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2023③∣“显眼包”里的大运记忆和烟火日常

​回响2023③∣“显眼包”里的大运记忆和烟火日常
2023年12月20日 13:58 红星新闻

时间以相同的方式流经每个人,却留下不同的记忆和回响。

这个夏天,烙印在成都市民心中的声音,一定有一句“你领到‘大运盲盒’了吗”。这是一份来自城市的礼物,收到礼物的成都人,也以群体的智慧动“针”格地开启了一场改造创意PK赛。“显眼包”成了成都人妥妥的年度关键词。

在这场奇思妙想和“脑花绽放”的创意海洋里,有79岁的“飞机爷爷”将期待藏进折纸里;有公益团队主理人和团队将梦想加载进缝纫机的哒哒声里;有非遗传承人将文化与技艺“钩编”进作品里;更有国际大体联官员Meziane带着特别背包远游阿尔及利亚……

2023,在成都大运赛场外,以“显眼包”为载体的一个个普通市民故事,串联起了成都人共同的巧思与浪漫,让大运记忆留存。

▲成都规划馆展出的“显眼包”
▲成都规划馆展出的“显眼包”成都规划馆展出的“显眼包

 惊喜“盲盒”

FISU game bag

一度成为今夏最热“时尚单品”

“你领到‘大运盲盒’了吗?”2023年7月的成都街头和巷尾,它成为人们见面时打开话题的“招呼语”。

人们为成都大运会纪念品“盲盒”里的小包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显眼包”。它的确显眼,颜色醒目,样式够“潮”,先领到的人马上拍照发朋友圈分享喜悦,后领的人翘首以待,盼望着开箱时的惊喜。

沉浸式拆“盲盒”,是人们共同的快乐。“大运会纪念品不一样,但社区居民们收到纪念品时脸上洋溢的笑容是一样的。”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街道广福桥社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婧回忆称,纪念品里有成都大运会赛事场馆地图、小扇子、冰袖、大运英语,以及不同颜色的“显眼包”等等,“(辖区)每一份纪念品都由我们社区工作人员配送到居民家中,累计配送了上千余户家庭。”

“那段时间,居民间似乎形成一种默契,出门装备里必有一个‘显眼包’。”赵婧笑着说,每十步就能撞见一个。通勤路上的年轻人把它视作百搭单品,菜市场里的中年人用它“打包”一袋烟火气,社区里的老年人用它装满健身器具(柔力球、健身陀螺等)。“记得有一次组织居民开会,大家整齐划一地背上‘显眼包’。心里都有种自豪感、幸福感,这种感觉是城市给予的,更是市民参与成都大运会的另一种方式。”

正如“盲盒”里附带的那封感谢信所言:“因为有你,成都成就梦想!”

为让市民参与、关注大运,感受大运氛围,成都向全市范围内的住户免费分批发放成都大运会纪念品。虽然“盲盒”里的物品各有不同,但成都人对这份城市礼物至真至纯的爱,让“显眼包”成为今夏热度最高的“时尚单品”,也在时间的凝练中成为一份珍贵的“大运遗产”。

 花式“显眼”

FISU game bag

各种DIY 网友们快乐分享

▲市民们自己DIY的“显眼包”
▲市民们自己DIY的“显眼包”
▲市民们自己DIY的“显眼包”
▲市民们自己DIY的“显眼包”市民们自己DIY的“显眼包

这个夏天,成都人的朋友圈很忙,忙着为“显眼包”变妆,忙着分享自己的改造心得。市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和无限的创意为城市花式应援,结合大熊猫、川剧、火锅等多种成都元素,将“显眼包”二次创作为颜值与实用并存、故事感满满的“实用单品”。

79岁的“飞机爷爷”许树全便是改造者之一。今年10月,许树全带着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和成都市石室联合成飞学校的孩子们,用纸飞机改造“显眼包”。他说:“‘显眼包’是一份城市记忆,更是成都大运精神的传承。我希望更多人通过‘显眼包’了解纸飞机,也从中去感受祖国国防力量的强大。”

另一边,欧阳曼娘和团队用缝纫机的哒哒声,讲述着“显眼包”改造的故事。成都大运会后,公益团队主理人欧阳曼娘专门收集了一批“显眼包”进行立体改造。她负责设计,团队的残障阿姨们负责制作。羊羔绒布缝制的大熊猫脸庞、宽大耳朵垂到膝盖的咧嘴卡通兔、充满青春力量的哪吒造型图……一批突破“二次元”立体改造的“显眼包”便出自她们之手。“成都大运会办得很给力,它让所有人都有参与的机会。我们想借着成都特色元素,向成都致敬。”

▲公益团队成员用缝纫机改造“显眼包”▲公益团队成员用缝纫机改造“显眼包”

镜头转到宽窄巷子城市候机楼。今年9月,四川省文创联盟艺术与非遗专委会成员、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贝玉英,曾为8位外国友人讲解“钩编”的独特魅力,并教他们改造“显眼包”。还通过骑行的方式带上改造后的“显眼包”体验街巷游,在古街里体验新潮,在新巷里回味岁月。

