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北麓:“南竹北移”添新绿

秦岭北麓:“南竹北移”添新绿
2024年03月27日 01:58 媒体滚动

◎新华社记者 付瑞霞

    春至秦岭,万物吐绿。在秦岭北麓的陕西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西楼珍稀竹种基地,黑水竹、圣音竹、龟甲竹等珍稀竹种形态各异,摇曳在春风里。该林场的竹子专家、高级工程师李作军,最近一直忙于科研试验苗的移栽工作。

    “近几年,我们林场从浙江、江苏等地陆续引种珍稀竹种进行试验,成活率在95%以上。”李作军说,来自南方的竹种在这里经过冬天的耐低温试验,安全越冬后才能在北方“安家”。

    “我国拥有丰富的竹资源,但是竹子大多生长在南方。现在秦岭北麓能有这么多竹种,缘于国家的‘南竹北移’工程和我们林场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的引种试验。”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副场长曹崇文说。

    我国的“南竹北移”试验起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旨在将南方耐寒性良好的竹类品种移植到北方地区培育扩繁,以支援北方生产建设。

    “当时有多个北方省市先后引种毛竹,由于气候及技术条件限制等原因保存下来的并不多。”曹崇文说,1963年林场职工熊质文回湖南老家探亲,靠着自己肩挑背扛,不辞辛苦地带回4蔸毛竹进行试种。“大家就像呵护自己的娃一样精心照料毛竹,这些毛竹很快就适应了楼观台的环境并长出新笋。”

    1965年该林场被林业部列为“南竹北移”试验基地,此后开始了大面积的竹子引种试验,毛竹、箬竹、罗汉竹、桂竹、寿竹、斑竹等竹种不断出现在秦岭北麓。目前,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共保存着竹类植物20属180种,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竹类种质资源库。

    “其实,在历史上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是竹子的适生区域,《史记》中记载的‘渭川千亩竹’可以为证。由于战乱和人为破坏,至解放初期,成片竹林在秦岭北麓已属罕见。在我们开始‘南竹北移’试验之前,秦岭北麓的竹子种类只有个位数。”据李作军介绍,秦岭北麓的常绿树种比较少,现在竹子已成为秦岭北麓重要的森林资源,有利于保护秦岭的生物多样性。

    竹子不仅为生产建设提供竹材,为造林绿化增加常绿树种,也为周边群众发展竹苗产业打开了新思路。“南竹北移”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持续释放。

    近年来,陕西的“南竹北移”试验不断向陕北黄土高原推广。2018年,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在位于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结合部的铜川市宜君县建设了耐寒观赏竹繁育试验基地,先后栽植20余种耐旱耐寒的优良竹子品种进行试验并取得成功。

    在此基础上,2021年该林场又新增了榆林市小纪汗林场、延安市南泥湾林场、子午岭及宜君县太安林场4个试验点,通过实施《陕北地区竹类引种栽培试验研究》科研课题,将竹类植物进一步向北引种试验。

    “通过开展耐寒竹种选育试验,可以让适生竹种为北方的国土绿化发挥竹子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从事多年“南竹北移”工作的李作军希望,“南竹北移”的成果能为秦岭生态修复和黄河流域生态治理贡献更多力量。

秦岭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