少”“贷得短”的约束。

在高原看来,老旧小区改造后公积金贷款期限核定标准的变化,一方面,刚性需求群体能够更好地获取信贷资金支持,更早实现安家梦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改善型群体更快筹措置换房屋所必要的启动资金。因此,从微观上看,这一政策同时支持了刚性、改善性两类市场上最主流客户群体。而从宏观上看,信贷资金介入有利于加速全市场的周转流通,有利于北京市住房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改造老房较集中商圈咨询量和带看量增长,市场有望更活跃

高原介绍,4月17日《优化老旧小区改造后住房公积金贷款期限核定标准》发布以来,作为市场中的平台型机构,市场反馈非常积极。从交易情况来看,首先是公积金的使用率显著提升。经北京链家交易的案例显示,政策出台后,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客户占比有所提升,尤其是政策所惠及的老旧住房更为明显,上世纪90年代及以前建成的住房在交易过程中,公积金使用率显著提升,由政策出台前的14%提升到16%,由此也带动了老旧住房的整体交易活跃度。从签约数据看,楼龄超30年的房屋成交一改往年下降态势,占比有所上升,平均贷款年限也由23.5年提升至24.5年。

高原认为,政策效果当前尚未完全显现。“对家庭而言,住房交易无疑是重大决策,在市场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居民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房屋筛选与交易,当前北京市居民购房平均周期约为114天,相应政策的优化调整与市场的实际反馈也需要经历一定时间才能完全显现。”

此外,高原谈到,从更直观的带看以及咨询指标角度看,政策的效果更为明显,例如改造老房占比较高的和平里商圈,政策出台后咨询量和带看量增长6.4%,与之近似的安贞商圈、劲松商圈与亚运村商圈分别增长3.5%、5.4%和4.3%。咨询量与带看量的增长,也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地区的潜在购房者兴趣度及关注度显著提升,发生交易的可能性也相对更大。高原表示,“相信此次政策对于老旧住房交易活跃度的提升作用,将在更长周期内逐步凸显,这对北京市购房群体形成更强支持作用的同时,对改造后老旧住房的流通性提升也具有深远意义。”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