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River江远投资张江:VC不是大生意,大市场里总有机会

LongRiver江远投资张江:VC不是大生意,大市场里总有机会
2024年05月13日 11:03 投中网

投资要扎得深,不一定要做得广。

随着投资主题变得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现在除了要求初创企业做到极致创新外,在VC端,投资创新也成了被提到和关注的关键词。5月10日,在“第18界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LongRiver江远投资创始人、CEO张江发表题为“新质进化:创新投资与投资创新”的主题演讲。 在他看来,在中国GDP超过100多万亿的大市场里,只要扎得够深,还是有很多机会。具体的市场机会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有一些新兴市场的成长;另一方面,虽然中国人口整体没有以前那样增长,但教育水平、人的素质都在提高,还有一些细分领域里比如医疗和老龄化的关系更加紧密。过去十年我们核心团队打造四方面的能力:找得到、看得懂、帮得上、退得出。此外,张江特别强调了聚焦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在市场上聚焦一些领域,才能找到好的项目、水下的项目。特别VC要追求非共识的正确,很多时候要扎得深,不一定要做得广。在这种时候唯有扎得深,在你的领域里好的项目才能最先找得到,才能看得懂,同样在产业里能积累资源帮得上,最后也能退得出。 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由投中网进行整理: 各位投资和创业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希望今天下午还是能给大家多一些信心。因为我相信在中国GDP超过100多万亿的大市场里,只要扎得够深,还是有很多机会。今天主题叫“创新投资与投资创新”,我主要想分享一下作为创投机构本身应该怎样去做一些创新,我们怎么看待现在这个市场以及哪里还有一些机会,或者说我们自身如何做一些革新的机会。我们认为,市场机会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有一些新兴市场的成长;另一方面,虽然中国人口整体没有以前那样增长,包括教育水平、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有一些细分领域里比如医疗和老龄化的关系更加紧密。 一方面现在同质化比较严重,大家集中在一些鼓励的行业和领域里,那么如何做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特别大家都在讲出海,你要在产品、技术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仅仅是卷价格,我相信是很难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能抓住这样的机遇。 反过来说,在现在这种国际形势下,恰恰是有可能诞生全球性的公司巨头,虽然比较困难,有很多挑战。比如飞利浦能变成一家全球性的公司,也是在欧洲最困难的时候被迫离开欧洲,否则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在二战之后成为全球公司的。 此外,作为一个新的VC如何进化?江远是一个新的机构,在此之前我们核心团队在一起工作超过6-8年的时间,但是有很多现在的做法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简单介绍一下江远,我们是2022年成立,包括三点:第一,目前为止我们是纯美元基金,当然我们未来也会筹备人民币基金,我们是相对来说在近几年市场下相对比较规模化的一支外资美元基金。第二,基金的投资人也比较长期,全部都是来自于海外的大型金融机构和一些专业机构。 第三,基金周期比较长,当然也是典型的美元基金,“10+2”的周期,可以投一些比较早期的项目,去支持科技在早期的发展,中间如果有一些好项目其他基金比较着急退出,我们接下来还能继续持有十年。 江远这个名字就是追求长远的成功,我们希望所有的想法,结合当下市场的需求都是为了长远的成功,为长期的战略做准备,为LP在当下不确定市场找到更多的确定性。从领域上来说,医疗和科技,这两个领域比较大,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细分,医疗在我们这里投的项目更多一些。 过往来说,包括现在也是,我们是全球投资的基金,因为我们是美元,LP全部都是境外美元机构,我们其实早期项目更多一些,早期和成长期,过往的历史也是如此,有接近40%的项目都是海外的投资,包括私有化的投资,有一些相对早期,也有相对比较后期的项目。 下面分享一下,现在VC如何打造不一样的创新能力。 我们经常要问一些企业,你的产品跟大家有什么不一样?其实我们自己也要考虑一下,我们作为VC和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不管是面对项目,还是面向LP投资人,我们和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毕竟很多项目的同质化不一定有VC同质化更严重,基协备案的私募股权机构已经有10000多家。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投资机构,早期的也好,后期的也好,投什么行业的也好。过去十年我们核心团队打造四方面的能力:找得到、看得懂、帮得上、退得出。