俄罗斯小伙马丁在骑行时表示,“成都的城市历史文化让人着迷,我喜欢这种融入城市的方式。”

来到线上,网友“Nancy冰水蓝”把生日礼物藏在了给老爸画的专属“显眼包”里;准妈妈“shmily若小姐”带着“显眼包”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爱写书法的网友“洋洋洒洒”在“显眼包”上留下浪漫的字句……

无论身在何处,来自何方,大运“显眼包”连接着情感,表达着爱意,PK的是成都市民的奇思妙想和“脑花绽放”的创意瞬间,而始终不变的是“成都成就梦想”的内核。

走遍世界

FISU game bag

去过沙漠、巴黎街头 跟着主人远行

图源小红书@廖寥无几

晒“盲盒”,拼改造,还有真正的“走出去”。尽管成都大运会已落幕,但万能+百搭的“显眼包”依然像焊在成都市民身上一样,持续“攻占”着各大旅游胜地。有网友感慨,走出成都也能撞包“显眼包”。

网友“@木鱼”背着“显眼包”去穿越沙漠看星辰。他说,没想到成都“全民参与大运会”的气氛这么浓厚。“一场大赛不仅仅是体育比赛,更能推动一座城市的发展。成都人将自己对于大运会的热情画到纪念品上,是市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欣喜,也成为成都人独特的群体记忆。”

网友“@想吃两口葱”表示,起猛了,竟然看见“显眼包”在巴黎街头“闲逛”,“在这时尚的都市,满载成都元素(成都方言)的包包回头率满分,让‘i’人秒变‘e’人。”

▲“显眼包”跟着主人“外出旅游” 资料图“显眼包”跟着主人“外出旅游” 资料图

此外,国际大体联官员Meziane也背着成都酒店专班送的“显眼包”远游阿尔及利亚。背包上手工绘制的大熊猫“花花”张开双手,仿佛在欢迎全球的友人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专班工作人员、肖家河街道新盛社区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刘艳曾经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有绘画基础,她自告奋勇地为“显眼包”绘上了成都元素。

“Meziane曾在大运会期间前往成都大熊猫基地看了他期待已久的大熊猫,所以我们选择了熊猫界的顶流‘花花’的形象作为DIY主体,这也代表了我们成都的形象。”在刘艳看来,“显眼包”同样承载了Meziane与酒店专班人员的友谊,这个温暖的故事将跨越千山万水。

▲国际大体联官员Meziane背着“显眼包”,与酒店专班人员合影▲国际大体联官员Meziane背着“显眼包”,与酒店专班人员合影

外国友人Gaia是一位意大利人,已经在成都生活了5年,目前在西南财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闲暇之余,她会去宽窄巷子做社区导游,在青羊区的社区里做志愿服务。五年的时间,Gaia的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785个小时。在成都大运会期间,她背着自己改造过的“显眼包”,把中国的礼物送给外国游客,也会把意大利的小礼物送给青羊区的居民。她说:“我很喜欢成都,我要在‘显眼包’里装满成都的特产,带回去与家人、朋友分享。”

很显然,“显眼包”不再仅仅是个包了。

▲Gaia背着她绘制的“显眼包” 资料图Gaia背着她绘制的“显眼包” 资料图

独特记忆

FISU game bag

装载着城市精神与烟火日常

时间流转向前,但城市记忆却能通过时间的回响而被传承下来。“显眼包”无疑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创意与回忆。

今年国庆,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市委社治委、市教育局推出“我的城市记忆·大运‘显眼包’”市民创意征集展示活动,面向全社会发出“显眼包征集令”。之后,500余个来自市民DIY的“显眼包”作品,在成都规划馆、宽窄巷子等多个地标展出。

▲成都市规划馆展出的DIY“显眼包”▲成都市规划馆展出的DIY“显眼包”

如果以“显眼包”的视角讲述一段时间的回响,那烙印在它心里的会是什么?或许是这样的——

我是一只“显眼包”,从我被社区工作人员送到主人身边的那一刻,主人对我进行了改造,为我穿上熊猫造型的肚兜,头上还绑了蝴蝶结。主人很喜欢我,常常带我出街遛弯。为了展示我的特别之处,主人把我送进了成都规划馆,那里有和我一样经过精心装扮的兄弟姐妹们。在1个月的时间里,10万余人为我们而来。他们很热情,说着世界各地的语言,每天有400—500人会和我们拍照“打卡”。虽然记不住他们的脸,但我记住了他们的微笑……

这座城市是懂市民的,它以一个“显眼包”激发出了群体的乐趣和智慧;市民也是懂城市的,他们用巧手改造表达了对城市赛会的力挺和支持。人们用独有的生活美学,赋予了大运会“显眼包”别具一格的生命力。

这些“显眼包”上的元素与符号,是成都人这一年舒展开的烟火日常,更是城市精神的高度浓缩。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摄影记者 王勤 王效

编辑 于曼歌

成都市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