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1日(星期日)上午10:00,由科学家、企业家共同发起的民间公益组织颁发的世界级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将正式揭晓2022年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名单!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迎来了科学大发展,也进入人类进步最大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出现与迭代不断改写人类的认知与生活。相对论、量子力学、基因理论、系统理论、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空间科技……这是人类理性的光辉,也是我们以科学突破未来边界的信心来源。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以光一般的速度影响和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地照亮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历届获奖人
2016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20余位获奖者,获得了科学和社会领域的广泛认可。他们分别是:
生命科学奖
卢煜明(Yuk-Ming Dennis Lo)、施一公、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邵峰、张亭栋、王振义、袁国勇(Kwok-Yung Yuen)、裴伟士(Joseph Sriyal Malik Peiris)
物质科学奖
薛其坤、潘建伟、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王贻芳、陆锦标(Kam-Biu Luk)、张杰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许晨阳、林本坚(Burn J. Lin)、王小云、彭实戈、施敏(Simon Sze)
这些为全球科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以卓越的科研成果推动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造福全人类,并以理性的科学思想和求真求知的纯粹精神激励和启发年轻一代不断探索未知。
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保持评奖的独立性。
获奖工作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产生巨大国际影响;
(二)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
(三)主要在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完成。完成者的国籍不限。
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675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
附:常见问题
下面解答一些关于未来科学大奖的常见问题:
01未来科学大奖是怎样评选的?
02谁能提名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采取提名邀约制,未来科学大奖各奖项的候选人由科学委员会审核通过的提名人提名产生,不接受个人申请与社会推荐。提名人由科学委员推荐,各科学委员推荐的提名人需经科学委员会确定并认可,方可具备提名权。
每位提名人每年可提交一次提名。每位提名人的推荐工作须独立进行,不能采取联名推荐方式。
03未来科学大奖的评奖标准是什么?
- 产生巨大国际影响;
- 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
- 主要在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完成。完成者的国籍不限。
04如何用机制保证评审的公信力?
未来科学大奖的评审体系主要参考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国际著名奖项,采取提名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
候选人由科学委员会邀请的提名人提名产生,不接受个人申请与机构推荐。每位提名人的推荐工作须独立进行,不能采取联名推荐方式。在确定候选人后,由科学委员会确定五位以上该领域的国际专家,对各候选人被提名的工作成果在工作成就、创新性、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横向和竖向比较。
最终的获奖者名单由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参考国际同行评议不记名投票确定。
整个评审及投票过程均在监督委员的监督下进行。
05如何避免人际关系影响?
秉持“信誉高于一切”的原则。评审过程中,科学委员第一次看到被提名人名单时,即应对自己是否有利益冲突做出披露。
其中利益冲突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亲友关系、项目合作关系、商业合作关系、竞争关系及可能影响评审工作公正性的其他关系。披露的具体程序由监督委员监督执行。
对于与评审工作存在利益冲突的委员,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该委员是否需要在评审中回避及放弃投票权。此外,科学委员在任职期间及卸任后2年内必须放弃成为奖项候选人的资格。
06评选过程及候选人选可否对外公开?
所有参与未来科学大奖评审的工作人员(包括科学委员会委员、监督委员)都负有对全部评审工作的保密义务,签订保密协议,保密期为50年。
8月21日,2022未来科学大奖三大奖项获奖者即将揭晓,敬请期待!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