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母子“同框”,调查小队首次持续记录并采集影像

大熊猫母子“同框”,调查小队首次持续记录并采集影像
2024年05月10日 12:42 红星新闻

5月10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获悉,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工作人员在持续四年开展大熊猫野外繁殖行为专项调查中,于4月2日在麻山区域观察并记录到大熊猫母子的活动场景。

据介绍,根据监测数据和近几年的红外相机记录,该区域多次发现大熊猫幼崽或亚成体的活动痕迹,但能持续观察记录并采集到数码影像尚属首次。
▲大熊猫母子领衔出镜▲大熊猫母子领衔出镜

当天12时35分左右,调查小队在海拔2594米的山脊上发现一公里开外的树枝上有一可疑白色小点,“由于距离太远,给人的直观感受又较小,最开始并没有对它产生太大怀疑。但当借助辅助设备进行反复观察时,察觉到了些许不同。”调查队员王超介绍,自己和另一名调查队员余长明一边穿过竹丛缓慢靠近,一边继续观察。最后,经过确认是一只难得见到的大熊猫幼崽。

发现这一情况后,调查小队立即谨慎起来。“因为一般来说,体型如此小的幼崽,母兽是形影不离且极具攻击性的。”王超表示,他们选择保持一定距离蹲守,发现之后的4个小时里,大熊猫幼崽始终呆在枝头不大移动,树下断断续续传来母兽咀嚼竹子的咯吱声和喘气的呼呼声。

直到当天16时44分左右,在大熊猫母子的正下方五六十米处隐约传来浑厚的“哼哼”声,几分钟后声音再次传来时,调查队员确认还有“他者”存在。王超说:“3月-4月为野生熊猫发情季,我们推测当时那个区域内有三只大熊猫存在。”

16时55分左右,大熊猫妈妈突然攀上幼崽所在的树干,10来分钟后返回地面。余长明通过数码相机长焦观察到它向树下方移动,最终消失在视野中。

调查小队在接下来两天的持续观察中,没有再发现大熊猫妈妈的身影,只留下幼崽待在原地,直到4月5日早晨发现幼崽也不知去向。

▲大熊猫幼崽▲大熊猫幼崽

“从大熊猫幼崽的体型大小、行为表现和所留下的活动痕迹分析,该幼崽应当是去年出生,目前在7-8月龄左右。”王超介绍,大熊猫妈妈一般会独自陪伴它们的孩子生活两到三年时间。

麻山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的第二高峰,海拔3504米,西南与平武新驿村、老河沟接壤。边界区域往往是管护的难点和科研监测的盲点,但同时也是珍稀物种的分布热点地区。

据了解,调查小队在对该区域近年来调查资料和红外相机影像进行梳理分析,结合大熊猫生活习性和家域空间分布,推测该区域现阶段至少有3-4对大熊猫母子活动。唐家河片区在“四调”后的近十年中,通过非损伤性DNA鉴定法识别到个体数量从“四调”的39只累积至54只,大熊猫幼崽的频繁出现也验证了大熊猫数量正在稳定增长,种群呈现扩散趋势。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图据受访者

编辑 于曼歌

大熊猫王超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