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王晓云:“点簇网”多维协同,实现高质量通感融合

中国移动王晓云:“点簇网”多维协同,实现高质量通感融合
2024年04月17日 09:07 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3年6月,ITU发布《IMT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将感知和通信融合确定为6G的应用场景之一。那么,感知和通信融合存在哪些挑战?运营商在该领域进展如何?

4月16—18日,“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举办,在大会首日的“无线通感融合”论坛上,中国移动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晓云发表了题为《通感融合关键问题与系统设计思考》的演讲,从运营商网络运行的视角,对通感融合提出了系统性思考。

“感知和通信融合是未来网络的重要特征之一,ITU将感知和通信融合列为6G重要场景之一,最终两大技术将融合到网络中,赋能低空经济、车联网、智慧工厂等新业态。”谈起场景需求,王晓云表示。

不过,通信和感知融合并非易事,这是因为通信与感知源于两套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通信追求承载效率,感知追求探测精度;通信的理论边界是香农容量,感知的理论边界是克拉美罗界。目标不同、机理不同,导致实现通感融合挑战大、难度高。

此外,如果用一张网络实现通信、感知两种能力,那么既有优势又存在矛盾。优势在于,与雷达相比感知是泛在的,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可以通过网的协同实现高精度;矛盾在于,因为通和感的机理不一样,“通感网”在一起会面临通感能力、网络效率、网络质量之间的三角冲突难题,通和感两种能力相互制约,紧密结合在一起会对质量产生影响。

为解决上述难题,中国移动提出了网络化通感一体的做法,通过“通感能力-网络效率-网络质量”三角均衡的理念,基于网络进行全局最优的系统创新,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王晓云表示,通感网全局最优也面临三大关键问题。第一,资源竞争。通信和感知在时、频、空、功率域都会产生竞争,资源强约束下,如何设计高效的多维资源分配方法,破解效率与能力的矛盾?第二,协作感知。单节点感知受限于该节点的能力,精度提升存在瓶颈,如何充分发挥网的优势,突破单节点通信性能、感知精度提升瓶颈,实现通感能力的提升?第三,干扰严重。时域干扰严重是网络多年来面临的问题,通感引入以后,如何设计全局普适的动态干扰识别与控制方法,以破解效率与质量矛盾?

围绕上述三个难题,中国移动面向网络化通感一体,提出点簇网多维协同系统设计方法(SCN),以实现“可感知”到“高质量通感网”的跃升。

其中,“点”是点协同(Single node level cooperation),指单点内空口、硬件、算力等资源协同,实现通感资源高效调度,这是通感一体的关键基石。“簇”是簇协同(Cluster-level cooperation),指簇内多节点间协作感知,实现精度的提升,这是提升网络性能的必由之路。“网”是网协同(Network-level cooperation),全局节点间高效协同,实现网络内的干扰控制,这是强质量的核心要务。

在王晓云看来,点簇网SCN既是递进关系,也是包含关系,从点协同到簇协同再到网协同层层递进,而簇协同和网协同归根结底也需要点协同来实现。

“面向未来通感一体将至关重要,我们希望与产学研携手合作,用全局最优的系统方法实现网络化通感一体,围绕点协同、簇协同和网协同实现高质量的通感网络。”王晓云如是说。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