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春节快给我狠狠打麻将」

「妈,春节快给我狠狠打麻将」
2024年02月11日 12:00 36氪

来源:36氪

拜年最佳方式,打麻将。

鲁卡

编辑何茗

来源|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

封面来源Pexels

每到大年初一,全国人民就会搬出他们最统一的娱乐方式:打麻将!

现在,你的老妈是不是已经烫着最新款的时髦头型,邀来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四四方方地围坐在麻将桌前搓上了。

长辈们洗牌、码牌、抓牌、看牌,一套动作下来,动作幅度之大,就像打了一套太极拳。要是自摸或者和牌了,就更加酣畅淋漓,简直恨不得跳起来了。

很多年轻人或许对打麻将有误解,觉得这只是老年人玩物丧志的一种表现,但其实,它的好处之多,足以让你心甘情愿地说一句:妈,快给我狠狠打麻将。

一场麻将,心情舒畅

一场麻将搓下来,首先能收获的就是舒畅的心情。

要知道,中老年人能有一个好心情其实并不容易。大脑功能的退化、退休生活带来的急剧变化和无所事事,导致他们往往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表明,85%的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的人进而产生了焦虑、抑郁等症状。甚至,我国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老年人是自杀率最高的人群[1]

而按照一般的理解,相比于在家无所事事、孤独无依,中老年人更多地进行社交活动应该有利于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减轻抑郁症状。

事实的确如此。通过对“台湾老年追踪调查”十八年间获得的多波次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者发现,参与包括兴趣爱好、志愿服务等方面在内的社交活动,使得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2]

更为重要的是,持续的社交更能缓解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而即使是在进入老年后才开始社交,也比完全不参与要好得多[2]

正因为这样,如何让老爸老妈们走出家门、拥抱更加丰富的社交生活,无疑是除了工作之外,困扰年轻人的头等大事。

在中国的语境下,麻将可以说是一项普及全民的社交活动。这个时候,街头巷口的一个个麻将馆,都可以是中老年人们的快乐天堂。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和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分析了“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大约1.1万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社交活动和抑郁症状。他们发现,对于城镇的中老年居民来说,一周至少一次的麻将活动对于降低他们的抑郁症风险具有显著作用[3]

仔细想想,麻将玩法多样、策略万千,每天光是研究怎么打得更好、赢得更多,就足以让中老年人没时间去抑郁了。

而且,打麻将这种娱乐解压的方式,相较于其他放松心情的方式来说更加有益。

在研究震后灾区民众心理健康时,中科院心理所就发现,有打麻将习惯的受访者更少出现抑郁、睡眠问题,这是因为打麻将给他们带来了社会支持。相比之下,吸烟、饮酒就无从提供这方面的裨益[4]

更为重要的是,打麻将带来的舒畅心情不单单表现在生理性的抗抑郁上,更突出表现为一种由内而外的、深层的幸福感。

研究者曾经深入麻将大省湖南、广东和四川的14个乡村麻将馆发放问卷,发现对于农村中老年群体来说,适度的麻将娱乐能够增强他们的心理资本,进而提高他们在生活满意度和总体情感指数方面的幸福感[5]

由此可见,没有什么问题是一把麻将解决不了的。麻将桌不大,但它好像就是有那么一种魔力,能够隔绝外界纷扰,让人无论运气好坏、输赢如何,都可以在笑骂之间忘却烦心事,拥抱好心情。

能益智的麻将,非打不可

每次回家,爸妈可能都喜欢在你面前唠叨自己记性又不好了,或者就是脑子转不过来,话到嘴边却又说不出来。

他们的感受其实并非个例。老年群体认知能力下降的趋势随年龄增长而普遍存在,这种下降主要与流体智力的衰退有关,具体表现为老年人记忆力减弱、知觉迟钝、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速度减慢等[6]

这个时候,寻找有效的方式,尽可能减缓老年人认知衰退的速度和趋势,就显得至关重要。

而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在麻将之上时,就会发现,它首先是一款益智类的娱乐活动。

