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Zero Hour | IBM创始人沃森:“蓝色巨人”的奠基者

2024-06-13 08:03:51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托马斯·约翰·沃森,一个在商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名字。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传奇的科技巨头之一IBM的创始人。他17岁就进入社会,从一个不起眼的缝纫机推销员,成长为了一个商业帝国的缔造者。他有着超凡的销售能力,知道如何将公司的产品销售给客户,如何让客户相信其销售人员,如何让公司的销售人员及其他员工相信公司,如何让世界各地的民众认可公司。

1956年,沃森离世之时,《纽约时报》为他制作了一篇两栏的头版新闻,称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本期“Zero Hour”,我们将与大家分享IBM创始人托马斯·约翰·沃森的故事,希望这位传奇企业家的经验,能对你有所启发。

图源:IBM官网图源:IBM官网

一切始于销售

沃森17岁就进入社会,替一家五金店老板走街串巷推销缝纫机。由于推销的工作性质,这份工作往往会误导人而被看低一眼。沃森的父亲对他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所干的工作许多人都可以干。”但沃森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是将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作为锻炼自己的垫脚石。后来沃森在谈到自己早年的经历时,说:“一切始于销售,若没有销售就没有美国的商业。”

21岁时,沃森进入了国家收银机公司(NCR),遇到了他的导师兰奇。从兰奇那里,沃森学会了如何与客户打交道,如何推销产品。以至于后来在IBM,沃森经常向员工们分享兰奇当年做推销的实例。比起兰奇这位老师,沃森明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在NCR成长迅速,很快取代了兰奇的位置。到了1910年,他已经成为了公司中仅次于老板帕特森的二号人物。

沃森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总结了一套自己的销售哲学——销售不仅是交易,更是智慧的较量。在跟NCR的员工开会时,他提出了“Think”的观点,要求员工对每个问题都进行充分的思考,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后来,这句话被他带到了IBM,刻在了IBM培训基地教学大楼前门上,激励员工审视现状、实现突破。

图说:IBM在Think 2023大会上发布一系列智能自动化产品图源:美通社

图说:IBM在Think 2023大会上发布一系列智能自动化产品

图源:美通社

沃森在NCR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帕特森的生性多疑和严格的管理风格,沃森在1913年被解雇。这件事对当时已经40岁的沃森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在冥冥中,也为他创立IBM,缔造伟大的商业帝国做了铺垫。

沃森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他的销售手段可以归入经验主义学派的行列,虽然缺乏理论支撑,但胜在注重行动、讲究方法,效果显著。在他看来,天下没有推销不出去的产品,只有不会推销产品的人,只要真诚、努力,方法得当,一切皆有可能。

这种观念被沃森从NCR带到了IBM。他在探索有效的营销体系和管理策略过程中,反复宣讲,培养员工共同的理念、举止、方法和价值观,教授推销方法——访问、演示和成交,用流程克服过度自尊导致的心理障碍,把“供给型推销员”转变成“咨询型销售员”;抓住顾客需求,采用感性化的诉求手段,使目标顾客深受感动,不但自动购买,而且还多次购买。

一切为了销售

沃森的销售策略中最为人称道的一点,便是他能够敏锐地抓住每一个推销公司的机会。

1939年5月4日,是沃森入职IBM25周年纪念日,此日恰逢世界博览会在纽约举行。沃森看到了难得的宣传契机,他说服博览会将这天命名为“IBM日”,并策划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宣传活动。沃森租用了10列火车,提前将所有员工及配偶运达曼哈顿。纪念日那天,博览会现场贴挂着IBM的标志和口号,费城交响乐团专门演奏了《IBM交响曲》。据说这项活动开支高达100万美元,相当于IBM年利润的10%。

耗费这么大一笔投入,只为办一个纪念日,不管是在当时还是今天来看,都是极其疯狂的举动。但就效果来看,这样的支出是十分值得的。借着世界博览会这个平台,IBM成功地在美国之外的地方留下了名字。就如沃森在演讲中所称:“IBM不仅是企业,而且还是国际性组织。”

沃森借鉴《纽约时报》的经验,创办了《商用机器报》《思考》等报刊,亲自撰写卷首语与社论,免费赠阅,送给可能或潜在的用户,通过文字的力量向潜在客户传递IBM的价值和愿景。

此外,沃森还十分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和公共关系的维护。名字和照片几乎天天见报,每年不厌其烦地出席各式各样的宴会、典礼和艺术展开幕式。他十分乐意为公益事业捐款,为了处理好公共关系,他雇佣了5个秘书,替他研究熟人档案,搜罗对方的信息,在节日、生日等节点适时送去礼物。虽然有时会因为过度殷勤遭到嘲讽,但无可否认,这种精心构建的公共关系网络为IBM带来了极大的信誉和商机。

沃森的销售策略和公关手段不仅展现了他超越时代的智慧,也预示了现代商业营销的发展方向。他用行动证明了,他是有史以来最优秀销售人员榜单上的一位。

让技术推动销售

如何进行销售,是沃森最擅长的。但这并不代表沃森不注重技术,他比任何人都能透过表象看本质,深知优秀的产品是销售成功的基石。

1914年,沃森加入计算制表记录公司(CTR)担任CEO,这是一家主要生产天平、磅秤、计时钟、制表机的公司,由于在经营方面不得要领,成立不到三年已是负债累累。沃森之所以加入CTR,是看中了该公司生产的计时钟、制表机等办公自动化工具,坚信这些产品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

