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私有化退市,在港中资券商新航向待突围

海通国际私有化退市,在港中资券商新航向待突围
2024年01月15日 21:48 蓝鲸TMT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香港上市14年之后,中资券商出海“领头羊”海通国际(00665.HK)正式告别港交所,从被传私有化到落定,从风光无限,到黯然退场,也是中资券商在港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1年以来,中资在港券商经营环境巨变,港股单边下行市场低迷、地产美元债违约潮,多家在港券商业绩承压,发展普遍进入瓶劲期。海通国际更是在2022年巨亏65亿港元,申万宏源香港(00218.HK)、兴证国际(06058.HK)、西证国际(00812.HK)等在港券商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亏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泰国际证券指出,中资券商在过去十年快速发展的两个主要红利均已消失,一是海外资金利率低的融资优势,随着美联储加速加息,全年低成本资金的时代已经消失,二是跨境证券账户监管趋严,内地客户资源优势不再。

面对重重困难,中资券商也在积极需求破局之道。投行先出海抢抓头部资源,继而发展跨境衍生品以获得相对稳定收益,再辅以财富管理转型,蓄水香港高净值零售客群是头部券商的普遍发展路径,竞争格局不断重构。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不可否认,其中存在周期性和偶发性因素,短期遇挫不改国际化前路,各家券商亦在探索更合适自身的道路,调整新航向。业内认为,未来,投行、资管、跨境衍生品业务等核心业务及发展空间,将助力中资券商加速国际化。

从“领头羊”走向退市

时间拨回到3个月前。2023年10月9日,海通证券公告,同意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通控股”)以协议安排方式对海通国际进行私有化,从港股退市,引发行业热议。

私有化生效后,海通控股将拥有海通国际100%的股份,相关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将同时被撤销。据悉,海通国际控股及一致行动人持有海通国际约73.75%已发行股本,为海通国际的控股股东。

根据计划,海通国际每股注销价1.52港元,较停牌前0.71港元的收盘价溢价约114%。受高溢价私有化消息推动,10月9日海通国际股价暴涨97.18%。

对于私有化退市,海通国际曾表示,若私有化成功,将为该公司在支持该集团的长期发展方面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高效性,使无利害关系股东免受股权融资活动的任何潜在摊薄影响、短期盈利预期、市场预期压力、股价波动和维持上市地位所带来的合规要求。

中金公司(601995.SH)此前曾对港股私有化案例动因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公司战略选择、避免同业竞争、节省维持上市所需费用、股票流动性有限、估值与股价低迷等。

而海通国际的私有化选择,有迹可循,资本市场融资难度大,维持上市地位需要付出的成本高。它的转身落寞,也是中资券商在港发展的缩影之一。

无独有偶,面临退市压力的并不止海通国际。去年9月,西证国际证券遭到香港联交所发函提示,称公司未能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营运水平,以及拥有相当价值的资产以保证其股份继续上市。尽管西证国际证券申请复核,但联交所维持了暂停股份买卖的决定。

联交所表示,作出上述决定主要是考虑了西证国际证券经纪业务、孖展融资业务、企业融资业务的经营规模大幅缩减;入账分部亏损,并已持续亏损多年;存在潜在交易相关不确定因素。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西证国际证券净负债为2679万港元。

经过多年发展持续扩表和业务选择布局,部分头部及中小券商近两年遭受周期的沉重打击,在港展业面临多重压力、亏损严重,个别甚至出现净资本为负的现象。

“中资在港券商这两年业绩不够理想,大小券商经营分化,竞争激烈,投资者情绪偏向保守,个别机构主动或被迫选择退市,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一位金融分析师在接受蓝鲸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港中资券商普遍进入瓶颈期

回顾来看,中资券商在港布局发展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1993年,申银万国海外子公司申银万国(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是最早到香港发展业务的中资证券机构之一。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资券商抓住香港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红利,监管亦倡导“走出去”,券商“出海”桥头堡,便是香港。

海通国际的前身,便是在这年打入香港市场。2008年1月,海通证券全资控股子公司海通(香港)金融控股公司开业。2009年,海通控股追随浪潮,耗资18亿港元拿下周大福旗下大福证券控股权,将其更名为海通国际。

2010年至2020年是中资券商迎来高速发展的阶段,受低利率、流动性上行、政策放开等有利因素的鼓舞,许多中资券商在2010年前后落地香港开拓海外业务,在全球经济上行周期乘势而来,快速在香港茁壮成长。

当前,140家中资证券公司中有34家在港布局了券商子公司,其中直接在港上市的有海通国、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申万宏源香港、兴证国际、西证国际证券,14家券商实现了A+H上市。