当然每一家有自己的优势和打法,目标就是建立这四方面的核心能力。 对于我们自身团队的要求最核心的是聚焦+勤奋,如果这两个当中一定要选一个,那一定就是聚焦。因为聚焦的人一般比较自律,一般也勤奋,但我也见到很多非常勤奋但不聚焦的人。 只有在市场上聚焦一些领域,好的项目、水下的项目,特别VC要追求非共识的正确,很多时候要扎得深,不一定要做得广。在这种时候你唯有扎得深,在你的领域里好的项目才能最先找得到,才能看得懂,同样在产业里能积累资源帮得上,最后也能退得出。我们投资理念最核心的三方面:(1)Alpha收益机会,当然我们非常希望投在有Beta的市场,有Beta为什么要死磕Alpha?但是在整体特别大的市场中,我觉得现在中国在产业升级和结构性变化的时候,相对于Beta来讲,更多会出现Alpha的机会,这比较适合有丰富经验同时又新兴的团队和基金。实际上现在市场在发生范式的变化、模式的转变,这时候你的团队、组织能力和投资理念各方面如何能抓住非共识的正确?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超额收益。非共识项目和水下项目一定来自于底层研究,要扎得深,不仅仅只是看表面数字或者平均数字。因为我们美元基金跟海外外资交流会多一些。如果只看一个行业GDP的平均增长,对于研究宏观经济、险资配置是有意义的。像对房地产基建这些大类是一定有影响的, 但VC行业抓的是里面细分市场的机会,100万亿的市场对几十亿的基金来讲,相信还是有足够机会的。 三是“狙击手”的方法论和“机关枪”覆盖赛道的,在战场上我们相信狙击枪和机关枪都是有用的,但在这种形势下,特别对于VC来说,机关枪覆盖赛道式的打法的三个前提现在都不成立:一是子弹要足够便宜;二是打中的收益要足够高;三是Miss掉或者打错的风险要低。特别对于美元来说国债都有5%点多收益的时候,子弹是更贵的。打中的收益(IPO)不一定有以前那么高的确定性。在这时候更讲究成功率,这也是前几天很多嘉宾讲到追求确定性。但确定性并不是说你一定放弃了回报率,而是要在你足够了解和足够深的地方做,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些想法,未必对每个基金都正确,因为各自的资源都不一样。 (2)我们的想法和理念也需要有组织能力等各种方面的支持。一是决策流程,我们以研究为驱动,在细分领域如果没有研究清楚,不允许这个领域任何项目上会。首先看赛道,而且我们赛道非常细,比如医疗划了200多个细分领域。 二是每半年到一年左右会在医疗和科技图谱里集体讨论,筛选掉85%的细分领域,未来不会是我们的重点。但大家不要担心这里面没有足够的机会,因为200多个子领域的15%也还是足够多了。 三是组织结构,除了我自己比较“八爪鱼”一点,每一位专业同事都有自己的聚焦。所谓聚焦是既不看其他领域,也不允许其他同事看他的领域,因为你要要求团队长期深耕在一个领域,一定要给他一定的工作安全感。 (3)全球性的投资。过往到现在我们一直如此,也是美元基金的基金属性决定的。 关于选择项目的标准,,各家基金标准的集合都差不多,这就像人的价值观一样,唯一区别在于遇到具体事情时的优先级,对我们来讲我们只看行业第一或唯一,至少有潜在成为第一或唯一。我们的医疗投资图谱、科技投资图谱,做到五级细分行业,都会标上A类、B类、C类,除A类外有85%在接下来一年到半年不会是重点,因为我不可能抓住所有的机会,中国最大的VC基金也未必能在IPO的公司里抓住10%,所以抓住你自己最好的机会博取回报。 江远过往投资主要是医疗和科技领域,医疗从结果上来看会稍微多一些,生物医药会关注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是BD能力。医疗器械更关注在临床里是不是第一或者唯一。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我们非常关注全球性的竞争能力,产品所处的地位,有没有独特点。 到现在为止,细分行业差不多深入研究了20多个,但我们才投了13个项目,研究的行业比投的项目还多,但并不是说研究了不投就是浪费,因为未来我们可以在这些领域以及上下游决策速度更快,并不是因为没有做研究,而是提前做过研究了。因为跟外资打交道比较多,如果问我们现在对市场是乐观还是悲观?我说肯定有人乐观,也有人悲观。不管怎么样,这时候要有积极行动。包括两方面Prepare for the best, prepared for the worst. 如何对机遇如何做好准备?我说的机遇是你能抓住的机遇,不一定是市场的机遇,市场机遇虽然大但跟你没关系。要为你能抓住的机遇要做好准备,要为最差的情况做好准备。很多的不确定性下如何做投资? 一是聚焦在自己擅长和有确定性的领域,经常有人问我你觉得中国现在什么机会最大?我说我们的研究不是一定抓住中国最大的机会,而是要从自己有能力的领域里找什么是最有机会的细分。同时要有创新,面向不同地域,以及创新的交易手段。 二是分散和长期投资,以前在保险集团做过很多后期项目,以前大型项目、后期项目的安全性会高,现在真的未必,现在是大项目一夜之间开始不行的可能性也挺大。不论多确定的项目也要分散好风险。一个项目毁掉整个基金极有可能是后期或者自认为安全的项目,因为高风险的项目你不可能把所有钱放在上面。所以要做好分散。三是精选可靠的长期伙伴,以前机会很多的时候大家说多个朋友多条路,现在风险、挑战更多的时候,也许是多个朋友多个坑。我相信今天来投中的都是靠谱的长期伙伴,大家可以看看左右。伙伴这时候一定要精选,靠谱的伙伴一定要珍惜。四是在市场上大家要拥抱热爱,保持激情,坚持韧性。特别VC做的不是那么大的生意,在大市场里总是有机会的。要保持开放和学习。 这时候三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有包容不可控事情的格局,有把能做成事情做成的能力和有区分这两类事情的智慧。谢谢大家!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