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世界科技史研究人才培养

加强世界科技史研究人才培养
2024年04月19日 01:43 媒体滚动

    ◎实习记者 吴叶凡

    “世界科技史是国内科技史研究的薄弱环节,加强自身学科建设不仅要引进国外优秀研究成果,也要加强世界科技史的人才培养。”在前不久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科技史经典译丛”出版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南开大学教授张柏春不禁感叹。

    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伴随着近代科技发展而来。正所谓鉴往知来,向史而新。科技史能够服务于科技创新发展,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案例和历史启示,进而助力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座谈会上,多位专家为促进国内外科技史的学术交流与发展建言献策。

    张柏春介绍了科学技术史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到50年代开始职业化和建制化。与此同时,整理我国科学遗产和认知古代发明创造等工作成为研究人员的工作重心。1978年,中国科技史学者将研究领域扩展到近现代科技史。此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成为一个重要学术热点,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与中国科技史研究相比,国内对世界科技史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我们对世界科学和技术历史及相关问题的认识落后于国际同行,不能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学术探索的迫切需求。”张柏春指出。

    国际学界对科技史的关注和研究已有300年以上历史,各类学术成果浩如烟海,为国外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将国外优秀科技史论著翻译成中文,是我国提升世界科技史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满足国内读者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一方面通过介绍国际上的新成果、新知识,能够传播科学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国内学界的研究起点,丰富研究方法和视角。”张柏春说。

    20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已陆续翻译了一些经典著作,如贝尔纳的《历史上的科学》、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等。这些论著为传播科技史知识和促进国内对世界科技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悉,“科技史经典译丛”遴选国外科技史学术著作时,主要有5点考虑:推介普遍获得国际同行好评的力作,不追求作品类型一致或面面俱到;著作要有助于国内学者更新知识,了解国外同行的新探索;除了英文论著,特别关注以法文、德文、俄文等语种出版的成果;与国内已经翻译的作品有区别或有互补性;要为传播知识和建设科技史学科添砖加瓦。

    目前“科技史经典译丛”项目已经完成《科学与知识的历史》(法文版)、《ENIAC在行动:现代计算机的创造与重塑》(英文版)、《威廉·西门子传》(德文版)的中文版出版。下一步还将出版《科学技术发展的漩涡动力学》《欧洲中世纪技术》《工程师伽利略》等国外科技史经典著作。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云逸是《科学与知识的历史》(法文版)的译者之一。他相信此书的引进与翻译,能够增强国内学者对法国科技史学界发展的认识。“国内学界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建立国际话语权。”李云逸说。

    此外,多位与会专家都提到了世界科技史研究人才培养问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田淼说,目前,国内世界科技史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专门从事这一研究方向的青年学术人才。世界科技史研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能够了解国际科技史研究的基本态势、理念和方法,还需要一定的外语水平,以具备国际合作及研究国外科技史的基本能力。

    “我们要持续鼓励年轻人到海外学习与交流,培养世界科技史方向的研究生,让青年学者们直接走上国际学术舞台。”张柏春相信,随着越来越多青年人才加入,国内学界能够更加直接地参与世界科技史的学术前沿研究,更好地回应中国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关切。

中国科学院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