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水面忽然掀起巨浪,“水猴子”又作妖了?

平静的水面忽然掀起巨浪,“水猴子”又作妖了?
2022年03月23日 11:44 新浪科技综合

  来源:果壳

  静谧的湖水上,一只鸟在空中游荡,在这里它是绝对的猎手,好整以暇准备享用水中的午餐。

  “该吃哪条鱼好呢?”它突然冲向水面,瞄准了水下的猎物,但还没等它接触到水面,一层又一层的波浪就从水中掀起,几乎将它吞没。它只好丢盔弃甲连连逃窜,送别到口的午餐。

  平静的水面下为何乍起波浪?难道又是传说中的“水猴子”作祟?其实不然,这波浪正是弱小鱼群的杰作,是猎物对命运的反击

  鱼浪接鱼浪

  在鸟类尖尖的喙和有力的爪之下,水面下成群结队的小鱼就像开放式自助餐。这场生存竞争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小鱼只能坐以待毙——数万条好吃的小鱼团结在一起,就能像一只无形的大手一样搅起波浪,逆转战局。

  鱼群的成员是野花鳉Poecilia sulphuraria),它们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身长不足5厘米,生活在墨西哥南部的硫磺泉,目前被IUCN列为极危物种。

看起来很适合一口一个的野花鳉 | iNaturalist NZ看起来很适合一口一个的野花鳉 | iNaturalist NZ

  野花鳉以爱“团建”制造波浪而闻名,但人们一直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做。通过在河边蹲守,研究者们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每当捕食野花鳉的鸟类出现在水面上空时,数十万条鱼就会齐心协力,一起搅出巨大的波浪。这时,每立方米水中簇拥着多达4000条鱼,它们制造的每个波浪可以持续3到4秒,一浪接一浪,鱼群掀起的波浪会一直重复长达2分钟。

  这样的“鱼浪”能赶走捕食者吗?

  野花鳉有两种天敌,翠鸟蝇霸鹟。这两种捕食者的特点不同,翠鸟会跳入水中捕鱼,引发很大的鱼浪,而蝇霸鹟会用它们的喙掠过水面,点杀小鱼。

野花鳉的生活环境。左边是它们的两种鸟类捕食者:翠鸟(上)和蝇霸鹟(下);右边是野花鳉鱼群(上)和它们制造波浪时的活动(下)| 参考文献[1]  野花鳉的生活环境。左边是它们的两种鸟类捕食者:翠鸟(上)和蝇霸鹟(下);右边是野花鳉鱼群(上)和它们制造波浪时的活动(下)| 参考文献[1]

  研究者发现,一旦鱼儿制造出了波浪,翠鸟和蝇霸鹟的捕食频率都降低了,它们在两次捕猎之间的等待时间都成了原来的2倍。鱼儿引发的波浪显然给它们出了个难题:翠鸟和蝇霸鹟不得不根据鱼浪的方向切换攻击的出发点,寻找合适的俯冲角度,成功率也大大降低了。

  野花鳉鱼群制造的波浪,不仅降低了自己被天敌吃掉的可能性,对鸟类来说其实也不无好处:波浪在警告鸟类“我们已经发现你了”,鸟儿学会在这时果断地偃旗息鼓,静静等待下一次机会,对它们来说也是节省体力的好方法。

  鱼群的生存之道

  集群行动不仅是野花鳉的存活秘籍,也是鱼类最常见的生存之道。

  50%以上的鱼类在幼年时成群活动,成年后也有超过25%的鱼类选择过大型集体生活。成年沙丁鱼组成的迁徙鱼群,甚至可以达到7千米长、1.5千米宽、30米深。

遇到捕食者时,沙丁鱼群会形成漩涡形的“饵球”,用来吓跑捕食者 | Ed Bierman / Flickr遇到捕食者时,沙丁鱼群会形成漩涡形的“饵球”,用来吓跑捕食者 | Ed Bierman / Flickr

  但成千上万的鱼聚在一起,不是更容易被捕食者发现吗?其实不然,海洋环境的光学特性和陆地上大不相同,光线被海水中的物质吸收和散射,导致海里的可见距离极短,因此不管是一条单独行动的鱼,还是一大群鱼,被捕食者发现的最短距离都是一样的。

  一大群鱼在一起游动,降低了个体被捕食的几率。大量的移动目标造成的视觉刺激,让捕食者很难将注意力分配给单个猎物,这被称为“混淆效应”(confusion effect)——简单来说,面前的食物太多,捕食者“挑花了眼”。

  研究发现,在大嘴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捕猎密西西比突颌鱼(Hybognathus nuchalis)时,如果只有单个猎物,大嘴鲈会很快抓住,随着突颌鱼群的规模增大,大嘴鲈捕猎的频率和成功率都会逐渐降低。

遇到捕食者时,沙丁鱼群会形成漩涡形的“饵球”,用来吓跑捕食者 | Ed Bierman / Flickr遇到捕食者时,沙丁鱼群会形成漩涡形的“饵球”,用来吓跑捕食者 | Ed Bierman / Flickr

  别说捕食者了,你看你也晕 | Brocken Inaglory / Wikimedia Commons

  鱼群的警戒效果,也比单独一条鱼好得多,这叫做“多眼睛效应”(many-eyes effect)。鱼多力量大,一起行动的鱼多了,更多双眼睛一起注意周围的环境,捕食者就会更快被发现;警戒任务分摊到每条鱼头上,个体“站岗”的时间就可以减少,也就有了更多进食的时间。

这么多眼睛看着呢!| James Watt / Wikimedia Commons这么多眼睛看着呢!| James Watt / Wikimedia Commons

