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才火了,菏泽能接住这“泼天富贵”吗 | 新京智库

郭有才火了,菏泽能接住这“泼天富贵”吗 | 新京智库
2024年05月17日 19:31 新京报网
▲2024年4月1日,第二届曹县汉服文化节暨2024春夏款新品发布会在山东菏泽曹县举行。图/IC photo▲2024年4月1日,第二届曹县汉服文化节暨2024春夏款新品发布会在山东菏泽曹县举行。图/IC photo

郭有才,本名郭壮。一个普通的菏泽青年,凭借着一首《诺言》唱出了自己的艰苦奋斗历程,也让菏泽南站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他的故事,就像是一个现代版的灰姑娘童话,激励着无数心怀梦想的年轻人。

面对郭有才出圈带来的巨大流量,网友更是喊话菏泽文旅,赶紧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作为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榜50强(2024)上榜城市,菏泽成为“网红城市”早已有迹可循,此次迎来郭有才的流量加持,再次证明具备“网红”潜力的城市距离“出圈”只差一个现象级的爆款传播事件。

面对这“泼天的富贵”,菏泽能否将其转化为长久的发展动能;网红人物的热度退去后,城市能否延续流量带来的热度?这不仅是对郭有才个人的考验,更是对整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挑战。

菏泽能否接住郭有才的流量

在所有城市都渴望流量的时代,顶流人物对城市“出圈”的影响不容忽视。

例如,之前曹县和理塘能走红网络,都与平台上流量人物的助推密不可分。曹县的走红起因是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博主用山东方言口音喊出“山东菏泽曹县666我们勒宝贝”的口号,引发众多网友模仿或调侃,在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了5亿。

再比如,一个丁真就将理塘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变成了热门旅游打卡地。

顶流人物的行为、言论,甚至是生活方式,都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大规模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带动巨大流量。郭有才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山东盛产“网红”,菏泽尤其不缺少“网红”。

从大衣哥、拉面哥,再到曹县,说实话,山东近些年来在互联网上并不缺少热度。

郭有才的出圈,不仅让他自己成为了焦点,也让他的故乡菏泽再次受到关注。他的歌曲《诺言》让菏泽南站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媒体的关注。这对于菏泽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宣传机会。

在郭有才热度持续上升的同时,菏泽文旅在网友的喊话下,也是连夜抢修菏泽南站基础设施,包括抢修道路,设立直播区等。

不过,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菏泽距离淄博那样的“网红城市”可能还有很大的距离。

例如,时下菏泽文旅主打的产品还是牡丹节,在菏泽南站直播现场的宣传物料上,“牡丹风”浓厚。相较于淄博烧烤那种能让游客普遍接受的大众消费品,目前菏泽并没有能够显著将流量引导到消费上的大众文旅产品,这也就导致流量难以有效转化为旅游消费。

再者,菏泽南站属于废弃火车站,除了临时摆的摊点,周边餐饮、住宿等商业配套相较市区明显存在不足,更好的消费体验需要到城区更热闹的地方,这样就增加了游客就地消费的时间成本。

实际上,菏泽的文旅接待和消费转化能力可能比预期的更弱。例如,菏泽文旅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菏泽市13家重点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62.1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586.57万元,平均每人次消费仅57.71元。当然,即便景区的营收很难全面反映整体的游客消费水平,但跟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依然能反映出文旅消费转化能力不足问题。

其实,“网红城市”文旅对经济拉动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将“流量”转化成“留量”,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有热闹、没消费的局面。

包括“尔滨”火了以后,文旅也没有有效拉动当地经济大盘,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流量没有有效转化为消费。今年一季度,哈尔滨GDP1173.1亿元,同比增长3.7%,在东北四个主要城市中垫底。

实际上,短视频平台提供的往往只是一时的热度,“尔滨”也好,“王婆”也罢,都有其短暂性。

当热潮席卷而过,城市不一定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相关城市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好战略传播规划,更需要在主流媒体上保持较高的热度,持久地将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城市和平台都需要这样一个人

从开封“王婆”,到菏泽郭有才。

就当下的大环境而言,流量人物的出现是城市和短视频平台都需要的。然而,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呢?一方面平台需要流量和提高变现能力。另一方面,城市需要在互联网上提高曝光度,从而获得旅游的吸引力。

于是,出身草根、够努力、身世悲惨……郭有才身上的标签完美契合平台对于“网红”的人物设定。

拿平台来说,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金钱。一个拥有大量流量的平台,无疑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而“网红”,正是吸引流量的重要工具。他们的每一次亮相,每一次动态,都能吸引大量的用户关注,从而带来大量的流量。而这些流量,可以转化为广告收入,也可以用来推广平台的其他产品和服务。

其中,提升用户活跃度是最有效的手段。这时候,“王婆”和郭有才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个需求。他们的出现,在平台通过优化算法的推动下,可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长和互动频率。这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关注,提升了平台的活跃度,也为平台带来了大量的流量。

再看变现。流量人物的出现,不仅可以带来流量,也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比如,“网红”可以通过直播销售、带货等方式,为平台带来直接的收入。同时,“网红”的走红,也可以提升平台的品牌影响力,从而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

警惕热度退去给城市留下“一地鸡毛”

在短视频时代,网红人物的出现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然而,当这股热度退去,留给城市的往往是“一地鸡毛”。典型的例子便是拉面哥。

拉面哥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拉面摊主,然而,在网络的推动下,他迅速走红,成为了一个“网红”。他的拉面摊人气爆棚,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排队等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度逐渐退去,人们对他的关注也逐渐减少。最终,他的拉面摊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而游客大幅减少,当地政府曾经投入巨大的配套资源能不能收回成本另说。

更为重要的是,曾经宁静、淳朴的乡村生活环境和邻里关系,经历了热闹和喧嚣之后,是否还能回到往日生活状态,也考验着当地的社会治理能力。

再比如,同为菏泽“网红”人物大衣哥,走红之后与邻居之间的各种纠纷屡屡成为网络关注焦点。因此对于郭有才来说,同样要注意“人红是非多”带来的种种问题。

这些例子表明,网红人物的出现虽然可以给各方都能带来短期的流量和收益,但也可能会给当事人和城市管理带来负面的影响。

此外,“网红”热度退去,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更加值得警惕。

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面对汹涌的流量,一些城市在没有提前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往往是被动的一方,这样往往会导致不理性决策,盲目上马相关项目。因此,城市要注意流量来袭时投入的巨大资源,在流量退去后如何做好资源管理,避免出现资源浪费。

社会需要对网红人物持理性的态度。不能盲目追求热度,而应该更看重“网红”的实际能力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网红城市”可持续的发展,避免给城市带来负面的影响。

撰稿/新京智库研究员 查志远

编辑/柯锐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