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彭新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的持续减弱,曾在上半年引发过一波芯片急跌,而近日多款芯片报价“雪崩”,让半导体供应问题再度成为行业焦点。
据央视新闻报道,作为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意法半导体芯片曾是2021年最紧俏的芯片产品之一,市场报价一度上涨至3500元左右一个。而在2022年,同款芯片从高位下滑至600元左右,降幅超80%。另一型号的芯片,去年价格维持在200元上下,目前售价仅20元左右,只有最高价的十分之一。
芯片从业者对这一幕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与意法半导体类似,自2020年底“芯片荒”蔓延以来,多家芯片厂商旗下产品遭遇暴涨暴跌,恩智浦的某款芯片曾从最低的24元攀升至350元,甚至不乏某芯片从20多元涨至600元的例子。
芯片价格受供需驱动,此前新冠疫情、5G和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以及供应链的混乱,推高了部分紧俏芯片的价格,加上有卖家恶意炒作,芯片价格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暴涨。
前述两款意法半导体芯片,正是芯片需求暴增下的“当红炸子鸡”。这两款芯片为MCU(微处理芯片),通常可用于工业、汽车等场景。但今年以来,MCU也遭遇了和显示驱动芯片、部分电源管理芯片与影像传感器同样的命运——市况反转,需求锐减,砍单降价。
这背后是半导体市场在“退烧”——备受缺货折磨的买方在客户端重复下单,未料赶上通货膨胀、加息等宏观经济因素拉低市场需求,不得不大刀砍库存、降价出清。
也有芯片经销商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即使降价幅度巨大,目前两款芯片的报价仍高于2020年芯片供需危机爆发时的常态价格,比如前述降价至600元的意法半导体芯片,其2020年报价甚至不到10元,而目前报价20元左右的芯片,其常态化价格只可能更低。
所谓常态价,指的是芯片市场行情平稳、供需平衡下的价格。目前来看,大量芯片不仅尚未回到疫情前的价位,反而暴涨暴跌成了一种“常态”。
上半年以来,三星、戴尔等纷纷下调订单,波及芯片采购。以显示驱动芯片为例,因显示面板需求骤降,面板驱动芯片库存也随之升高,而终端对上游芯片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库存的调整,一旦因库存过高而导致采购需求下降,驱动芯片厂商也只能降价去库存。
又如“行走在波浪线上”的显卡,其核心部件为GPU(图形单元)芯片,自年初加密货币“矿潮”回落,各国对挖矿项目强监管后,大量二手显卡涌向市场冲击价格体系——过去一年高高在上的显卡价格大幅回落,英伟达和AMD的GPU报价处于一年多以来的最低价位。
需要指出的是,部分芯片价格大幅走低,并不能代表所有芯片的现状。“暴跌”之下,仍有厂商逆势宣布涨价,包括英特尔、高通、美满电子、博通等已计划对旗下部分芯片产品提价。面对全球通货膨胀加剧,提价有利于产业巨头保证整体业绩的毛利率。
有评论分析,作出上述举动可能是大厂判断行业景气已见底,涨价反而有助于拉升营收,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
与消费电子场景所不同,车用芯片供应依旧保持紧缺态势,表明整个芯片市场结构性分化不断加剧。
中国是全球车规级芯片需求最大的市场。基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的乐观预期,预计到2025年,我国车规级MCU市场规模将达到45.93亿美元。根据行业机构Aspencore发起的国产MCU厂商调研数据,目前有超过24家企业计划或正在研发车规级MCU。这也意味着,我国车规级MCU行业将进入高速成长期。
汽车芯片涉及车规认证周期、需求突增、供应链体系管理等问题,即使国内近年入局汽车芯片的厂商众多,其产品完成认证测试后,要向汽车厂商量产供货仍有较长距离。一般而言,初跨入主流汽车领域的半导体厂商,至少耗时两三年以上才可能取得认证。即使本身拥有半导体产能,也要约半年才能完成工艺转换。
芯片短缺问题也在限制芯片厂商扩产,同时供应多款车用芯片的汽车零部件大厂博世就面临产能问题。其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不仅是汽车芯片缺货,其用于工业领域的工控芯片也面临短缺,导致生产设备交货周期拉长,“部分设备交货周期从10个月拉长到14个月。”这使得博世的内部生产受到影响。
实际上,全球车用芯片市占率80%以上的汽车芯片厂,包括英飞凌、恩智浦、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等,短期转到汽车领域的供给增量仍然有限。整体来看,对关键零件掌控力较强的汽车厂商有望持续改善芯片短缺问题,反之则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