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好县丨黟县的新中式慢生活:黄山,除了黄山还有什么?

游走好县丨黟县的新中式慢生活:黄山,除了黄山还有什么?
2024年05月16日 18:18 红星新闻
▲黟县宏村南湖▲黟县宏村南湖

红星新闻记者 陈卿媛 主编 蓝婧

编辑 郭宇 责编 李彬彬

2000年上映的电影《卧虎藏龙》片头中,随着主人公李慕白牵马走过小桥,一幅徽派水乡画卷诗意铺展。而这座桥,就是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的南湖桥。

“依山作墙,顺水成溪”,宏村也借此被推至全球性的聚光灯之下。“时隔25年再回青山绿水间,目之所及皆是回忆。”今年“五一”小长假,《卧虎藏龙》主演章子怡重返电影当年的取景地后发博文,成为“反向旅行”大军的一员。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市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黄山为名,闻名全国,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黄山下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等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避开传统的旅游线路,到更安静、更原生态的“小众秘境”旅行,今年“五一”县域旅游市场增长明显。据黄山文旅局数据,今年“五一”小长假,黄山市接待游客总量、旅游总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黄山市的县域景区点宏村、屯溪老街、西溪南等,与闻名的黄山风景区等8处景区点,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

黄山市,现辖“三区”屯溪、黄山、徽州区,“四县”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和黄山风景区。近年来,安徽发掘“大黄山”文旅资源,构建“山水村夜”文旅坐标系,以黄山景区为纵坐标,打造环黄山旅游风景带,让黟县、歙县等“三区四县”顺应县域旅游市场增长的趋势。

1

“五一”假期第二天

千年古村落西溪南客流突破临界值

5月2日上午,红星新闻记者所住民宿的老板得知记者下午将前往黄山北站后,建议记者可拼车,前往离高铁站不远、被誉为“绿野仙踪”的千年古村落西溪南。不久后,老板又告知,原本属“小众打卡地”的西溪南假期过于火爆,车已难以开进景区,建议取消行程。

▲西溪南 据黄山市政府官网▲西溪南 据黄山市政府官网

记者注意到,西溪南镇政府5月2日发布消息,截至当日中午12点,西溪南古村落游客量和车流量已突破临界值,采取临时封闭措施。据官方消息,“五一”假期,西溪南共接待游客13万人次,其中5月3日达到3.4万人次,为历史最高。

黄山市,全市有300多个像西溪南古村落一样,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落;还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显学之一“徽学”的发源地。

如今,在地域上,古徽州已被分割为安徽黄山市、宣城市和江西上饶市。而无论是上饶市下辖的婺源,还是黄山市下辖的宏村,两地同有白墙黑瓦的徽派风情古建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众多游客热议的话题:“婺源和宏村,你想去哪里玩?”

▲黟县宏村月沼▲黟县宏村月沼

在2024马蜂窝“五一”大数据中,假期热门目的地婺源排第一;在“五一”假期“最受欢迎”古村古镇中,宏村次于婺源的篁岭排名第三。此外,包括宏村、西递、徽州古城、呈坎、西溪南镇等,黄山市的多个景点均榜上有名。

从“人间天堂”杭州到“人间仙境”黄山,高铁只要1.5小时。将旅行目的地选在黄山市的,平日除了安徽本省游客,华东地区特别是江浙沪游客占很大比重。面对社会发展环境与条件的变化,黄山市又是如何抢占文旅消费这块大蛋糕呢?

▲黟县宏村▲黟县宏村

一江碧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的新安江,把安徽和浙江紧紧地连在了一起。3月,《绍兴市融杭发展规划》所附的一张区位图,让获批成为国家级都市圈的杭州都市圈首次“露出真容”。其中显示,“瘦身后”的该都市圈,初规划黄山和衢州被调出。

作为杭州都市圈原先唯一的“省外成员”,黄山看似“落单”了。但事实上,它已经迎来了一次当“主角”的机遇。

安徽省在2022年就提出“大黄山”概念。在地域上,“大黄山”包括黄山、池州、安庆、宣城4市全域。据报道,“大黄山”建设,将推进协同发展,打破界限,顺应现代文旅发展新趋势和休闲康养新消费需求,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创意经济等。

2

池黄高铁通车

当地开启“花式宠客”模式

据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数据:今年“五一”期间,黄山市共接待游客385.1万人次、同比增长15.82%;旅游总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20.6%,均创历史新高,呈现出“山水村夜”文旅坐标系的全链条业态。

▲黄山风景区“五一”假期期间的黄梅戏表演▲黄山风景区“五一”假期期间的黄梅戏表演

黄山旅游资源丰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风景区,仍是许多旅客来黄山市旅游的首选。去年“五一”假期前,“特种兵式旅游”曾让该景区管理者一度措手不及,部分游客甚至挤在黄山风景区公用厕所过夜。景区工作人员当时回应,为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不鼓励游客露宿山间,也不鼓励在宾馆大堂过夜,建议游客提前做好规划,合理安排行程。