2018年港交所大刀阔斧改革上市规则,叠加中概股回流热潮涌起,2018年港股IPO募资额达到2778.5亿港元,港交所摘得IPO募资额全球榜首的头衔。在此背景下,近十年以来香港中资券商以投行业务为首发亮点,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尤其以中金香港、海通国际、华泰国际等龙头券商为代表。受益于资本市场暖象,中资在港券商的境外业务业绩也在2020年攀上顶峰。以海通国际为例,其在2020年创下83.3亿港元的营收历史纪录,位列在港中资券商第一成为“领头羊”。

但这却是“风暴前的宁静”。2021年以来,券商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巨变,港股单边下行及高收益地产美元债违约潮,叠加货币政策收紧、地缘政治风险等不利因素影响,2022年股债市场波动,中资在港子券商普遍面临盈利大幅下滑、自营投资巨幅亏损、经纪投行盈利收缩的局面。根据在港五家上市中资券商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仅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微盈0.8亿港元,其他中资券商均出现大幅亏损,其中申万宏源香港亏损8.8亿港元;兴证国际亏损3亿港元;西证国际亏损2.4亿港元.

海通国际更是在2022年出现了47.21亿港元交易及投资亏损,进而遭遇了65.4亿港元的公司亏损,出现重大亏损的原因包括投资亏损、减值损失以及佣金费用收入下降。

从收购本土券商、追赶浪潮发展香港业务布局全球化、外部环境巨变、重仓地产美元债导致巨额亏损,海通国际的境遇可以看做中资券商在香港发展20年大潮中的一个缩影。

中泰国际研究部主管赵红梅在其研报中总结道,经济下行、通胀高企与金融风险交织令在港中资券商普遍进入了瓶颈期,高资金成本与投资回报率倒挂之下,业务发展举步维艰,表现出四大共性问题:区域覆盖及客户资源单一,严重依赖境内客户;自营投资业务大幅亏损,凸显中性资配能力缺失;面临资本补充能力缺乏的挑战。

与此同时,中资在港券商亏损频发,除外部环境恶劣之外,没有执行严格风控、行业配置过于集中等问题也值得反思。

核心业务助力中资券商加速国际化

尽管中资在港券商面临重重挑战,但不可否认,其中存在周期性和偶发性因素,短期遇挫不改国际化前路,各家券商亦在探索更合适自身的道路。

业内普遍认为,在我国鼓励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以及金融机构出海展业、实体经济跨境融资需求保持旺盛的背景下,中资券商仍应当坚持国际化战略和赋能实体产业的方向不动摇,在海外经营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完善资产配置理念和风控措施,寻求更加多元有效的资本补充渠道。

香港中资券商业务发展主要是由“经纪+投行+融资+投资交易+资管”并行驱动。

逐一拆解,从业务条线来看,在跨境证券严监管背景下,在港经纪业务已入存量“蓝海”。在港中资券商普遍经纪客户数较少,加之经纪佣金遵循市场化原则,导致证券经纪市场“僧多粥少”。各家中资券商经纪业务亟待拓客转型及创新思路,包括代销产品、向私人财富管理、家办转型以及向东南亚市场寻求增量等。

譬如,海通国际选择告别经纪人模式,向家族办公室转型;华泰国际、国泰君安国际选择借助母公司实力持续投入金融科技,助力财富管理业务;银河国际、国泰君安国际等券商积极拓展东南亚经纪市场增量。

投行先出海抢抓头部资源,继而发展跨境衍生品以获得相对稳定收益,再辅以财富管理转型,蓄水香港高净值零售客群是头部券商的普遍发展路径。而未来,投行、资管、跨境衍生品业务,将助力中资券商加速国际化。

广发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陈福分析称,投行业务仍是开辟国际线的重要“先锋”,中资资产寻求海外布局将推动投行业发展,中概股回归亦带来业务增量;资管业务方面,短期内在港资管配置的内地资产比重未有明显提升,但从长期视角来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持续扩大,在将来会形成较大的对内地资产管理的需求;衍生品业务方面,头部中资券商正加速布局跨境衍生品业,受益境内客户配置海外资产需求提升,部分中资券商发挥境外子公司资本优势,大力发展跨境互换和跨境期权业务,成为最重要的盈利来源,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也有金融分析师向蓝鲸财经指出,中资券商国际化任重道远,整体看,中资券商在提升国际视野、制定合理国际发展战略,国际业务发展能力与竞争力以及品牌建设等各方面仍有一段路要走。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