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团队发现新型神经活动模式,推进对于植物人的理解,为意识障碍的诊疗提供参考

华南师大团队发现新型神经活动模式,推进对于植物人的理解,为意识障碍的诊疗提供参考
2024年02月08日 19:25 DeepTech深科技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研究推进了人类对于植物状态的理解,触及了植物状态可能存在的机制,为建立植物状态的动物模型提供了切入点,也为二维度意识理论提供了直接证据,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意识产生的神经机制。”华南师范大学秦鹏民教授表示。

在近期一项研究中,他和团队发现了与唤醒特异性相关的神经活动模式,填补了觉醒特异相关神经活动的空白,并利用多个神经图像数据集,确定了与意识觉醒部分的强相关特征。

目前,这一系列研究主要关注觉醒的基础机制。就应用前景来说:指导研究人员建立面向意识障碍的动物模型,是一个可能的应用方向。

在本次发现的基础之上,如果通过特定手段来调控实验动物比小鼠或猴子,即调控它们的丘脑腹后外侧核与全脑共激活的水平,就有希望建立“动物的植物状态”,从而建立意识障碍的动物模型。

“不过,对于这个假设仍然需要通过更多实验进行探讨。”秦鹏民说。

图丨秦鹏民(来源:秦鹏民)图丨秦鹏民(来源:秦鹏民)

为何成果越多,争议越多?

据介绍,在针对严重意识障碍的临床诊断中,无反应性觉醒综合征也被称为植物状态,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通常被称为“植物人”。

植物人没有对于周围环境的意识,也没有对于自己的自我意识,即没有具体的意识内容。

但是,他们依然拥有睡眠觉醒周期,能够自发地睁眼,在行为上表现出类似于正常人的高觉醒水平。

基于这一现象,此前研究严重意识障碍的学者们,曾提出了意识的理论假设:即对于完整的意识来说,它至少需要包含意识内容和唤醒水平这两个维度。

意识内容,是指个体对于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觉知,这种评估基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有意义反应。在临床上,一般通过针对性的行为量表来进行判断。

唤醒水平,则通过个体的行为能力加以反映,比如眼睛睁开这一行为便被认定为高唤醒。

基于这一理论框架,人们将各种意识状态大致分为四类:

其一,完全清醒,既是一种高唤醒水平,也是一种高意识内容;

其二,深度睡眠和麻醉,既是一种低唤醒水平,也是一种低意识内容;

其三,植物状态,是一种高唤醒水平,但却是一种低意识内容;

其四,快速眼动睡眠(常伴随梦境),是一种低唤醒水平,但却是一种高意识内容。

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围绕意识内容开展,即利用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正电子断层扫描等脑影像技术,结合睡眠、麻醉和意识障碍,来探讨意识内容的神经相关物。

尽管领域内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是至今尚未出现能得到广泛认可的理论。相反,随着该类成果的积累,争议反而愈发增多。

同时,这些研究主要从“意识内容有无差异”的角度出发。秦鹏民认为,既然始终难以取得进展,不妨换一个角度入手。

对于无意识状态(即植物状态)和有意识状态(即健康清醒状态)来说,高唤醒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那么,假如先不考虑意识内容的有与无,而是从上述共同特征入手,或许能为为意识研究开辟新的路径。

这时,在二维度意识理论的框架之下,并对植物状态的脑活动特征进行重新审视之后,课题组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植物状态患者具有较高的唤醒水平,那么其所对应的神经活动基础是什么?

通过一番研究,该团队发现“植物状态被认为是高唤醒状态”这一观点,仅仅建立在少量证据之上。

详细来说:

首先,行为学上的依据,是患者能够自主睁眼;

其次,影像学上的依据,是患者的脑干显示出与健康清醒状态类似的活动水平,或者能展示出特异的脑电活动模式。

但是,针对脑干、皮层下结构、和皮层进行信息交互的证据,仍然是一片空白。这意味着,对于与唤醒水平特异性相关的神经活动,人们仍然不甚清楚。

“由此我们甚至可以怀疑‘植物状态具有高唤醒’这一观点的合理性。”秦鹏民表示。

那么,到底什么是唤醒水平的神经活动基础?

为研究这一问题,针对清醒、深度睡眠、快速眼动睡眠、麻醉、意识障碍等多种意识状态,在功能磁共振技术的帮助之下,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现象。

这一新现象的内涵在于:全脑水平的共激活,可能与觉醒水平存在特异的相关关系,但却与意识内容无关。

基于此他们开展了本次研究,从而探讨了当代意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意识的特定方面比如意识和唤醒,不同丘脑核所能起到的贡献是什么?

最初,他们想到:静息态(即睁闭眼)是人类最基本的状态变化,反映着觉醒状态的轻微变化。

因此,他们尝试使用一篇参考文献中的方法,针对静息态睁闭眼数据加以分析。

通过此,他们发现全脑与丘脑的共同活动,都已经发生变化。“这让我们想起很多文献都曾指出,丘脑与觉醒存在着紧密关系。因此我们推测,这可能意味着全脑与丘脑的协调活动,对于觉醒变化呈现出十分敏感的特征。”秦鹏民说。

(来源:Cell Reports)(来源:Cell Reports

脑科学研究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此外,秦鹏民补充称,本次研究将丘脑与全脑皮层的共激活,视为唤醒水平的特异性神经活动。但是,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因此,他们希望能与更多学者在不同理论框架之下展开讨论,真正推动人类对于意识的理解,并避免让不同理论或不同概念体系阻碍对于意识的理解。

而在接下来,他们将进行跨物种的研究,探索其他物种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唤醒神经机制。

同时,也将纳入更多的唤醒状态数据,以便深入探究唤醒的神经活动,到底如何影响着针对特定外界刺激的知觉,并将进一步探究唤醒与意识内容的交互机制。

另据悉,课题组此前基于脑科学的研究,也曾被成功用于脑机接口技术。

之前,他们曾和华南理工大学李远清教授团队合作,利用脑机接口技术来检测意识障碍患者中的认知运动分离情况,这不仅能更实现有效的检测,并且这些患者通常具有更好的预后,相关论文已于 2020 年发表在 Brain

整体来看,课题组既有围绕基础科学的研究,也有围绕热门技术的探索,这大概正是脑科学研究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参考资料:

1.Han, J., Xie, Q., Wu, X., Huang, Z., Tanabe, S., Fogel, S., ... & Qin, P. (2024).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arousal: Ventral posterolateral nucleus-global transient co-activation.Cell Reports, 43(1).

运营/排版:何晨龙、刘雅坤

脑科学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