  除了对抗天敌,集体生活对鱼的觅食和繁殖也有帮助

  对鲤科动物的研究显示,不管是金鱼还是鲦鱼,当鱼群大小从2条增加到20条时,鱼群找到食物的速度会大大加快。一些鱼类需要迁徙到固定的地点交配或产卵,成群迁徙能让它们更快找到正确的路线。而且,成群交配也就是“大型相亲会”,不然大海茫茫,难以找到合适的异性。

  成功交配以后,雌性一同产卵,它们产下的卵也聚集在一起,孵化出来的后代就又能形成一个群体,又开始新的生命循环。

  群体:1+1>2

  神奇的是,鱼群绝非简单的鱼的聚合,鱼群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体,每一条鱼就像其中的一个细胞。

  在捕食者来临时,数万条野花鳉突然像一个整体似的轰然而起,搅动水塘。仿佛受到人们察觉不到的信号的指挥,它们骤然向前,眨眼间又急转向后,仿佛它们本身就是一只巨人之手,抬起又落下。

鱼群在不同状态时,有着不同的形态:(1)行进;(2)休息;(3)进食;(4、5)被很多捕食者围攻;(6)警戒周围;(7、8)躲避单个捕食者 | 参考文献[3]  鱼群在不同状态时,有着不同的形态:(1)行进;(2)休息;(3)进食;(4、5)被很多捕食者围攻;(6)警戒周围;(7、8)躲避单个捕食者 | 参考文献[3]

  这种大规模的行动蔚为壮观,让人不禁好奇它们是怎么做到这么整齐划一的。凯文·凯利在《失控》中写动物集群行动的场面时引述到:

  单只鸟或者一条鱼的运动,无论怎样流畅,都不能带给我们百万鲰鱼鱼贯而行的密集队列所带来的震撼……成千上万条鱼如一头巨兽游动,破浪前进。它们如同一个整体,收到不可抗拒的共同命运的约束,这种一致从何而来?

  鱼群的反应速度甚至比单条鱼更快,这种高速反应是个体决策的累加。鱼群中最先看到鸟类或者被鸟类攻击的鱼,会率先下潜逃跑。而大多数鱼类有一对被称为Mauthner细胞的神经元,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让它们能在几毫秒内做出逃跑反射——迅速转向、摆尾、逃之夭夭。

一旦被攻击,野花鳉会几乎同时下潜,在水面上制造出波浪 | Juliane Lukas一旦被攻击,野花鳉会几乎同时下潜,在水面上制造出波浪 | Juliane Lukas

  下潜反应,就是捕食者到来的信号,在它周围的几条鱼看到邻居逃跑了,就会立刻做出逃跑反射,更外围的鱼也紧紧跟上。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鱼儿接连垂直向下潜水,自然就造成了水面上的波浪——震慑鸟类其实是一种附带作用。

  鸟群也有相似的机制。

  椋鸟总是成群飞行,遇到捕食者时会一起转弯和俯冲,队伍像波浪一样变幻,躲避捕食者的攻击。但是,这其实并不是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活动。群体中的每一只椋鸟只关注周围7只鸟的行动,它们所做的事情很简单——跟着自己的邻居,让自己的速度和它们一样。每只鸟都奉行这条简单的原则,信号却随着每只鸟的运动变化,得以在整个鸟群中迅速传播。转弯信号传遍一个400只椋鸟组成的鸟群,只需要不到0.5秒

像波浪一样变幻的椋鸟鸟群 | odysea.gr像波浪一样变幻的椋鸟鸟群 | odysea.gr

  除了常见的鱼群和鸟群,地球上还有一种更接近“有机整体”的集群——管水母

  管水母看起来像是一条壮观的巨型链子,但凑近了观察就会发现,管水母是无数个体像乐高砖块儿一样拼成的,每个个体被叫做“个员”

  个员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功能上却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进食,有的负责捕食,有的又负责游泳,宛如一个巨人身上大大小小的细胞。个员还拥有可兴奋的上皮细胞,可以用电信号来迅速传递信息,协调工作。

  在澳大利亚,研究员甚至发现过全长超过100米的巨型管水母,是数以万计的个员组成的庞大整体。

正在吃鱼的管水母,它看似是一个个体,其实是无数个员的集群 | C。 Anela Choy, Steven H。 D。 Haddock and Bruce H。 Robison  正在吃鱼的管水母,它看似是一个个体,其实是无数个员的集群 | C。 Anela Choy, Steven H。 D。 Haddock and Bruce H。 Robison

  学名为Marrus orthocanna的管水母,透明的那些个员可以收缩,让管水母可以运动 | Kevin Raskoff

  群体并非个体的简单聚合,即使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做着最简单的行动,最终集体所能达到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却远远超乎个体的想象。

  让看似力量微小的物种,演化出集群生存的智慧,以更大的整体来面对环境的变化,从而让每个个体也获得生存的优势,这也许就是自然的魅力吧。

  参考文献

  [1]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1)01654-7

  [2]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fish-do-the-wave-to-ward-off-predatory-birds/

  [3]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4977013_Patterns_and_mechanisms_of_schooling_behavior_in_fish_A_review

  [4]https://asa.scitation.org/doi/full/10.1121/10.0007485

  [5]https://www.jstor.org/stable/23736019

  [6]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7622498619809851921&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ource=share&share_to=copylink

  [7]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03347286802081

  [8]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BF00300175

  [9]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21-02407-4

  [10]https://rs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j.1740-9713.2008.00288.x

  [1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phys3035

  [12]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oaling_and_schooling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301008280900222

水母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