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左茂轩 湖北荆州报道
“自1994年进入中国,在过去30年间法雷奥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在华业务经历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不仅见证和参与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也成为中国汽车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4月18日,法雷奥中国总裁周松在法雷奥中国30周年庆典仪式上表示。

据介绍,1994年,法雷奥在荆州市沙市区建立了第一个在华工厂,将汽车空调业务引入中国。
随后,在第一个十年里,法雷奥相继在温岭、武汉、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建立第一批工厂,将法雷奥的雨刮、空调、照明、电气系统、传动系统等业务全面引入,开启了在华发展的历程。
而在进入中国的第二个十年(2004年-2013年),法雷奥不仅进一步扩大了生产基地,在长春、深圳、佛山、芜湖、沈阳、天津等地建立工厂,还扩大了本地化研发的规模,相继在武汉、上海、深圳建立了研发中心,并创建了法雷奥五轴心学校,强化本地化人才培养。
而在2014年到现在的第三个十年,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中国开始引领移动出行的变革,法雷奥进一步强化本土研发投入,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许多创新技术也是为贴近中国客户的需求“创造”的。法雷奥中国业务订单超过50%来自中国主机厂客户。客户覆盖传统汽车企业和新势力造车企业,在电动化、智能驾驶、软件定义汽车和中国品牌出海等方面法雷奥为客户提供支持。
如今,就销售额、员工人数和研发人员数量而言,法雷奥中国已经成为法雷奥集团最大的单一市场国家,在中国拥有35个生产基地,约18000 名员工,14个研发中心和4500多名研发人员。2023年法雷奥中国总销售额达到300亿人民币,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7%。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觉得不仅仅是为我们的中国客户在中国研发,甚至我们也会为国际客户在中国的生产进行研发。”周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强调,法雷奥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印证了中国正在引领全球汽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电动化和高级驾驶辅助方面。
不过,他也坦言,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众多新挑战。
“很多客户现在对我们提出的开发周期的要求通常是12个月了,这是我们必须要达到的目标。甚至我们有一些订单从接受任命到批量生产,中间只有8个月的时间。开发周期这么短、新技术在变多、系统在变复杂。”周松说。
他强调,不能为了达成12个月、甚至8个月的开发周期,而忽视了对于安全、环保、舒适等方面的追求。
为了应对挑战,周松表示,首先,需要完备平台化的产品;其次,研发方面要依靠系统集成的能力进行并行开发,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续的一个接一个的开发;第三,需要和主机厂客户非常紧密的合作。在各个阶段法雷奥会分别有不同的工程师7天24小时和客户陪伴在一起,进行快速的响应。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