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投资人开会,都在聊霸王茶姬

2024-06-17 13:08:03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来源:盒饭财经

当红炸子鸡

霸王茶姬,彻底火了。在投资主题匮乏的2024年,热点像价格节节攀升的黄金一样珍贵。

我关注到霸王茶姬,是因为一位投资人在即刻上对这家公司处境的描述。“霸王茶姬真是当红炸子鸡 ,所有投资人的会议,无论一二级,最近都绕不开这个名字。”

逮住这条信息,我请教了几位关注消费的一二级市场投资人,情况随即得到了印证。进一步往深里追问,很多人的讲法是,“没想到”。这更有意思了,又是一个被有头有脸的机构们miss掉的黑马项目。

霸王茶姬是如何成为人人谈论的当红炸子鸡的?

首先,肯定是基于公司最近的势头。增长很猛,打法特别,一副斗志昂扬的劲头,在日子难过的创投寒冬里显得愈发出挑。

5月21日,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在一个论坛上公布了一系列关键业绩数据。

先看销售额,去年全年GMV达到108亿元,2024年Q1单季度GMV超58亿元,预计2024全年GMV将超过200亿元。对照着看,已经上市的新茶饮品牌里,和它价格区间相近的茶百道,2023年全年GMV为169亿元。

按照张俊杰的说法,霸王茶姬Q1店均销售额已经超越所有的现制茶饮企业,同时也超越了星巴克中国。“东方星巴克”的梦想不再缥缈了,他放言,霸王茶姬中国销售额将在2024年超星巴克中国。

再看门店数量,2017年霸王茶姬在昆明开设首店,2023年实现爆发式增长,开出2316家门店,远超此前三年开店数量之和。同样在这一年实现千店增速的,还有蜜雪冰城、甜啦啦、沪上阿姨、古茗、喜茶。

已经上市的茶百道,去年开店数量也在2000余家,走“第三空间”模式的奈雪的茶,门店扩张态势更缓。更引人瞩目的是,霸王茶姬早早出海,现有的4000余家店里,还包括超过100家海外门店。

还有媒体披露了它的利润情况。“晚点LatePost”称,霸王茶姬2023年扭亏为盈,净利润在8亿-10亿元之间。作为成立不久的新品牌,不得不说,这增长势头真猛。

更进一步追问,连锁茶饮品牌已经卷到不行,为什么霸王茶姬能突出重围?

有关其商业模式、打法策略的分析已经不少,在此我呈现几位投资人的典型看法。做个干燥化总结就是:管理层信心足、势头猛,运营、供应链效率高,加盟单店能盈利不割韭菜,更重要的是,出海搞得好。

“品类上有所创新,运营效率非常高,出海节奏掌握得好。上述每条线单拎出来,都要找很多高手去落地,但霸王茶姬都做得不错。整体感觉是,组织战斗力强大,状态像打了鸡血。”

“前十大茶饮公司基本上都在准备上市,看起来都是几十亿收入几亿利润,但有些听说是在收割韭菜。这个生意核心还是看终端单店的盈利,而不是加盟费和供应链收入。为什么佩服霸王茶姬?因为我们得到的信息是,茶姬大部分单店都能盈利。”

“茶姬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比较高,在东南亚的地位比国内还要高。国内茶饮太卷,利润已经很差了,想要增长和高毛利只能去海外。另一方面,能做成海外市场,证明这个公司在品牌管理、供应链水平、运营效率等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

产品、渠道、市场、品牌、运营、组织……从各个方向拆解,这家公司都有独到之处。当然了,这些都是外界在它成名之后的观察和概括,多少带着点儿事后诸葛亮的意味。我更感兴趣的是,霸王茶姬在一级市场上充满戏剧性的处境。当红炸子鸡如今有多受追捧,三四年前融资时便遭逢几多冷眼。至少,众多明星机构抱团投资的盛况,在霸王茶姬这里从未上演过。

公开披露的融资只有两轮:2021年上半年,霸王茶姬连续完成合计超过3亿元的A轮和B轮融资。A轮融资由XVC和复星联合领投;B轮融资由琮碧秋实领投,XVC跟投。

在去年三月的一场分享会上,XVC创始人胡博予提到,XVC是其第一轮投资人,占了接近20%的股份。作为早期基金来说,这算是重仓。不过,和其他奶茶明星公司相比,霸王茶姬的融资体量仍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不妨看看霸王茶姬融资的2021年,其他连锁茶饮公司的表现。蜜雪冰城在2021年1月完成首轮融资,由美团龙珠和高瓴资本领投,CPE源峰等机构跟投,融资金额超20亿元,估值达到200亿元人民币。7月,有媒体披露,喜茶完成新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最终被确定的新一轮投资方为:黑蚁、腾讯、红杉、高瓴、淡马锡、L Catterton和日初资本。

为什么霸王茶姬当年融资时不像今日这么受欢迎?

