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业“抢人大战”打响:高管年薪中位数达100万

锂电业“抢人大战”打响:高管年薪中位数达100万
2022年05月28日 00:13 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25日晚,赣锋锂业发布多条公告,计划投入20亿元新建5万吨碳酸锂当量的锂电新能源材料产能,并对113名核心管理、技术人员授予217万份股票期权激励。

  而按照26日的股价来看,上述股权总价值超过2.66亿元。目的就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

  赣锋锂业的案例十分典型。自2021年以来,锂电产业链上、中、下游进入扩产强周期,新增产能不断落地,与之相伴的人才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来自某招聘App的数据显示,中伟股份招聘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年薪100万元起,三一集团招聘第五研究院院长,年薪为80万-100万元……

  “上半年,锂电行业招聘需求继续提升,部分企业中高管招聘,公司还需要进行保密招聘。”锂电重镇四川的一位猎头24日介绍称,整体上看,为高管开出的年薪中位数可以达到100万元,CFO或者是大区业务负责人也可以达到100万元。

  上述说法,可以找到一定数据支撑。

  截至目前,纳入Wind锂电池板块的上市公司共计79家,按照管理层薪酬总额和高管人数指标计算,2021年平均年薪达到179.7万元,较上年的148.8万元进一步上涨。

  就具体需求来看,除了生产、销售等常规人员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调查发现,目前行业对研发人员需求强烈,具体又分为技术、行研两个方向,前者服务于具体产品,后者则扮演着企业幕僚或智囊的角色。

  比如,在锂盐涨价过程中吃过亏的比亚迪,便开出来3万-6万元的月薪招聘矿产方向投资研究人员,任职要求包括“熟悉(锂矿、铜矿)相关行业格局、技术等……”

  扩产带来人才需求总量提升

  今年4月,受到华东区域零件供给、新能源汽车涨价、可选消费需求下降等多方面影响,锂电整体销售数据明显下滑。

  近期,理想、小鹏两家车企也传出了招聘应届生毁约的消息。对此,北京一位猎头表示,“因为马上到半年度,理想在做人员盘点,编制冻结。”

  但是,销售数据下滑、招聘毁约只是阶段性影响,行业长期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尤其是上游锂电环节,随着诸多新产能的落地,人员需求仍旧十分强劲。

  以比亚迪为例,上述招聘App数据显示,近6个月,该公司职位发布趋势前低后高,一季度可能是受到消费淡季影响,处于相对低点,但是今年4月强劲反弹,超过去年11月发布的职位数量。

  其他细分环节的头部企业,如锂盐环节的天齐锂业、正极材料的中伟股份,以及负极材料的贝特瑞,今年职位发布数量也处于上升趋势。

  单个企业的岗位发布数据,可能与其自身发展节奏有关,如现阶段正有新产能落地等因素。

  不过,现在整个锂电产业链均处于强扩产周期中,从上游锂矿、锂盐,到2021年下半年密集扩产的正极材料环节,再到今年上半年扎堆进入的负极材料环节,皆是如此。

  产能规模的扩大,自然需要相应的人员配置,整个锂电产业链人才需求总量相应提升。

  “比如说原来的产能是1万吨、2万吨,公司还要扩产到5万吨、10万吨,产能增加的幅度十分可观。”一位电解液企业董秘介绍称,现在公司的做法是本部、分公司同步招聘,部分人才要经过培训后,再输送到外地子公司。

  他还指出,今年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各个领域中只有新能源行业的增长确定性强一些,叠加产业链全员扩产的影响,对人才有十分强烈的需求,“今年,公司已经将人才管理列为重点工作。”

  只是,与传统高薪行业相比,锂电产业链或许是“发家”更晚,整体收入水平并不算特别有竞争力。

  例如锂电“老大”宁德时代,其2021年公司副总经理级别年薪250万元左右,其中两位副总还没有在公司持股,而董秘和财务负责人公布的年薪则在180万元左右。

  放在A股,不少市值500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高管就可以达到上述水平。

  相比之下,比亚迪则“大方”不少,整体薪酬处于业内领跑的位置。其中,公司半数副总裁持有股份,2021年普遍年薪超过400万元,最高者李柯年薪接近800万元。

  “毕竟是制造业,就拿挖人给的涨薪幅度来说,互联网行业可以在原有工资基础上涨50%到100%,锂电行业涨薪幅度多在20%到30%左右。”上述四川当地猎头介绍称。

  基础员工,则更多是被“平均”的对象。据统计,2021年,79家相关上市公司人均薪酬中位数为12.87万元,较2020年提升1.7万元左右,实际薪酬水平与其他行业并未拉出明显差距。

  相比之下,2021年券商、银行和互联网传媒三个行业薪酬中位数,则分别为54.1万元、37.6万元和29.6万元。

  另外,以锂电行业BMS软件工程师为例,目前能够给出3万元以上月薪的岗位,也多集中在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其他二线城市月薪则普遍在1.5万-2万元之间。

  “新玩家”进入加剧人才竞争

  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份皮卡外观设计专利图,车标为“SANY”,专利归属于湖南行必达网联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三一车辆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对此网络上引发了三一集团进军皮卡市场,并将其对标特斯拉Cybertruck的相关讨论。

