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将科技创新视为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加快布局、加大投入,以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进一步明确提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任务。这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作为一名在科研、育人一线深耕30余年的工作者,我倍感振奋,一方面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另一方面觉得身上的干劲更足了。传统互联网设计于50多年前,核心技术长期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其设计模式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为此,我和团队立志开发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现有互联网原始设计弊端,且自主可控的新型互联网体系,以满足国家建设网络强国的重大战略需求。
在国家促进科技创新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借助北京交通大学高水平科教平台,我和团队经过这些年不懈探索,在两期国家“973项目”的支持下,先后提出了标识网络(第一代)、智慧标识网络(第二代),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智融标识网络,适应了网络智慧化、异构网络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为满足国家及行业网络急需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在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上,亟待攻克的难题还有很多、任务仍然艰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定要把握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只有把国家重大战略放在首位,使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民族需要、人民利益同向同行,才能让科技创新成果映照初心使命,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卓越贡献。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作为高校教育科技工作者,我们理应牢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行原创性科技攻关,才能使科学研究本身更有情怀、更有担当、更具生命力。同时,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为国家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打造青年科技人才生力军。作为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责任教授及专业负责人,多年来我致力于将人才培养和通信学科的发展壮大紧密联系,今后我会继续保持对科研和教学的热情,通过“传帮带”“教学研”,培养和引进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作者:张宏科,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