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再出发|5G-A时代室内全面数智化 助推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

新经济·再出发|5G-A时代室内全面数智化 助推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
2024年05月13日 18:48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进入4月,成都球市持续火爆。在凤凰山体育场观赛的你是否想过,当4万人聚在一起看球,为什么手机网络还能像连上家里的WiFi一样快速又稳定?

观赛体验持续提升只是通信、网络能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缩影。从赛会通信保障到无人工厂、手术机器人,以5G-A、室内数字化系统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各领域、全过程,也为新质生产力的构建提供重要支撑。

智网融合的背景下,通信网络服务创新带来的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新业态?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哪些变化?我们一同寻找答案。

室内全面数智化

夯实5G-A时代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赛事经济、演出经济等新经济业态井喷式复苏。一边看球赛、观演出,一边在社交媒体上刷高清视频、看实时直播为场上的球员“打call”,与台上的演员互动已成为一种新时尚。在这一场景中,时断时续的网络会显著影响消费体验。

数字化系统更符合时代需求:“几万人同时汇集在一个体育场馆里面,手机用户想要畅快分享场上各种精彩时刻,对网络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种场景需求,只有数字化的系统才能满足。”华为无线室内数字化领域总裁鲍祥英告诉记者,赛事、演出等活动的持续火爆,让室内高密重载的场景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要保证业务使用过程中的优良体验,就必须确保网络能力足够高。“业务推动网络能力快速发展,从3G时代的kbps、4G时代的Mbps,再到5G时代的Gbps,传统的DAS系统已无法满足需求,性能更强的数字化系统自然更受运营商的青睐。”

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激发新动能:网络信号看不见摸不着,但当它和人形机器人、柔性生产线、AI技术等融合并进入工业、医疗等场景后,便激发出了全新动能。这一切的背后,正是数字化通信技术融合智能化应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正向驱动。

不久前,在河北保定的长城精工自动化智慧工厂,5G-A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柔性产线开启商用,至此5G-A设备开始进入汽车整车制造的核心环节。据了解,传统工业控制依靠有线网络实现设备的串联和控制,通信线缆在机械臂、滑台、转台等移动应用场景中长时间运行磨损导致生产中断,造成年均约60个小时的停工。5G-A网络凭借高可靠低时延特性,使得工业网络从根本上消除了有线束缚,柔性生产极大提升了产能,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

类似的,在一座总面积高达42万平米,存放了约80万件货物的智慧仓库里,如果采用传统的RFID技术来管理这些货物,其成本相当高昂。但换用支持 Passive IoT 技术的室内数字化系统后,在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成本仅为过去的四分之一。

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助力数智化的转型:基于全球洞察,约80%的5G流量发生室内。诸如机场、车站、商场、体育场、工厂等公共室内场景,不论是高流量时长、人均流量,还是流量密度,室内都远高于室外。以数字化通信技术融合智能化应用实现室内数智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绝非基础设施改造这么简单,更重要的驱动力是将技术嵌入各场景,让智能化应用真正落地。

放眼全球,日本的主要城市已推动落地了楼宇内的基础设施数字化。IBM对外公布的一份城市建设投资咨询报告中,也把通讯网络技术对建筑赋能置于整个产业链的更上游,在建筑修建阶段接入5G网络和室内数字化技术,可实时收集处理建筑数据,进行更精准的项目管理和风险预测;未来还能够应用于建筑配套的智慧停车场、监控安防等物联网设备。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围绕需求持续创新:据鲍祥英介绍,以客户需求为目标进行持续创新,主要集中在技术、产品和架构三个方面。他以华为为例谈到,通过引入5G、5G-A等先进的通信技术,提高网络的基础速度和带宽。研发可支持全频段、全带宽、全制式的数字化联接产品,如LampSite X,满足不同场景和运营商的需求。构建极简、智能、高效的网络架构,在兑现泛在万兆网络的同时,基于业务需求智能动态调整网络能力,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实现整网能效最优。

对一项技术而言,主要成本都发生在研发阶段,发挥其低边际成本的优势带来规模效应,进而带来飞轮效应的显现。

数据显示,自5G启动商业化以来,短短五年时间,全球就拥有了超300张5G商用网络,5G用户超过16亿。 用户快速增长与产业迅速发展相辅相成,其中,领先5G运营商ARPU增长约10%,用户新体验、直播等上行交互类业务使用比例翻倍,高清视频占比超60% 。

室内全面数智化,提升全民生活品质:“5G-A技术在室内的全面应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在任何室内公共场所,都可以体会到超高速和低时延的上网体验,各类智能家居设备也将为我们提供更智能和便捷的服务。 ”鲍祥英表示,通信网络服务对各种产业而言是一种支撑,在更快催熟交互类业务、提升全社会智能化水平的同时,提升最终用户的用网体验及生活品质。“比如,5G-A技术深入到地下停车场,推动智慧停车、车云互联等应用越来越普及;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即使身处遥远的郊区,也可以通过5G-A技术轻松获取优质的远程教育、医疗服务。”

5G-A技术带动千行百业融合发展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基础设施

从大国重器、精益生产到食品衣帽、演出赛事,在同各行业应用场景结合下,5G已经从外围辅助式的点状开花迈向主导核心生产的规模复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作为一种革命性通讯技术,5G等相关技术促进了产业升级与社会的进步。”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到,由于具备传输速率和速度更快、低延迟等特点,5G技术和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的结合,让工业4.0、服务业创新中有了更好的应用,进而推动了工业自动化、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服务模式业态的出现。

随着传输效率的提升,5G推动了高清视频流、云游戏、VR/AR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应用场景与更多受众接触,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个直观的例子是,日益繁盛的演出经济,如果没有专门的直播信号向外转播,其可影响的范围就只局限于场馆内;而5G、室内数字系统的应用,则能让每个在场的受众都能兼具传播者的角色,从而把“小众的聚会”变成“大众的盛宴”,让一场演出具备更大的规模经济。而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并结合行业调研综合测算,全国演出市场2023年的总体经济规模已达739.94亿元,且还在增长。

在王鹏看来,通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益处不仅是让更多人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提升信息获取的平等性。尤其体现在减少信息不对称,促进社会公平,支持决策实现的实时实性。“比如说,通过快速的数据传输出分析,能为政府、企业相关的决策者提供实时的支持,让决策更加科学和高效。”

最近一段时间,许多城市都在加快5G应用场景建设的步伐,持续推动5G赋能实体经济,为多个领域转型升级带来新动能。据工信部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我国“千兆城市”数量已突破200个,形成了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的千兆网络服务能力。

“在城市中,5G、室内数字系统、千兆光网等构成了经济社会运行基础设施,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王鹏指出,这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既有基础设施本身创造的大量就业机会,也有对于演出、医疗、交通、教育等各行各业效率的提高,推动经济增长。

当前,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环节,已成为数据资源畅通循环的关键支撑,成为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谈及5G技术将如何进一步赋能新质生产力,王鹏认为,高速延、低延时的5G网络最直观的影响是推动新兴业态的出现,除了已经布局的智能制造、远程服务外,AR/VR、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产业在5G技术的支撑下,也能够得到发展。“同时,这也要求在增强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华为等科技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的5G解决方案,满足各行各业的特殊需求;并且完善网络安全措施和隐私保护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用户的隐私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5G新经济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