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油菜种质资源创制高地

打造油菜种质资源创制高地
2024年05月15日 01:50 媒体滚动

    ◎本报记者 史俊斌

    近日,在陕西杨凌示范区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上,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油菜中心”)育种团队宣布,他们成功培育出含油量高达66%的油菜种质资源,这一成果已获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西安油脂食品及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认证。

    科技查新显示,这是目前国内外已知含油量最高的油菜种质资源,属于我国油菜高含油量育种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油菜高油育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油菜中心是全国油菜种业科技创新高地,曾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种植的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以及我国首个含油量超过50%的国审品种“秦杂油4号”。

    近年来,该中心育种团队先后育成高油油菜品种10余个,“秦优1618”“秦优1718”“秦优797”等高油品种正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秦优1618”已连续3年入选国家农业主导品种。

    “特高油种质资源的创制,明显提升了油菜育种核心亲本的含油量,意味着我们的团队在高含油量育种方面的研究迈入新阶段。”油菜中心主任穆建新说。

    油菜中心育种研究室主任董育红介绍,油菜含油量属于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聚合少数几个基因很难使其含油量得到大幅提高。油菜中心育种团队从含油量40%左右的种质资源出发,将高油性状定向选育、多基因聚合杂交、生态穿梭选育、小孢子培养与品质性状选择等技术相结合,进行了大量的组合筛选。

    董育红介绍,油菜特高油种质资源创制的关键是高油基因的聚合和纯化。油菜中心育种团队采用普查与系选相结合的方式,有效筛选和定向选育高油种质材料;通过单交与复交结合,使高油基因不断聚合;不同生态区穿梭选育,使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产生新的高油突变体;利用高油种质创制轮回群体,使高油基因充分互交;通过小孢子培养实现高油基因快速纯化并创制超亲株系,加大种质资源创制、育种技术及机理研究。

    油菜中心不断获取“硬核”成果的背后,是其始终坚守科技创新“主战场”,全面推进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国内油菜种质资源创制和育种研发能力。

    该中心建立了“5733”科研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即5个创新中心、7个科研平台、3个创新团队、3个科研基地以及杨凌农作物生物育种共享平台和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建立“杂交聚合+小孢子培养+分子标记选择+多生态区育种”的油菜育种新模式,实现种质资源创制和品种选育的工厂化、规模化,推进常规育种向智慧育种转变;制定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办法,落实项目成果奖励政策,优化绩效贡献分配办法和考核评价机制,形成“育成一个、转化一个、走俏一个”成果转化格局;建成“科研+转化+推广+孵化+共享+服务”六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模式,为油菜产业发展蓄能。

    油菜中心主任穆建新表示:“育种是个长期工作。我们将加快育种进度,着力促进种质资源创新,优化油菜试验示范体系,筛选推出重大优良新品种,力争为我国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食用油供给安全作出新贡献。”

杨凌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