5月1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黄山风景区,从景区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黄山上酒店今年的订单量和以往一样饱和,但游客个人消费有降低趋势。此外,景区还给“特种兵”提供更多便利,“年轻人现在可以吃苦住得随意,等他们以后成家立业,可能会带着家人重回黄山,还会说起年轻时的自己。”

“池黄高铁4月底通车运营,标志着大黄山进入高铁时代。”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杜俊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黄山市远程旅游市场增幅明显。

有当地民宿从业者告诉记者,高铁开通或对当地的民宿业是“双刃剑”。一方面,高铁能方便更广范围的游客前来游玩;另一方面,便利的高铁也使得游客选择“高铁出行一日游”,早上乘坐高铁前往目的地,一天游玩结束后又乘高铁回家。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黄山区,朴食餐饮、徽三说、庄堡农家等饭馆一桌难求,高峰时段翻台两三次已是常态。

▲太平湖 受访者供图▲太平湖 受访者供图

黄山区文旅体局副局长吕瑛平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现在高铁开通专列,整合了“大黄山”的山水资源和徽州文化资源以及一些特色非遗活动,推向市场。如今的旅游市场变化很快,游客需求的变化促进了旅游休闲新业态的概念创新和市场导入。

同时,黄山的旅游管理者、旅游行业从业者也正在适应市场的变化,重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度和口碑,丰富夜间活动,全面开启“花式宠客”模式。例如,假日期间,龙井菜市场、太平面馆成为美食打卡点;在太平湖畔轮渡村,不少游客漫步在生态步道,采摘制作太平猴魁;“村咖”成为乡村文旅新场景,吸引年轻群体的休闲打卡地。

3

摆脱“门票经济”

民宿经营者“卷”花活

数据表明,今年“五一”期间,黄山市旅游总收入中门票收入占比1.7%。

在“大黄山”的定位背景下,黄山市正想办法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加快传统观光型景区向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转变。黄山市景区门票在今年第二个季度继续推出“免减优”福利,10余个4A级以上收费旅游景区在开放日(一般为周三)免门票,此外,全市常年免门票景区总共达30多处。

“五一”旅游市场,国风劲吹,“新中式”“慢生活”是备受欢迎的两大元素,体验丰厚的文化风情,在有特色的建筑里拍照打卡出片是很多游客的需求。记者注意到,在黄山的多个古村落中汉服馆林立,不少游客身穿汉服、旗袍拍照打卡。

▲黟县宏村镇卢村(资料图) 据新华社▲黟县宏村镇卢村(资料图) 据新华社

“中式景观有一种沉稳内敛、安静随和的力量,美在气韵。”很多游客前往避开人员相对饱和的宏村、西递,到卢村和南屏游玩后,在村内踱步、拍照,享受旅游休闲的静谧时光。

黄山市的景区、古村落散落在山水之间,自驾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黄山有三条路线曾入选安徽“十大最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有游客感叹,自驾在路上也觉得享受。记者注意到,“五一”前夕,有网友在发帖找“搭子”,想要来一次“共享”的自驾黄山之旅。

关麓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是安徽省重点文旅项目,项目打造的关麓帐篷客酒店坐落于传统历史古村落关麓村,“野奢”和“度假”是两大亮点。记者注意到,有人因觉得关麓帐篷客酒店拍照好出片专程前往,并顺道去黄山旅行。

位于黄山“枇杷之乡”绵潭村的江深草阁民宿,隐秘在新安江山水画廊一侧依山而建,前往民宿需要乘坐摆渡船横渡新安江,内设特色枇杷屋,入住似进“桃花源”。

▲关麓帐篷客酒店 受访者供图▲关麓帐篷客酒店 受访者供图

歙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黄晓红在徽州古城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这里游客较为年轻化,注重体验感,在打造景区时也会尽可能靠向游客的喜好。“五一”期间,彰显古风古韵、蕴含徽州文创的美学市集“徽物集”开集,徽州古城博物馆成为文旅时尚,馆内还不定时“演出盲盒”。

黄山作为“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民宿突破单一“住”的功能,也注重打造富有徽州风情在内的“感知体验”式住宿。有黄山民宿从业者告诉记者,黄山民宿经营者之间会互相交流参观,他们更加注重注入各自的特色和情怀,避免抄袭雷同,各自“卷”出特色,做“不一样的民宿”。

▲拾庭画驿乡村酒店▲拾庭画驿乡村酒店

由百年徽式老宅改造的拾庭画驿乡村酒店位于黟县石亭村,主理人黄智勇介绍,酒店在徽派建筑古典美学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增加居住舒适性。古建民宿前期投入和后期修缮都很费功夫,黄智勇打造这个民宿,也想让住在这里的人不仅看到徽州建筑的美,也能体会到徽文化的传承。

- END -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