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字母榜
苹果可能要出手接转跳转问题的消息,点燃了互联网。
消息出自时代财经,其援引互联网大厂内部人士称,11月以来,苹果公司已经通知国内多家头部APP,要求它们移除陀螺仪权限。而这个权限,正是与“摇一摇广告”关联的。
也就是说,苹果要做骑士,一刀砍死跳转广告?
广大人民群众登时坐直了,毕竟“摇一摇广告”已经不是摇不摇的问题了,从人们的亲身体验来讲,“摇一摇广告”应该改名“呼吸广告”——当这个广告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只要呼吸,就会跳转。
需要注意的是,该消息目前并没有获得其他信源的验证,包括苹果方面和所谓“国内多家头部APP”均未给出肯定答复。但这不耽误一场提前的庆祝上演,以该消息为出口,人们发泄着怨气。
消息传出的当天,“苹果公司将禁止摇一摇跳转广告”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2位,全天阅读量超过3亿。相关讨论中,几乎清一色是对苹果的赞美,并喊话安卓赶紧跟上。
无他,天下苦广告跳转久矣。
1
其实跳转广告不是今年才有的,但今年双十一期间似乎到达了某种诡异的巅峰。
好像随便打开一个APP,还没看清页面是什么,电光石火之间,你就会被传送至另一个APP,带着满腹疑问: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刚是要干什么来着?
“真害怕以后有天打开冰箱,就会跳转到电商APP。”在杭州生活的刘白琳笑道。她表示,在某天刷手机接着跳转了三次之后,她卸载了某电商APP:“双十一本来还有一些东西想买的,干脆不买了,真的烦。”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她很快就绝望地发现,卸载依旧会跳转,只不过是跳转到下载页面。
在卸载前,刘白琳尝试测验究竟是什么动作触发了跳转:“最气人的就是,我确定我并没有摇动手机,翘起了大拇指没有触碰屏幕,还是会跳转。”
有这种困惑的不止刘白琳一个人。安卓用户黄恒轩同样表示,从前点击跳转的广告比较多,他一度连右上角的“跳过”都不会去点击,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送走”。但如今,这种静静等待广告从自己的全世界路过的方式也不好使了,因为不知道怎么着就跳转了。他怀疑是“摇一摇”触发了跳转,但自己又确实没有摇手机,最后只能归因在感应过于灵敏上。
而近日对于手机不同软件间广告跳转的吐槽格外猛烈的原因,是双十一。黄恒轩今年压根没准备参加双十一,却感觉双十一汹涌而来。想刷微博、听音乐、看电子书……不管拿着手机想干什么,似乎都只有一个归宿:电商APP。
宇宙的尽头是什么不得而知,但手机的尽头一定是电商APP。让人只想尖叫“我真的不想逛啊”。
如何得知一个问题已经进入公共领域、人人有情绪、人人在吐槽?
不是被媒体报道,不是喜提热搜,而是变成梗。
变成梗就意味着无能狂怒已经不足以解忧,只有发疯方能安抚情绪。
“跳转XX(某电商平台)梗”悄然流行在社交媒体上,个个妙不可言。
比如,工作做到一半突然想上厕所,结果打开厕所门跳转到某电商平台,被强制旷工了。
比如,有天想不开,去跳河,结果一下跳转到某电商平台了。
再比如,以后万一被外星人绑架了,记得摇一摇自己的脑袋,马上跳转到某电商平台,这样你就能回地球啦!
借着梗,网友抒发着被跳转广告扼住喉咙的窒息,“就算三体人来了地球也要先在电商平台逛仨小时”“点开任何软件都能跳转某电商,比我直接打开它的APP快多了”。
万物皆可跳转。虽是笑话,却散发着恐怖的氛围,总让人有种“这事未来真的没有可能吗”的忧虑。毕竟想想十几年前还在用诺基亚功能机的你,大概连打开软件需要先看广告这件事也难以消化吧。
换句话说就是,这事儿……得解决一下吧?