  而就整个行业来看,“新玩家”进入的案例,几乎覆盖了产业链的每个环节。

  其中,锂盐环节的代表是金圆股份。2021年10月,原本是水泥企业借壳上市的公司,宣布收购锂源矿业60%股权,进而获得阿里查波错盐湖、捌千错盐湖采矿权。

  该公司公众号5月26日消息,25日其首吨粗制碳酸锂顺利出产。虽然达不到销售标准,但是这一效率也超出业内预期。

  另据招聘信息显示,金圆股份正以3万-4万元的月薪,招聘盐湖提锂矿山矿长,并同时招聘锂盐生产经理、设备经理等职。

  再如杰瑞股份,国内油服行业代表企业,则开出50万-100万元的年薪招聘负极材料研发专家。

  如果说,原油与石墨多少还有些联系,杰瑞股份是向下游延伸,那么亚邦股份本身属于染料企业,与锂电产业链关联十分有限。

  但是,招聘信息显示,亚邦股份也在招聘研发经理(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方向),负责公司的负极材料研发及中试工作。

  事实上,锂电行业由于近几年受到新能源汽车带动,方才快速发展,但是整体从业人员规模不算太大。

  在产业链内部企业全员扩产,并叠加上述外部企业的“跨界”需求后,整个行业的人才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从成熟企业挖人。

  “这两年,公司进来不少新员工,但是也被挖了不少人。”四川一位锂盐企业人士介绍称,比如运营管理岗位,外部挖人基本可以给到50%以上的涨薪幅度。

  挖人还是其次的,另有上市公司高管反馈称,“很多产业链上的公司在挖人,如矿山管理、正极材料生产运营经验丰富的,不仅仅是挖个人,很多还提出有没有带来团队的可能。”

  当然,不同产业链环节由于各自特点,团队稳定程度有所不同。

  国内某头部企业人士便表示,“就我个人观察来看,负极环节人员流动不是特别明显。这主要因为负极材料属于定制化产品,每家公司的工艺、技术参数都不一样,从材料到技术、生产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走一两个人无碍全局。”

  即便跳槽,新老公司的生产标准等方面不通用,技术“向下兼容”还好说,但是“向上兼容”难度不小。

  此外,虽然短期内“新玩家”或许可以提供更高的薪酬水平,但是锂电项目的落地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新来的玩家多半跑不出来,最终还要看项目的实际落地,企业能否沉淀下去。”上述电解液企业高管表示。

  以电解液为例,3月初价格超过12万元/吨,最新价格则维持在7.8万元/吨附近。行业景气度变化后,后来企业的拟建项目很可能会随之中止,或终止。

  企业“智囊”成新宠?

  “研发人员的招聘就没停过,但是很难找,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上述四川区域的猎头反馈称。

  近几年,虽然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但是新技术的应用始终在不断更新,如固态电池、硅基负极、二氟磷酸锂等新技术、新材料的产业化运用等。

  上述背景下,整个锂电产业链继续保持较高的研发强度,围绕上述领域的研发人员也就成为了竞争的焦点。

  例如,恩捷股份就在招聘固态电解质膜项目负责人,欣旺达招聘的工艺开发资深工程师,则重点负责锂电前工序的工艺开发、验证和导入。

  此外,钠离子电池、储能电池,以及模拟电路设计、电控系统硬件和软件开发等岗位也均有一定市场需求。

  而上述研发人员的招聘,旨在新技术或者是新材料的技术突破,主要是服务于各家公司的具体产品,或者是对前沿技术的提前布局。

  一些新的变化是,多家锂电头部企业还在招聘行业研究,或者是企业战略方面的人才,此前其他行业招聘中也出现过类似情况。

  受到上述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以及整个行业环境变化剧烈和行业格局未最终定型的影响,锂电企业对“智囊”型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

  如比亚迪,便在招聘行研人员、行业分析师,其中行研岗位分为氢能、半导体/智能化、矿产三个方向,与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相吻合。

  以矿产投资研究岗位为例,职责包括“规划并执行行业研究及产业链梳理,研究和追踪行业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即技术变化,为集团产投赛道选择、产业链布局提供参考”,同时“挖掘产业链内优质标的,协调团队完成尽调及价值评估,形成投资建议”等。

  而国轩新能源公司,则在招聘战略规划经理/总监,年薪为50万-60万元,负责行业趋势、市场及竞争对手分析,分析诊断市场策略和业务发展状况,发现公司业务增长点,形成业务策略分析报告,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等。

  这可能与近两年的动力电池的行业环境变化有关,如果去年公司内部能够提前预警,并尽可能多地储备原料,将可以减少十分可观的成本支出。

  对于行研类人才的需求,并不只局限于电池生产企业。

  另据不完全统计,中伟股份、天齐锂业、盛新锂能、寒锐钴业等上市公司,均有行业研究、投资研究或者战略研究方面的岗位招聘。

  有意思的是,在上述招聘App中,曾表示“没想到碳酸锂能从3万涨到50万”的宁德时代,却未发布行研类招聘信息,反而在招聘政策研究方面的人员。

  (作者:董鹏 编辑:巫燕玲)

锂电年薪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