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新格局 塑造新生态

形成新格局 塑造新生态
2024年05月17日 04:19 媒体滚动

    【强信心 开新局】

    ◎本报记者 张 晔

    “产业链工作效率提升30%,上游产业链增益2%,下游产业链降本4%,产业链整体成本下降3%。”在5月14日举行的江苏省数据工作会议上,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王芳列出的这组振奋人心的数据,表明了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在不断加深,数据资产让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成为可能。

    数据事业支撑高质量发展

    得益于人口红利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我国数字经济产业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大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发展数据事业基础好、空间大、前景广。记者从江苏省数据局获知,2023年江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45万亿,占GDP比重达11.4%,居全国前列。

    目前,江苏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连续多年全国领先。南京、苏州、无锡被工信部评为“中国软件名城”。人工智能整体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在2023年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综合实力城市排名中,苏州、南京分别位列第4和第7位。

    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车载人机对话系统,保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第一。谈及成功的秘诀,该公司副总裁郎海舰说:“我们围绕通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创新及产业化,构建了66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图谱,训练了近10亿终端,拥有近千亿智能终端的对话数据,覆盖数亿用户的居家、出行、会议办公等场景,‘大模型+平台+生态’的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需求,江苏数据事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苏州市开展数字化改革应用项目路演,发布城市算力网建设规划;连云港市探索建设新亚欧陆海联运数据大通道;扬州市布局运河城市算力平台,发布“算力券”专项补贴;镇江市细化落实市县镇三级首席数据官制度;泰州市深入实施数智赋能行动,布局新型数据中心产业。全省数字化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数字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数字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来是一家生产工程机械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但近年来,却在数字化转型上表现亮眼。

    “我们搭建的全球云管平台,将国内10余种私有云及海外14个大区的公有云资源纳入管理,通用算力和AI算力提升至1000万亿次/秒,匹配全球业务布局。”徐工集团数字化部部长付思敏说。徐工集团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基础条件和数据禀赋,以场景为牵引实现数据价值,目前已经实现了3大应用场景。

    近年来,钢铁行业面临着严峻的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客户需求多样化等挑战。但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钢铁行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崭新路径。

    2021年,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全面启动数据治理,构建钢铁数据管理体系。王芳表示,GMS产业互联网平台就是要解决制造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供应链信息孤岛、计划协同难度大、物流效率低下、质量管控复杂、设计协同不足以及经营决策缺乏数据支持等诸多痛点。

    如何加快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道综合考题。近年来,江苏深入推进“智改数转网联”,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9年全国第一。

    同时,江苏在高端芯片制造、6G通信、确定性网络等领域技术创新也取得积极进展,数字孪生、无人驾驶、机器视觉等技术正在赋能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数字技术成为破解社会经济发展难题、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