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o“炸场” 但仍满足不了OpenAI的野心

GPT-4o“炸场” 但仍满足不了OpenAI的野心
2024年05月15日 08:00 TechWeb

【TechWeb】5月14日消息,是的,OpenAI又“改变世界”了。

北京时间今日凌晨,OpenAI发布全新AI模型GPT-4o。GPT-4o支持语音聊天,可进行实时视频交互,丝滑程度如同真人交互。被誉为“一夜改变人机交互历史”。

遗憾的是,在5月14日OpenAI的发布会上,并没有搜索产品亮相。

OpenAI借ChatGPT为普罗大众所知,问答式的交互也一度被认为是搜索引擎的替代者。

从5月初,有不断有传言称OpenAI即将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甚至还有用户收到 ChatGPT Search 的提前体验版本试用邀请,一时引起极大关注,甚至有人喊出“Google危险”的观点。

尽管今天没发布,不过,按OpenAI这前期铺垫如此之多的架势,未来发布搜索产品应该还是可期待的事情。

那么,OpenAI推搜索,真就意味着传统的搜索引擎真的危险了吗?

一、ChatGPT满足不了OpenAI的野心

OpenAI当前的旗舰产品ChatGPT虽然能理解自然语言,回答用户的问题,但是“预训练”(GPT中的P就是指pre-trained)的原理决定了它无法即时搜索内容。

另外,大语言模型的生成机制,ChatGPT也无法完全规避“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现象。

人们想要了解最新的实时内容,还是需要求助于搜索引擎。

传统搜索引擎基于关键词匹配,即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识别检索范围,并匹配可能符合用户意图的海量信息。但是,传统搜索的痛点在于不同来源的海量信息带来的大量冗余和信息不一致,这也导致搜出来的信息一大堆,但找不到有用的东西。

OpenAI显然希望成为人类和数据的重要连接点,仅靠ChatGPT(哪怕是再聪明的GPT)也只能满足一部分,推出搜索引擎势在必行。

OpenAI的搜索引擎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是否真能搅动Google一家独大固化已久的搜索市场生态,是目前业内最为关注的点。

在OpenAI之前,美国已经有一款生成式搜索引擎Perplexity。

成立于2022年的Perplexity是一家位于美国硅谷的创业公司,该公司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生成式搜索引擎,为搜索查询提供直接答案,而不是提供网站链接列表。PerplexityAI会在提供的答案中整合视频、图像等,有时还会直接提供链接资源。

Perplexity受到包括英伟达CEO黄仁勋等人的喜欢,成立一年半MAU达到1000万。

OpenAI的搜索引擎是会和PerplexityAI类似、还是更有惊喜?还需要等待OpenAI的最终揭晓。

二、搜索是一门好生意吗?

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帮OpenAI算一算,做AI搜索会不会是一个好生意。

首先,算成本。

OpenAI的主要成本是算力成本和耗电成本,这两部分又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一是在大模型的前期训练上,一个是大模型的使用过程中。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全球先进的AI大模型训练成本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例如,OpenAI的GPT-4训练成本为7800万美元,谷歌的Gemini Ultra训练成本为1.91亿美元。

研究机构SemiAnalysis的计算,OpenAI大约需要3617个英伟达HGX A-100服务器来支持其ChatGPT的使用,同时,这些服务器每天的总能耗高达564MWh,即56.4万度电。此前就有外媒曾曝出,仅仅运营ChatGPT,OpenAI每天的成本就高达70万美元。

如果加上AI搜索能力ChatGPT的运营成本要提高至少10倍。

这一倍数参考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长约翰·亨尼斯(John Hennessy)的推测,他在2023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如果未来谷歌搜索全盘人工智能化的话,平均每次搜索的能耗将至少提高到原来的10倍,即每次搜索耗电3Wh。

假设用户数和使用频率都没有明显变化和增长的情况下、仅仅运营有AI搜索能力的ChatGPT,OpenAI每天的成本就高达700万美元,1个月超2亿美元,1年超24亿美元。

再算收益。

目前OpenAI的收入主要来自2方面,一部分是ChatGPT会员费收入,一部分是GPT4等大模型API的调用收费。

据OpenAI自己公布的数据,其2023年营收达到2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10亿美元。远低于仅运营ChatGPT一年就要支付的24亿美元。

OpenAI推出搜索引擎,肯定也是希望能吸引更多用户和客户。

但是在当前大模型推理成本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用户增长和和使用频率的增长并不会带来大模型产品边际成本递减的效果。这也意味着用户越多亏损反而越大。

如果没有商业模式的创新,仅靠目前的商业变现模式,OpenAI推出搜索引擎只会进一步加剧亏损。

三、搜索引擎们怕不怕?

然后,再来看看,就算OpenAI推出搜索引擎,传统搜索巨头就真的危险了吗。

位居全球第一大搜索引擎数十年,Google拥有的技术、数据储备及其丰富。

在大模型端,Google Gemini 1.5有着不输OpenAI GPT4的表现。

在搜索引擎端,Google也早已布局AI搜索引擎。去年5月,谷歌宣布开放AI搜索项目Search Labs的访问权限,邀请用户测试搜索生成体验(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SGE)功能。8月SGE扩展到让读者在谷歌搜索引擎以外的网站上使用这一人工智能工具,目标是测试生成式AI如何帮助用户在线浏览信息,并更快获得用户正在查找的核心内容。

可以说,OpenAI有的Google也有,但是Google有的OpenAI却不一定有。

在OpenAI之前也有先试者。

2023年2月,在ChatGPT突然爆火后不久,微软发布集成ChatGPT的AI搜索引擎New Bing,一时间吸引总多目光,被赋予颠覆Google的厚望。

但是在喧器一阵后,就风光不再。

根据美国网站流量统计服务商Statcounter公布的统计数据,2023年6月Bing在美国市场份额为6.5%,还低于发布AI能力前3月6.6% 的份额。

全球市场,2023年2月Bing份额3.03%,一年多时间过去了,2024年4月,必应的市场份额勉强达到3.64%。

微软 CEO 纳德拉说,“即使是微软,也难以与谷歌的搜索主导地位竞争,关键是,由于 AI 驱动的数据优势和自我强化的飞轮效应,谷歌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四、国内厂商如何看待?

推出国内第一款融入大语言模型的搜索引擎-天工 AI 搜索的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方汉近日在一场直播中谈到了OpenAI 做搜索产品。

他表示,目前看到的产品形态上来讲,OpenAI 的搜索产品,并没有对海内外所有的搜索引擎产品,形成碾压,发布这个产品,可能会让用户有一点增长,但不会让用户翻倍增长。

所以他认为,OpenAI放风要做搜索产品是在 Google I/O 前一周对谷歌的一次战略狙击,它的根本战术上,还是在等待和筹备 GPT-4.5。

同时,方汉表示,OpenAI 的搜索产品应该能提升用户使用上的体验,但是对大盘影响不大。“OpenAI也没有带来太多产品形态方面的惊喜,最多就是这个 GPTs。最早Bing推出 new Bing 的时候,把谷歌都吓死了,但最后对于 Bing 的大盘其实没有什么影响。我觉得搜索引擎对于 OpenAI 的用户增长也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同时,方汉也认为,AI 搜索的形态仍然有非常大的进化空间。但具体怎么变,他也很难预测。

也许,要想颠覆Google的搜索版图,仅靠现有的产品形态还远不够,OpenAI还需要有更多创新角度。

搜索引擎美元AI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