2
为了避免跳转广告给自己“送走”,用户是想尽了办法。
“打直球”的用户则选择“谁送走我,我送走谁”。初阶直球是跳转到哪个APP,就把哪个APP卸载,但是有可能下次还会跳转到下载页面。高阶直球则是哪个APP给我跳转到别处,我就卸载谁。
“算是在赌气,到最后手机里频繁使用却幸存的可能只有微信了。”一位践行此法的iPhone用户告诉字母榜。万万没想到,这深入骨髓的手机成瘾症,最后居然被广告治好了。
好消息是,不少主流国产手机都有方法通过设置关闭软件相关权限,或者干脆禁止APP间跳转。例如小米手机用户可以在设置中关闭“网页链接调用服务”,也可以权限授权管理中,关闭或开启某个应用“获取加速度传感器信息”的权限。
此外,一些APP本身比较“有良心”,允许用户禁止摇一摇跳转。如Bilibili的APP就可以在“隐私权限设置”中,关闭“允许哔哩哔哩广告访问传感器”,关闭后将不展示“摇一摇”“扭一扭”类型广告。另有用户表示,安卓端可以安装跳过手机软件开屏广告的APP,以此甩开一切开屏广告。
坏消息是,不同品牌的手机之间有差异,具体怎么应对得“因机制宜”,而且网上流传的方法还不一定真的好用。有用户在网上看到经验分享,学着将手机的传感器关闭。但是很快就发现,这种方式“杀敌一百,自损三千”,自动调节亮度的功能消失、微信发语音消息没有声音,连摄像头都不好使了,只好放弃。
至于APP的“良心”,也有可能随时收回。有网友分享可以关闭“摇一摇跳转”的“良心APP”,评论区却反馈有的APP相关设置已经消失不见。
而帮跳过开屏广告的软件,则存在风险。今年8月,软件“李跳跳”软件开发者发文表示,因收到深圳某互联网大厂律师函,软件将无限期停更并从应用商店下架:“明明是因为有部分厂商在开屏广告上存在不合理或不规范的行为,才会有‘李跳跳’这类反制手段。可到头来李跳跳们都没有了,部分厂商不规范、不合理的行为却依旧存在。”
想要“指哪儿打哪儿”地刷手机、不被跳转广告莫名其妙地“传送”,难题交到了用户手上。用户为免烦恼,需要抱着手机费劲研究对策,有时候对策还不一定好用。
任何一个允许用户禁止APP跳转、收回摇一摇相关权限的手机、APP都值得一个大拇哥,这无疑是对用户的一种尊重和体贴。
但这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或者说这压根就不算是在解决问题。这只不过是让问题的承担者付出成本规避问题,而问题本身毫发无损,问题的制造者还在添砖加瓦。
进一步而言,并不是每个手机用户都有能力付出成本规避问题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期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网民就有超过9600万。更别提数以千万计的视听障人士,这些用户要想远离跳转广告,是否更是难上加难?
3
现在让用户深恶痛绝的“摇一摇跳转”其实包含几个要素:摇一摇、APP开屏页面、广告跳转,单拎出来都罪不至此,合在一起却法力无边。关键问题就在于对用户意愿的扭曲和违背。
人们对手机“摇一摇”的印象,始于微信2011年的“摇一摇”陌生人社交功能。几年后,微信红包登上央视春晚,全民在除夕夜“摇一摇”抢红包,一共摇了72亿次。这一战,让“摇一摇”成为深入人心的手机交互方式,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场景中。
而开屏广告曾经各显神通,例如在屏幕上故意画上头发丝,引导用户触摸屏幕,由此完成跳转。2019年开始,工信部就多次出手进行开屏广告整治。2020年的打击对象之一是“欺骗误导用户”,2021年则要求开屏广告展示“跳过/关闭”按钮,显著展示“点击跳转第三方”。
也是在2021年下半年,“摇一摇”“扭一扭”的互动开屏广告开始泛滥,且逐渐和微信摇一摇的摇动动作产生差别,灵敏度提高。光是灵敏度提高一项,就打破了用户的主动与被动之间的界限。从“我邀请你摇一摇”质变到了“我认为你摇了”,从性质上来说,和画头发丝诱惑用户点击没有不同。
2021年11月,浙江省市监局和江苏省消保委就曾发文批评摇一摇开屏广告,并约谈了多个头部APP。现在回头看整整两年前的这番沟通,和如今用户吐槽的问题如出一辙。是时,一些企业辩称手机的陀螺仪等权限并不属于用户隐私。
到了去年12月,中国信通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又联合部分头部手机厂商和互联网企业,制定摇一摇开屏信息弹窗跳转的相关标准,提出“摇一摇”动作的设备加速度应不小于 15m / s2,转动角度不小于 35°,操作时间不少于 3s。但此标准属于行业标准,而非法律约束,对于行业参与者来说并非红线。
不管是地方监管机构约谈相关APP,还是行业标准的出台,都曾让看到消息的用户看到希望。然而,“摇一摇跳转”依然存在,依然过度灵敏,又令用户失望,继而更加愤怒。
正因此,“苹果公司将禁止摇一摇跳转广告”的消息振奋了许多人的精神。拥有封闭生态的苹果,手握着应用商店这个入口。若如传闻所言,那么相比于安卓手机目前让用户调整相关设置的做法,苹果实际上是强制APP——问题的制造者本身——做出改变。
更重要的是,这似乎很符合苹果的作风。遥记得2021年,苹果推出应用程序跟踪透明度机制(ATT),允许用户自行选择是否推出第三方应用程序的跟踪,也就是iPhone用户熟知的包含“要求APP不跟踪”选项的窗口。此举让众多依赖个性化广告的厂商损失惨重,如Meta损失了上百亿美元,但苹果颇为坚定。
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变数是,在欧盟的压力下,苹果的“围墙花园”有可能出现破口。
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曾声称,苹果预计会在明年初匀速应用程序侧载,也就是脱离于苹果应用商店的第三方软件安装。此前,苹果曾表示,侧载功能可能会影响iPhone用户依赖的隐私和安全保护,并使得用户容易受到恶意软件、诈骗、数据跟踪等问题的影响。
短期内,我们依旧会受到“摇一摇跳转”广告的侵扰。只希望终有一天“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的潮水可以退去,“打开冰箱就跳转到电商APP”永远只是个梗。
(文中刘白琳、黄恒轩为化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