当时正值美国工业异军突起的阶段,制表机需求量激增。在沃森的领导下,1919年,公司的销售额1300万美元,利润210万美元,也是这一年,CTR创始人去世,沃森取得了CTR的控制权。1924年,经过合并与重组,沃森将公司更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自此,沃森与IBM开启了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

图说:1924年2月13日,沃森在致员工的一封信中公布了IBM的新名称图源:IBM官网

图说:1924年2月13日,沃森在致员工的一封信中公布了IBM的新名称

图源:IBM官网

启用IBM名称后,沃森推出了那句著名的广告语:“IBM就是服务。”他深知,提供卓越的销售服务和优质的产品质量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也坚信技术是推动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他审视计量器、考勤钟和制表仪等核心业务,敏锐地感觉到制表仪笨重、丑陋、噪音的表象后,潜藏着商机;因为,制表仪能简化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代表着新的生产力。

沃森对于技术的重视体现在行动上。他大胆进入数据处理领域,建立了研发部门,并广泛招揽人才,以推动技术创新。他敢于在研发上投入巨资,即使面对市场不明朗、回报不确定的情况,他也从未动摇过。在大萧条期间,当其他公司纷纷削减开支、缩减研发时,沃森却选择逆流而上,扩大生产规模,甚至不惜耗资百万修建实验室。

20世纪30年代初,IBM开始涉足打字机行业,推出了一系列包括电动打字机、字母制表机等在内的创新产品。当时美国经济面临严重挑战,银行破产、失业人数激增,IBM的股票也一度受挫,但沃森仍坚持扩大销售团队和研发规模。他的决策在当时引起了董事会的强烈不满,甚至有人提议将其撤职。

然而,沃森的坚持最终得到了回报。到30年代末,IBM的销售额增长至3950万美元,利润高达910万美元,超越了其他四家同类型大公司的总和,成为全美最大的商用机器公司。

沃森以其远见卓识和坚定信念,引领IBM从机械制表机时代迈入了计算机领域。尽管他当时无法预见到数字时代的来临,也不知道IBM计算机将如何改变世界,但他的决策和行动为IBM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沃森身上有一种孤胆英雄的气质,遇到挑战与困难,尽管焦虑,也常感无助,但他总是乐观对待;尽管某些决策在初期并不被理解,但在全局问题上,他却很少出错。他有洞穿表象的远见卓识,能够洞察市场的脉搏,预测未来的趋势,常能抓到问题的要害,创造出奇迹。

精神物质两手抓

经历了NCR解雇事件后,沃森深刻认识到工作保障对员工的重要性,因此,他的管理方法在家长制的表象下,渗透着独创性、灵活性和人情味。他深谙激励之道,并惯于用目标、高薪和福利等配套措施培养员工的忠诚。

图说:沃森在CTR图源:IBM官网

图说:沃森在CTR

图源:IBM官网

沃森刚进入CTR时,由于公司财务拮据、人心涣散,导致员工之间不团结,许多老人喜欢欺压新来者。针对这一弊端,刚上任的沃森大刀阔斧地提出三条要求:第一,必须尊重每一个人;第二,必须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第三,必须创造最优秀、最出色的成绩。也许在今天,类似的口号经过无数的重复已成了空洞的滥调。但在一个世纪之前,它的确起到了凝聚人心、激励士气的作用。

沃森是一个深谙“精神物质两手都要硬”的领导者。

不到万不得已,沃森从不解雇员工,他认为终身雇佣可以稳定大局,产生凝聚力,他首创的终身雇佣制解除了员工失业的后顾之忧,从而更乐于为公司尽心尽力,对沃森的话也奉为圭臬。由于沃森经常强调穿着是推销的一部分,公司内部还掀起了效仿沃森着装的风气,白衬衫和深蓝色西装几乎成了工服,为“蓝色巨人”的称呼增添了更多内涵。

沃森经常奖励有贡献的员工,他设立了“100%俱乐部”,奖励那些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推销员;他还建立乡村俱乐部、培训中心和高尔夫球场,附设射击场、图书馆等设施,员工每年只需交纳一元会费就可以使用。

在处理员工关系上,沃森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他说:“每个管理者都应该把自己看做是下属的助手,而不是以老板自居。”沃森把人的因素放在重要位置,反复强调头衔是次要的。

对员工管理,沃森强调四个环节:一是招聘。应聘者对本行业的兴趣很重要,比一流的教育更难得。二是监督。监管员工的最佳方式是给予机会,在培养过程中,要认真审查其书面报告。三是升职。发现人才,用其所长,委以重任。四是解聘。解聘员工要指明原因,给出建议,帮助员工今后做得更好,不要怕得罪人。

沃森在管理上既有和蔼的一面,也有严厉的一面。他尽量满足员工的需求,关注女性员工的权益,但同时他也严格规章制度,要求员工遵守纪律。据沃森的儿子小沃森回忆:“父亲教导我说,优秀的企业家是演员。你必须频繁地装作大发雷霆的样子,虽然你并没有生气;在激励某人克服困难的时候,你必须装出忧心忡忡的样子,虽然你并不担心。”这也充分展现了沃森在管理上的灵活性和多面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