尽管麻将入门容易,但想要摸清其中的套路、提高自己的胜率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麻将的信息集平均大小远高于德州扑克、桥牌等非完备卡牌类游戏。相关学者构建麻将博弈AI算法时,发现每次决策均需考虑10的48次方种情况,才能做到把把皆赢[7]

麻将的玩法很多,且在不同地区有不一样的胡牌方式 / Pexels

而实际打麻将的时候,也相当考验参与者的记忆和进行复杂的概率计算的能力。不仅如此,参与者还需要时刻猜测其余三家想要做出的牌型,这样才有机会赢牌。

例如,当有人想要做清一色的条字大满贯牌时,其他的博弈者就会相应地采用占优策略,不打条字而打万字或筒字的牌,从而抑制对手达到目的。

或者,当对手先后打出二筒和四筒时,他既可能是想拆搭子,也可能是在打这两张牌时分别抓进了六筒和七筒。

也就是说,每一张牌都需要研究,因为每一张牌都提供了信息。

因此,打麻将的过程也是锻炼大脑的过程,它往往能缓解认知障碍。再具体一点,打麻将对认知能力的改善主要是通过有效增强短期记忆、注意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方式实现的[8]

早在2006年,香港的研究者就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招募了93个62岁以上有痴呆症状的老人,将其随机分为每周打两次或四次麻将的两组。

通过十六周的实验发现,无论打麻将的频率如何,他们在简短智能测试、数字跨度任务等各种认知能力测试上的分数都有所提高。即使实验结束后一个月,打麻将带来的好处也仍然持续存在。因此,他们甚至建议将打麻将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痴呆的手段[9]

打麻将可以有效锻炼大脑,改善老年人的认知与执行功能 / Pexels

2020年对四川省一家养老院的56名轻度认知障碍老人做的类似实验也得出了类似结论,认为连续十二周每周三次的麻将活动改善了老人的执行功能[10]

不过,打麻将的好处还不止益智这一点。如果把打麻将和休闲性质的身体活动结合起来的话,对于认知功能的改善会有更大的帮助[11]

同时,打麻将作为一项双手并用的活动,在码牌抓牌的一系列动作中,就连平时使用频率不高的非利手也经常被使用,这个需要精确动作的过程就会提高老年人定位和抓取物体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手眼协调能力[12]

打麻将,让老人生活更美好

改善心情、锻炼脑子固然都是打麻将能给老年人带来的好处,但这些好处毕竟只停留在身心机能层面。

然而,要衡量老人的生活质量,除了身心健康与否之外,更需要关注老人的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以及环境适应与融入等方面[13]

就比如说,在麻将风行的川渝地区,人们既可以以家庭单元为基础“杀家搭子”,维持亲朋好友间的交往、增进感情,也可以打破和陌生人之间固有的界限,构建新的人际关系。

在串联起家里家外的过程中,打麻将便成为了一种典型的地域生活方式[14]

此时,它往往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

要知道,打麻将不仅追求手气好还有和牌的快乐,它所营造的有益的社会交往和相互信任的社会环境,还能够让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压力都得到缓解[15]

这是因为,老人们通过打牌,找到自己的牌搭子,大家在牌局间隙分享各自的老年生活经验,获得对方深以为然的赞同、支持。在进行鼓励和宽慰的同时,还可以在日常的劳动、照料上提供帮助[16]

不只是缓解压力,打麻将还能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研究发现,相比于独处环境,社交环境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更多机会,有助于个人获得更多关于健康行为和健康生产的信息,能够缓解健康信息缺乏的困境[15]

试想,当老人们边打麻将边摆龙门阵的时候,他们很有可能会谈论自己最近的健康状况。

在左一言右一语中,老人们互通有无。向对方推荐有效的药物和专业的医生的过程,往往能促进疾病的发现和治疗,帮助老人获得一些改善自身健康的关键信息。

另外,对于中国的老年人来说,还有一个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实是,他们往往会隔代抚养孙子孙女。

