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懂广州 书写广州 建设广州——榜书作品展”上,广东省文联原主席、广东画院原院长刘斯奋的作品《万水千帆五言联》是明代区大相羊城八景句内容:“万水浮天外;千帆落照中。”三米多高的作品,无不彰显着榜书独有的气势,刘斯奋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榜书展是对书法正统传承的一次很好的推动。”
书写者要有强烈的布局意识
要做到胸有成竹
收藏周刊:在您看来,这次榜书展是否有不一样的意义?
刘斯奋:榜书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古代题写匾额,就叫题榜,榜书的说法也从这里来。这次展览能够再提起人们对榜书的关注,也是对书法正统传承的一次很好的推动。
收藏周刊:写榜书与日常的书法,会有哪些不同呢?
刘斯奋:日常的书法,多在方寸之间。多数要求书写者的手指、手腕的力量;写榜书,对书写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榜书的书写,无论是对书写者的功力、气度,甚至体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不但要运用手臂的力量,而且整个人几乎都要活动起来。榜书因为字幅太大,对书写的空间场地,要求很高,它需要时刻把握整体的观感,因为在近距离上,人的视野有限,不能马上判断整体,因此它也要求书写者首先要有强烈的布局意识,要做到胸有成竹。
要学会运“气”,书写出书法的气度
收藏周刊:要写好榜书,关键在哪里?
刘斯奋:要学会对“气”的把握,光是用力量是不够的,要学会运“气”,书写出书法的气度,把运墨的节奏通过对“气”的把握书写出来,才能让榜书的气势浑成。
收藏周刊:古代的经典榜书有哪些特别值得传承的?
刘斯奋:周正、规整、稳重、沉着。它不适合写行草书那种飞动的感觉,要心正、气足、力足。
收藏周刊:您能谈谈对书法“守正创新”的看法吗?
刘斯奋:守正创新这个话题很好,现在民族复兴、文艺也复兴,但要注意的是,复兴不是复古,我们既要继承传统的,又要吸纳新的因素,所以,要守正也要创新。守正创新守的是什么正?创的是什么新?这是两个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博大精深,牵涉到方方面面。
我从没想过创新
只把“自己”充分发挥出来
收藏周刊:那您认为艺术如何守正?
刘斯奋:中国传统文化有两点核心:一是周易的变化之道,认为整个宇宙在不断变化,变是绝对的。所以,艺术上也需要变化,书法创作不能是呆板雷同的,要不断寻找变化。但变化不是乱变一气,而是在变的同时要守住中庸之道。中庸的审美就是过犹不及、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书法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写一个“一”,不能就写一横,要从中间过来,又到另一边,再回到中间,一竖也是这样,守在中间的中庸就是中华文化审美的精华,做艺术一方面追求变化之道,一方面守住含蓄内敛的中庸之美。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也就是守正创新。
收藏周刊:书法如何创新?
刘斯奋:怎么创新?创新其实并不神秘,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艺术家、书法家,只要把自己的学养、天赋、功夫充分发挥出来就是新的,就会与众不同。我从来没有想过创新,只是把“自己”充分发挥出来。至于结果却无法强求,所谓“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这个“巧”就是天赋。天赋有多高,决定着一个艺术家能走多远。
现在有些所谓创新,其实是乱搞一气。特别是江湖书法,完全脱离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正道。太可怕了用江湖卖艺式的表演,愚弄一些不明真相的、缺乏鉴别力的群众。曾经见过把一个女子的头发沾了墨倒过来写的,那种风气,危害最大。
声音
我看了广州很多书法展览,我认为要再进一步提高胆量,如果胆量不够,根本跳不出来,学书法,先要解决胆量,有胆量才能创新。
很多人认为学书法要先学楷书,但我认为基础不是楷书,基础是文笔、结字、章法。我自己是学文征明的,文征明是侧锋用笔的,后面我用中锋来写文征明的字体,整个字都变了,比如我写颜体,结合苏东坡的一些风格再写颜体,就会改变。现在很多人写楷书,几十年都跳不出来,经常在点、划、勾来研究,这样怎么能跳得出来?
——著名书法家董百振
值得我们坚持下去的、发扬光大的是广州市书协好的会风、学风。广州书法的发展都在前进,也不断在创新,这里很包容、务实,务实包括学风。
岭南文化的传统也是自信、包容、务实、创新。我认为,自信对书法的守正也有益处。在守正方面,广州的“守正”就是特别重视楷书,当然隶书、篆书也很好。以前做展览,可以分不同书体进行展览、出专集,不少外地人看到了都惊叹还有这么多人在写楷书。个人感觉我们很重视传统,以后也是要增加这方面的自信。
——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许鸿基
我认为用弘道养正来概括榜书展,更切合实际。弘道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养正是根本,我认为书法的传承是养出来的,书法绝不是学出来的,没有这种情怀、没有这种功底、没有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是学不成的,所以应该是养。这是最根本的、最核心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靳继君
展讯
读懂广州 书写广州 建设广州 ——榜书作品展
5月18日,“读懂广州 书写广州 建设广州——榜书作品展”暨“红棉杯”广州书法之星海选启动仪式在广州拉开帷幕。
展览作品既有陈永正、陈传誉、刘斯奋、张桂光、梁江、颜奕端、吴晓懿、陈志平、连登、许鸿基、李鹏程等书法名家难得的榜书大作,又有来自各区书协推荐优秀中青年书家榜书新作,翰墨与辞藻交相辉映,宏幅巨制展现岭南新风。榜书内容以歌咏广州的历代名人经典名篇为主题,展现千百年来岭南文采风流,书法与诗词相互辉映,既展示出广州作为“诗词之都”的文化底蕴,又体现了新时期广州开放包容、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
时间:5月18日-6月1日
地点:广东横渠书院美术馆(广州市白云区下塘西路545号广州雕塑公园内)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http://n.sinaimg.cn/tech/content/tech_qr2x.png)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http://n.sinaimg.cn/tech/content/tech_weixin2.png)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