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频现回暖信号 “猪周期”拉长、养殖户成本博弈

生猪价格频现回暖信号 “猪周期”拉长、养殖户成本博弈
2024年05月17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排骨26元一斤,无论前排还是中排都是一个价格。”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前往广东佛山的多个市场,了解到不同部位排骨的价格从26元到40元不等,瘦肉价格从15元到20元不等。

  在这个全国猪价相对较高的地区,目前的生猪价格也处于一个偏低的区间。不止一位当地消费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生猪价格真的挺便宜的。”

  目前,猪价已经在相对低位徘徊超过一年。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年生猪(外三元,下同)没有一日价格超过18元/公斤。

  不过,尽管目前的价格仍然不高,但已经出现不少回暖信号。

  中信建投期货养殖生鲜首席分析师魏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预计到5月下旬,生猪市场会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因为从去年9月份开始,仔猪的生产数量是逐月下降的,三四个月的时间,下降了大约7%~8%(仔猪一般在半年左右陆续出栏)。这就导致生猪供应将出现下降,这一块的影响是比较明确的。因此从5月下旬到今年6、7月份,生猪市场上涨的概率较大。”

  生猪价格回暖信号频现

  低猪价已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这使得消费者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买到猪肉。

  一位家在四川、家中经常购买猪肉的消费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她家每年消耗猪肉超过200斤,除了平时食用新鲜猪肉之外,还会购买60~70斤做腊肠和腊肉。“最近两年猪肉真的比较便宜,最贵也不过16~17元一斤,最低10~11元一斤,过年也没涨到哪里去。”

  不过,这一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从近期的数据来看,生猪市场的回暖信号颇为明显。5月14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5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生猪(外三元)达到15元/公斤,较4月下旬上涨0.1元/公斤,涨幅0.7%。

  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是,生猪出栏体重连续下降。海通证券在5月15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上周生猪出栏体重环比减少0.43公斤/头至125.41公斤/头,逐步下降。海通证券认为,当前猪价已进入上涨通道,随着偏高体重持续消化,叠加后续供给端持续收缩,猪价将逐步走强。

  国金证券在5月12日发布的研报指出,随着降重的持续进行,生猪出栏均重已经与去年同期接近,降重对猪价上涨的压制边际减弱。随着消费的季节性好转,预计下半年生猪需求有望逐步回升,短时降重或对生猪价格仍有压制,但是利好后续猪价上涨的高度。

  魏鑫指出,进入5月份,按照惯例冬季的肥猪比标猪要贵,夏季标猪比肥猪要贵,4、5、6月份都是出栏猪体重下降的过程,降重是季节性的正常表现。不过,从市场上来说,当出栏生猪的体重下降之后,市场也有更多条件去支撑未来猪价的上行。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仔猪数量变化对整个生猪市场供给端的冲击。农业农村部曾在2023年表示,从新生仔猪数量看,2023年4~9月份全国新生仔猪量同比增长5.9%,这些仔猪将在未来6个月内陆续出栏,预示着那段时间猪肉市场供应较为充足。

  不过,进入2023年9月,仔猪数量有明显缩减,而这些仔猪的出栏时间是今年3、4月份。

  “其实仔猪数量下降对于生猪供应的影响,应该是3月份就能看到,但3、4月份价格其实没有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量变还没有引起质变,但到了5月底,这个变化很可能将产生了。”魏鑫指出。

  养殖户成本博弈

  根据中国养猪网的数据,从3月下旬以来,生猪(外三元,下同)价格一直在15元/公斤左右震荡,5月16日为15.32元/公斤。

  魏鑫表示,现在猪价处于一个相对平稳区间,现货这一段目前表现还不算强势,因为猪价的核心决定因素还是供需。目前规模养殖企业的供应还是比较充足,未来也没有明确的大幅下降的预期,未来供需弹性主要在中小散户这一块。

  那么,中小散户的情况如何呢?事实上,近期中小散户有较为明显的加仓动作。

  国联证券5月15日发布的研报指出,据涌益咨询数据,4月样本点能繁母猪存栏环比+0.96%(前值+1.57%),中小猪场存栏增幅高于规模猪场。此外,根据Mysteel数据,4月全样本能繁母猪存栏环比+0.94%(前值+0.22%),其中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环比+0.87%,中小散户的能繁母猪存栏环比+3.22%。

  而中小散户增仓的背后,是最近两年猪价处于相对低谷,养殖行业亏损不断造成的中小散户离场或者减产明显。

  一位成都附近的中小养殖户表示,最近一年半,他的亏损还是比较严重的。时不时爆发的“非洲猪瘟”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比较大,他为了应对,加强了消毒等措施,但相对就提升了成本,加上饲料成本偏高,目前生猪养殖的成本不低。

  “现在即使猪价上涨,我也没有盈利,因为从小猪到养成大猪是需要经历一个时间段的。价格上涨的时候,我们手上可能并没有成熟的猪。再过几个月,猪倒是养大了,但价格就不好说了。现在周围确实是有人盈利,但也是相对一些大型的养殖企业,因为他们有补贴。”这位中小养殖户表示。

  事实上,相对于中小散户,规模养殖户的出栏速度是较为平均的。此外,随着猪瘟的影响下降,规模厂商的养殖成本也在下降。

  “从我的感受来说,以后生猪的规模养殖占比或许会越来越大,因为他们的成本比较低,相对来说个人养殖户生存就比较困难,如果持续亏损,我下一步也在考虑转行。”上述成都附近的中小养殖户表示。

  不过,魏鑫认为,尽管现在市场边际压力减弱,但其实产能恢复的速度很快。以前亏损后很多产能出清,然后进入新一轮猪周期,猪价上行。但现在的情况不同,随着规模厂商的逐步进入,养殖亏损一段时间之后,部分产能去化,但很快就能修复。

  魏鑫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看养殖户的成本,并不是中小散户一定就不能盈利。“其实中小散户在现金流的压力没有那么大,而且相对灵活,所以不一定是中小散户先减产,也可能大厂先减产。这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最终可能呈现小型养殖户和特别大的养殖企业共存的状态。”

  (作者:陈洁,实习生严如月 编辑:周上祺)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