研究表明,在中国,有超过半数的中老年人为子女的核心家庭提供照料孙辈的帮助[17],这个行为的比例是韩国的十倍左右[18]

也就是说,老年人在和熟人朋友打麻将的同时,还需要照看自己的孙子孙女。

这个时候,孩子在社交场合的出现,不仅会使得老年人产生对他们的责任感,对自己的责任感同样会随之产生。这样,老年人便会尽量克制抽烟等风险性的活动,改善生活质量[15]

这样看来,老年人打麻将的过程更是与他人建立联结的过程,这种联结能缓解压力、流通信息和增强责任感。

也正是这种联结的存在,让“陌生人社会”重新成为“熟人社区”,营造出更加美好的社区生活。

大过年的,这次可别对爸妈爱上打麻将这件事说三道四。相反,劝爸妈狠狠打麻将,乃至陪他们一起打麻将,才是大年初一的正确打开方式。

参考文件

[1] 栾文敬,杨帆,串红丽 胡宏伟.(2012).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75-83.

[2] Chiao, C., Weng, L. J., & Botticello, A. L. (2011). Social participation reduces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older adults: an 18-year longitudinal analysis in Taiwan. BMC public health, 11(1), 1-9.

[3] Wang, R., Chen, Z., Zhou, Y., Shen, L., Zhang, Z., & Wu, X. (2019). Melancholy or mahjong? Diversity, frequency, type, and rural-urban divide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pression in middle-and old-aged Chinese: A fixed-effects analysi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38, 112518.

[4] 祝卓宏,吴胜涛,王文忠,史占彪 张建新.(2009).打麻将、吸烟、饮酒行为对震后灾区民众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03),551-555.

[5] 张显春.(2019).欢乐还是幻乐:麻将娱乐对农村中老年群体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西北人口(04),46-57.

[6] 向迪,倪晨旭 王震.(2023).老年人认知衰退难题的破解:基于社会活动参与的视角.人口与社会(06),68-82.

[7] 李霞丽,王昭琦,刘博 & 吴立成.(2023).麻将博弈AI构建方法综述. 智能系统学报(06),1143-1155.

[8] Chu‐Man, L., Chang, M. Y., & Chu, M. C. (2015). Effects of mahjong on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middle‐aged and older peop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30(9), 995-997.

[9] Cheng, S. T., Chan, A. C., & Yu, E. C. (2006).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effect of mahjong on the cognitive functioning of persons with dement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A journal of the psychiatry of late life and allied sciences, 21(7), 611-617.

[10] Zhang, H., Peng, Y., Li, C., Lan, H., Xing, G., Chen, Z., & Zhang, B. (2020). Playing mahjong for 12 weeks improved executive function in elderly people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study of implications for TBI-induced cognitive deficits. Frontiers in neurology, 11, 178.

[11] Ding, M., Ouyang, H., Zhang, C., Jiang, L., Zhuang, R., Dong, X., ... & Tao, Q. (2021). Mahjong playing and leisure physical activity alleviate cognitive symptoms in older community residents. 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30(1), 89-97.

[12] Tsang, W. W., Wong, G. C., & Gao, K. L. (2016). Mahjong playing and eye-hand coordination in older adults—a cross-sectional study.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 28(10), 2955-2960.

[13] 郝元涛,方积乾.(2000).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现代康复(08),1127-1129+1145.

[14] 庞昱. (2020).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麻将——以重庆Y街道为例.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15] Folland, S. (2008). An economic model of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Health Economics, Policy and Law, 3(4), 333-348.

[16] 汪羲忠.(2014).麻将休闲对农村老年人自我认同的建构.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7] 马春华,石金群,李银河,王震宇 & 唐灿.(2011).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趋势和最新发现. 社会学研究(02),182-216+246.

[18] Ko, P. C., & Hank, K. (2014). Grandparents caring for grandchildren in China and Korea: findings from CHARLS and KLoSA.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69(4), 646–651.

心理健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