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以“晋江模式” 释放民企活力 科创将成下一个突破口

泉州以“晋江模式” 释放民企活力 科创将成下一个突破口
2022年09月06日 00: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吴文汐

作为历史上的商业重镇,泉州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凭借着“晋江模式”成为改革开放浪潮中的佼佼者。时至今日,泉州筑牢制造立市底座,实体经济突飞猛进,晋江经验不断拓展,“闽三角重要经济点”地位日益突出。

以制造业和民营经济为特色的泉州,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脱颖而出。近日,工信部开展的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已完成相关审核,各地陆续公示第四批企业名单,其中,泉州有9家企业入围。此前的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泉州共上榜37家,跻身全国城市30强,排名第28位。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泉州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九大优势产业集群在其中贡献主要力量,“晋江模式”的拓展使泉州民营经济迸发活力,聚焦优势产业和民营企业发展也成为泉州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有效路径。但不可否认的是,泉州离成为专精特新强市还存在一段距离,新兴产业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将成为其中的突破口。

泉州的制造业“底色”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可以看到,泉州近年来经济发展正在强势崛起,在城市排位赛中不断卡位进阶,2020年,泉州正式成为“万亿俱乐部”一员。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专精特新企业规模的扩张。截至目前,泉州已有17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其中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的企业有10家。

从行业来看,制造业成为泉州“小巨人”企业的主色调,37家企业大多分布于专用设备、机械设备、电子设备、通用设备、化工制造等行业。

泉州经济的崛起,制造业是其中的“底色”。2021年,泉州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形成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石油化工、机械装备、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电子信息、纸业印刷九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安踏、鸿星尔克、盼盼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均来自泉州。

九大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成为泉州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根据泉州市2021年统计公报,规上工业重点产业增加值增长情况中,九大产业集群多数维持在两位数增长,超越泉州规上工业增加值总体增长水平。

从企业类型来看,泉州3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有29家,占比近80%。

这里不得不提到泉州引以为傲的“晋江模式”,有学者对“晋江模式”给出的解释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制造业现代化为先导”。晋江市工信局负责人曾表示,晋江经济的发展格局中,民营企业“十分天下有其九”,而这其中,中小企业又占绝大多数。

在晋江经验的带动下,泉州民营经济活力迸发。2021年,泉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3%,占比位居全国万亿元GDP城市第一位。

民营经济发达、以传统制造业闻名的泉州,也在加快推动产业转型,提升企业科创能力。2021年,泉州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1650家,同比增长59%,高企年增加量绩效指标居全省首位,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要优势的泉州在历史阶段走出了一条制造业强市之路,但在新的发展阶段对制造业提出更高要求的时期,泉州面临着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等难题,下一阶段除继续聚焦九大优势产业集群外,应进一步推动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供创新动能。

孵化科创企业“后备军”

民营经济活力和制造业基础,被认为是打造专精特新强市的必备条件,泉州二者兼具,理应在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上脱颖而出。

但事实上,根据各地近期公示的工信部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泉州新增“小巨人”企业9家,在一众万亿GDP城市中排名靠后,与同省的福州差距也在扩大。泉州后续将如何发力?

聚焦九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是其发力点之一。《泉州市推进企业上市“刺桐红”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下称《行动方案》)中提出,围绕纺织鞋服、食品饮料、建材家居等九大千亿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每年筛选50家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形成“专精特新后备方块”。

在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下,新兴产业的突破发展,也是泉州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力点。泉州提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挖掘50家科技小巨人、隐形“独角兽”等企业,孵化形成“科技创新领军梯队”。

从中可以看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泉州关注的重点。今年,泉州陆续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支持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推动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扩面”,同时对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投入提出新的目标。

例如,《若干措施》中就提出,引导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保持占营业收入比重3%以上、争取超过4%,以及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争取超过15%。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泉州推动产业转型中的重点,也是打造专精特新强市的关键,在这一方面,泉州高校资源较为欠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仍存较大的提升空间,要在专精特新企业规模上追赶其他同经济量级的城市,科创能力的提升将是重要的突破口。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泉州目前拥有的专精特新企业中,进入资本市场的数量仍然较少。37家“小巨人”企业中,仅有1家A股上市、4家挂牌新三板。

泉州也在积极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探索上市路径。《行动方案》中就提出,遴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创新产业链条的“金种子”企业,通过辅导培育,分层、分期推进股改、规范发展,夯实上市根基。

(编辑:周上祺)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