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连锁茶饮赛道已经卷出了几个头部品牌,名声大,估值高,投资人很难再在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身上下注。

另一方面,消费投资已经露出盛极而衰的苗头。2021年上半年,一批新消费明星项目陷入裁员风潮,已经上市的更是难掩颓势。年中,奈雪的茶登陆港股,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发行市值高达340亿港元,但上市之后的表现并不尽人意。到2022年,奈雪净亏损达到4.61亿元,呈现进一步扩大的态势。

除了市场因素,投资人集体miss掉这家公司,一个核心原因是,霸王茶姬在早期常常被拿来和更早成立的茶颜悦色做比较。茶颜悦色当初虽偏居一隅,但口碑在外,拥趸者众。很多投资人的看法是,茶颜悦色要是开放加盟,霸王茶姬很难活下去。

但是投了霸王茶姬的投资人,却个个都心志坚定。我听说,某投资人大笔出资霸王茶姬,但并未因为内部纠结不定,而最后按照债权来投,约定好要回购。现在看来,因为够坚决,这家机构才没错失当下珍贵的阿尔法,当然债权收益稳了,这个不在话下。

也难怪投资人举棋不定,仅仅是四年前,霸王茶姬还不似如今般意气风发,而是带着初出茅庐的草台班子气质。XVC创始人胡博予在给投资人的信中披露过,2020年底调研霸王茶姬的时候,这家公司基本面是这样的:大约有200家店,集中在云南、广西、贵州,单店数据和喜茶、星巴克等相比差得很远。

作为消费者,我的直观感受是,霸王茶姬的主打产品,喝起来像低配的茶颜悦色(仅代表个人观点)。从行业的视角审视,初代版本的霸王茶姬,不仅在设计和产品上像竞品,而且地理位置不占优势,总部位于偏远的云南省,门店规模也还没跑起来。创始人呢,又是一个没接受过完整学校教育的江湖派,当然了,如果放在餐饮创业的范畴里看,这点不算稀奇。

总之,横看竖看,就是不起眼。

有机构合伙人告诉我,2020年团队同事看过这家公司,在周会上提过,但仅仅是提了一下。在他印象中,这是一家健康的公司,早早便盈利,不过当时茶饮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区域品牌,他未曾想到,霸王茶姬会拓展得如此迅速,改变了市场的格局。要知道,当时他们谈论这家公司的出路,构想的还是将来能卖给某家行业龙头。

作为外行,我更说不清霸王茶姬逆袭的原因。但我相信,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少不了,也一定有大量尚未被拆解的细节构成它的独到之处。

比如,从时机来看,有消费媒体分析过,霸王茶姬的扩张恰好赶上了一个合适的时间点。疫情期间,大量线下企业倒闭,商场空置率上升,门店房租跌至低谷。霸王茶姬在疫情后的第一年开始快速扩张,实现全国范围的市场渗透,实际上是抓住了租金的红利期。

而之所以能以加盟模式大举扩张,也与霸王茶姬在产品上追求“超级单品”有关。相比于流行过的奶盖鲜奶茶,霸王茶姬主打的原叶鲜奶茶制作不复杂,大大降低了标准化的难度。

人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连锁餐饮行业,多的是小富即安的人,论优点是谨慎,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则可能是保守,张俊杰这样怀揣市井雄心的创业者,其实不多。

他草根出身,从云南起步,不仅走向全国,还开到了海外,野心是让全世界知道东方茶,了解中国品牌。虽然没有完美学历和精英人设,但前行的速度是越来越快。我听投资人朋友说,现在餐饮行业提起霸王茶姬,都是既骄傲,又敬佩。

而让张俊杰引领公司发展,来自于投资人的建议。胡博予在那封信里曾提到,2020年底那个时间点,公司有三个合伙人,老大是创始人兼董事长,老二是CEO,老三是另一位高管,老二和老三的股份加起来多于老大。他们进场调查之后,更看好创始人张俊杰,于是帮他把老二和老三持有的股份全部收购回来,并完全替换现有的管理团队。后知后觉地说,这无疑是个正确的决定。

新茶饮品牌扎堆IPO,霸王茶姬今年也传出IPO的消息。外媒称,霸王茶姬正筹备赴美上市,下半年会有重大进展,预计筹集2到3亿美元。如果顺利在美股上市,霸王茶姬无疑将提振消费行业的信心。

已经港股上市的两家新茶饮品牌,市值表现难以令人满意。一位投行朋友告诉我,美股流动性高,市盈率、估值更为稳健,能去门槛更高的美股上市,也从侧面说明公司综合实力强。如果霸王茶姬真如披露的那般模式健康,上市之后,也会加速那批借着加盟割韭菜的竞品的衰退。

就在我写稿子的这两天,因为冷热空气的对撞,白天还晴空万里的北京,偏偏每晚都狂风大作,雨雷交加,一些扎根不深的树木都被连根拔起,我想就如同上半场还百花齐放的茶饮市场,也在酝酿着新一轮的存量市场大洗牌。毕竟,一条街上五六家奶茶店,有点太挤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