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百人会论坛2024 | 万钢:持续保持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

直击百人会论坛2024 | 万钢:持续保持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
2024年03月16日 20:50 21世纪经济报道

加强创新引领,推动融合发展,深化低碳转型,加快开展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北京报道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持续的科技创新为引领,带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成长,催生了高水平开放市场,形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3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表示。

在他看来,创新政策的举措是引领我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元素。2023年,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了多项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连续九年位居世界前列,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量的总占比达到31.6%。从产业集中度看,排名前十的整车企业占到全国销量81%;从动力电池销量看,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稳据6席,市场份额达63.5%。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态势下,我国研发布局也在发生变化,主要侧重于三个关键技术,即高效、安全的新型车用动力电池体系,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底盘和电力电子架构以及操作系统,以及建设推动具有我国特色的车、能、路、云相融合的智能驾驶体系。

此外,示范先行引领着氢能低碳转型新方向。目前我国燃料电池的累计推广量已经达到2.1万辆,示范运行覆盖城市、物流、运输、工程、港口、园区等多元化场景。在规模化示范下,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成本下降显著。相较于2020年之前,2023年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已经从15000元/千瓦降低到3000元/千瓦,降幅达到80%,电堆功率密度从过去50千瓦/公斤提高到现在100千瓦/公斤,提高一倍以上。

“我们要持续保持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统筹推动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巩固和加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和市场运营的创新引领作用。”

对此,万钢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加强创新引领。研究部署新能源汽车新的重大专项,面向未来五到十年,前瞻布局新体系的动力系统、新结构的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和芯片等基础前沿的研究领域。同时实行一批产业创新工程,重点推动全固态电池新型底盘结构和自动驾驶的系统核心技术发展。

二、推动融合发展。加强车能互动、车路协同、车云互联,推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攻关和共享出行示范运营,完善法规标准建设,率先实现具有车能路云融合特色的自动驾驶上路运行。

三、深化低碳转型。围绕氢能与燃料电池在商用车领域的发展,连通氢能、高速路等,构建氢能通道,通过规模化、综合性示范工程,打造氢能和燃料电池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氢能交通发展的愿景。

四、加快开展合作。推进国内国际汽车产业界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推动跨国产业的投资和商品贸易的结合,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的环畅通和安全稳定。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